蛊字的诗:
蛊的笔顺是竖、横折、横、竖、横、点、竖、横折、竖、竖、横。
蛊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一画
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蛊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蛊的拼音为gǔ,部首为虫,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ㄍㄨˇ,笔顺编号为25121425221。
蛊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蛊的详细内容
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毒虫叫蛊;旧时传说可用来毒害人。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蠱【卷十三】【蟲部】腹中蟲也。《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臬桀死之鬼亦爲蠱。从蟲从皿。皿,物之用也。公戶切文六重四说文解字注(蠱)腹中蟲也。中蟲皆讀去聲。廣韵、集韵皆曰。蟲直衆切。蟲食物也。亦作蚛腹。中蟲者、謂腹內中蟲食之毒也。自外而入故曰中。自內而?故曰蟲。此與虫部腹中長蟲、腹中短蟲讀異。周禮庶氏。掌除毒蠱。注云。毒蠱、蟲物而病害人者。賊律曰。敢蠱人及敎令者棄市。左氏正義曰。以毒藥藥人。令人不自知。今律謂之蠱。玄應屢引說文蠱、腹中蟲也。謂行蟲毒也。下五字葢黙注語。顧野王輿地志曰。主人行食飮中殺人。人不覺也。字從箸蟲於飮食器中會意。春秋傳曰。皿蟲爲蠱。晦淫之所生也。晦淫俗本作淫溺。誤。今依宋本正。春秋傳者、昭元年左氏傳文。醫和視晉矦疾曰。是爲近女室疾。如蠱。非鬼非食。惑以喪志。天有六氣。淫生六疾。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陽物而晦時。淫則生內熱、惑蠱之疾。於文、皿蟲爲蠱。穀之飛亦爲蠱。在周易、女惑男、風落山謂之蠱。皆同物也。和言如蠱者、蠱以鬼物飮食害人。女色非有鬼物飮食也。而能惑害人、故曰如蠱。人受女毒、一如中蠱毒然。故毄辭謂之蠱容。張平子賦謂之妖蠱。謂之蠱媚。皆如蠱之說也。言於文皿蟲爲蠱者、造字者謂蟲在皿中而飤人、卽以人爲皿而蝕其中。康謂之蠱、米亦皿也。女惑男風落山、男亦皿也。山亦皿也。故云皆同物也。此皆蠱之引申之義。梟磔死之鬼亦爲蠱。梟磔各本作臬桀。史記封禪書索隱引樂彥云。左傳皿蟲爲蠱。梟磔死之鬼亦爲蠱。梟當作?。?首倒縣。磔辜也。殺人而申張之也。强死之鬼、其䰟魄能馮依於人以爲淫厲。是亦以人爲皿而害之也。此亦引申之義。序卦傳曰。蠱者、事也。伏曼容注曰。蠱、惑亂也。萬事從惑而起。故以蠱爲事。引大傳乃命五史以書五帝之蠱事。从蟲。从皿。會意。公戶切。亦去聲。五部。聲類弋者切。音冶。皿、物之用也。物上當有蠱字。皿所以盛飮食行蠱者也。此說从皿之意。
三、辞典解释
【蛊】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蛊读音:gǔ怎么读:名词 毒害人的小虫。《新唐书.卷二零四.方技传.甄权传》:「腹有蛊,误食发而然。」名词 以符咒等诅咒、害人的邪术。《汉书.卷四五.江充传》:「是时,上春秋高,疑左右皆为蛊祝诅,有与亡,莫敢讼其冤者。」名词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巽(?)下艮(?)上。象上下不交之象。动词 迷惑。 【组词】:「蛊惑人心」。《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蛊】的解释(来源:辞典简编版) 基本字义蛊读音:gǔ怎么读:在器皿中养许多毒虫,互相吞食后,所剩不死的毒虫。相传可置于食物中,让人吞食后受毒害。 【组词】:毒蛊、下蛊以符咒诅咒、害人的邪术。 【组词】:巫蛊、蛊术迷惑。 【组词】:蛊惑人心六十四卦之一。巽(&8e7d._104_0.gif;)下艮(&8ea2._104_0.gif;)上。表上下不交之象。
下面介绍下蛊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蛊】字的组词有:
蛊敝、谗蛊、饬蛊、蛊雕、蛊废、蛊膈、蛊惑、蛊灾、蛊道、蛊胀、蛊丧、蛊症、蛊毒、蛊尾、蛊伪、蛊溺、蛊蛔、蛊疾、
关于【蛊】字的成语有:
关于【蛊】字的诗词有:
关于【蛊】字的书法图有: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