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吴季子所处时代 吴季子所处时代是什么

吴季子所处时代 吴季子所处时代是什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吴季子所处时代:宋代

吴季子所处时代:宋代。字号:季札。民族族群:华夏族。出生地: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出生时间:前576年。去世时间:前484年。主要作品:《醉蓬莱》《念奴娇》《念奴娇·雪罗初试》《饮酒·穷居无与娱》《醉蓬莱·正淡烟疏雨》等。主要成就:春秋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文艺评论家。

关于吴季子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吴季子的诗词 点此查看吴季子的详细内容

《念奴娇》《醉蓬莱》《过秦楼·曙色开晴》《念奴娇·雪罗初试》《饮酒·穷居无与娱》《醉蓬莱·正淡烟疏雨》《摸鱼子·倚西风》《浣溪沙·落日蒸红山欲烧》

二、评价

季札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公元前485年冬,楚国名将子期进攻陈国,吴王派季札救援陈国。季札传言给子期,明确表达自己的反战态度。经季札调停,平息了一场战乱。公元前4年,季札奉命出使鲁、齐、郑、卫、晋五国,在这次外交活动当中,他同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 产及鲁、卫、晋等国的重要政治家会晤,高谈政事,评论时势, 使中原国家了解并通好吴国。季札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艺评论家,公元前4年奉命通好北方诸侯,在鲁国欣赏了周代的经典音乐、诗歌、舞蹈,他当场结合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一一作精辟的分析和评价。如在欣赏《秦风》后就说:“这是华夏的声音呀,能够华夏化必能强大,强大到一定程度就能达周王朝鼎盛时那样了吧!”他能从乐声中预言秦国的未来,确是一言中的。季札重信义。一次途经徐国时,徐国的国君非常羡慕他佩带的宝剑,难于启齿相求,季札因自己还要遍访列国,当时未便相赠。待出使归来,再经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慨然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松树上。侍从不解。他说:"我内心早已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难道能因徐君死了就可以违背我的心愿吗?"此事传为千古美谈。

三、推崇圣人

书籍信息作者:徐敏出版社: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ISBN:9787229003609开本:16定价:39.80 元内容简介季札是春秋时代的风云人物,曾与孔子并称“南季北孔”,让国、观乐、挂剑等故事都传颂至今。季札可谓礼乐的化身,而中国正是礼乐之邦。季札身上体现的和谐、诚信、礼让、睿智等优秀品质,已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而这些美德也正是现时代的主旋律。季札在中国思想史、文艺史、政治外交史上的地位都举足轻重。但因为季札的资料存世极少,所以虽然从古至今不断有人提及季札,但真正意义上研究季札的却并不多见。《季札——曾与孔子齐名的圣人》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季札的专著。《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的面世,填补了先秦史、儒学史、文艺史等多个领域的空白,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作者潜心传统文化多年,以历史的眼光、时代的视角对季札的一生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创作过程中,整理前人成果、搜集最新资料、考察季札遗迹,从而做到内容翔实、有理有据。编辑推荐吴培恩称季札为“儒家的先驱”金学智称季札为“中国文艺评论的开山祖”南怀瑾称季札为“周末第一文化大使”冯学成称季札为“高士、逸士、博士”作者称其为“春秋时与孔子齐名的圣人”苏州,季札在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排名第一。常州,季札在淹城博物馆暨武进名人馆排名第一。江阴,季札无论在古代的乡贤祠,还是在的名人馆中,都排名第一。这些江南重镇,都不约而同把季札列为第一先贤。因为他,江南的文明史要大大提前,提前到与中原孔子齐名的季札的时代。目录序前言 南季北孔——还季札圣人地位第一章 季札的家世第一节 季札先祖之西周第二节 季札先祖之吴国第三节 季札的出生第二章 季札让国第一节 季札让国第二节 季札让国的国际影响第三节 季札让国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季札观周乐第一节 请观第二节 《周南》、《召南》与周公、召公第三节 《邶风》、《鄘风》、《卫风》与《康诰》第四节 《王风》与西周、东周第五节 《郑风》与郑声第六节 《齐风》与齐国第七节 《豳风》与周公东征第八节 《秦风》、夏声、周之旧第九节 《魏风》,此魏国非彼魏国第十节 《唐风》、晋、帝尧第十一节 《陈风》、五音第十二节 《郐风》,自郐以下第十三节 《小雅》第十四节 《大雅》文王之德第十五节 《颂》与乐教第十六节 《象箾》、《南籥》第十七节 《大武》第十八节 《韶濩》与“成汤”第十九节 《大夏》与“大禹”第二十节 《韶箾》与“舜”第四章 季札周游列国及季札挂剑第一节 鲁国第二节 齐国与晏婴第三节 郑国与子产第四节 卫国多君子第五节 晋国将三分第六节 季札挂剑第五章 季札的晚年第一节 孔子观季札葬子第二节 季札止国难第三节 季札救陈与人生之最后第四节 季札人生之最后第六章 季札的身后事第一节 十字碑第二节 季子墓与季子庙第三节 季札文化之古今第七章 季札礼乐纶贯第一节 礼贯第二节 乐贯附录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四、墓碑后记

宋崇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仪郎常州知州朱彦记常州,古延陵也,吴季子所封之地。至西汉,为毗陵。又至东晋,为晋陵,宋齐因之隋平陈,废晋陵为常州。唐因之,或曰,晋陵郡自武帝大康二年分曲阿为延陵,至隋徙治丹徒。唐武德三年,徙延陵还治故县,今润州之延陵镇是也。杜佑谓曲阿延陵季子庙,非古之延陵,古之延陵在今之晋陵县,其说明矣。而孔子所书季子墓碑,岁岁盖淹没。开元中,明皇敕殷仲容募刻之。唐大历十四年,润州剌史萧定重镌石延陵庙中,于是习俗见润州之延陵季子庙,而不知常州实古延陵季子之所封也。崇宁元年,予以罪责是州,因考公书历代地志通典图经,得其祥矣。又得其所谓季子墓在晋陵县北十七里,申蒲以西,又曰暨阳乡,而今暨阳乡今之江阴县乃属,令赵士淝访之,得大冢于暨阳门外三十里,申港之侧旁有季子庙,与史记地志通典图经合。于是,表识其墓,谨樵牧耕之禁,又摩募取孔子所书十字刻墓碑上,设像祀之,学中以时率居史士诸生拜焉,所以示邦人,贵有德也。又备论历世废兴与习俗之变,易刊之碑下,使后之君子得以览观焉。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吴季子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