俗虑的拼音是:sú lǜ。
俗虑的注音是:ㄙㄨˊㄌㄩˋ。结构是:俗(左右结构)虑(半包围结构)。词语解释是:世俗的思想情感。指凡庸的思想感情。俗虑[súlǜ]⒈世俗的思想情感。⒉指凡庸的思想感情。引证解释是:⒈世俗的思想情感。引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⒉指凡庸的思想感情。引陈毅《莫干山纪游词》之五:“莫干好,最好游人多。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网络解释是:俗虑俗虑是一个汉语词语。7、释义是:世俗的思想情感。指凡庸的思想感情。8、汉语大词典是:(1).世俗的思想情感。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陈毅《莫干山纪游词》之五:“莫干好,最好游人多。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9、国语辞典是:世俗的思虑。俗虑[súlǜ]⒈世俗的思虑。引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五首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反雅兴。10、辞典修订版是:世俗的思虑。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五首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1其他解释是:俗人之思虑,世俗之观念。宋、文同〈将至陇城县〉诗:「今朝出谷口,已觉俗虑起。」。1其他释义是:1.世俗的思想情感。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俗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俗虑详细内容】
世俗的思想情感。指凡庸的思想感情。俗虑[súlǜ]⒈世俗的思想情感。⒉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二、引证解释
⒈世俗的思想情感。引唐戴叔伦《又酬晓灯离暗室》诗之四:“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清沉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⒉指凡庸的思想感情。引陈毅《莫干山纪游词》之五:“莫干好,最好游人多。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结伴舞婆娑。”
三、网络解释
俗虑俗虑是一个汉语词语,
四、释义
1、世俗的思想情感。2、指凡庸的思想感情。
五、关于俗虑的近义词
六、关于俗虑的造句
1、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2、万千毛孔,俱为舒展;百端俗虑,一齐抛撇。
3、该功集佛家内功之大成,深奥精微,练时需屏绝一切俗虑杂念,但习练者又不可过分耽于练功,以免近乎于“贪”。
4、菩提树下,依然金光闪耀,演员们轻轻地舞蹈,透出一份平静宁和的气氛,荡涤着人们心中的俗虑与悲伤。
5、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被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6、单是第一步摄心归元,须得摒绝一切俗虑杂念,十万人中便未必有一人能做到。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