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史的读音是:bài shǐ。
稗史的拼音是:bài shǐ。 注音是:ㄅㄞˋㄕˇ。 结构是:稗(左右结构)史(独体结构)。
稗史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二、引证解释
⒈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引唐高彦休《<唐阙史>序》:“故自武德、贞观而后,吮笔为小説、小録、稗史、野史、杂録、杂纪者多矣。”清叶廷琯《吹网录·辨<明史纪事本末>非窃书》:“又称明季稗史虽多,惟谈迁编年、张岱列传两家,具有本末。”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国内颇纷纭多事,简直无从说起,生人箝口结舌,尚虞祸及,读明末稗史,情形庶几近之。”
三、国语词典
记载琐事的野史、小说之类。
四、网络解释
稗史稗史最初是个史学概念,指不同于正史、记录闾巷旧闻的史籍类型,其内容、体例与地位等与早期的“小说”类似,人们以“稗史”指称“小说”,遂成文学概念。从史学概念到文学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以小说为正史之余”的小说观念。
关于稗史的近义词
关于稗史的诗词
《满江红·偶览稗史载王文成梦郭景纯极言王导之奸反导阴主之也因为赋此》
关于稗史的诗句
关于稗史的成语
关于稗史的词语
稗耳贩目 谘经诹史 青史留名 稗官野吏 永垂青史 稗官野史 铁面御史 青史标名 朝经暮史 稗官小说
关于稗史的造句
1、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称他是一位“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也就是看到天下将不免落到朱元璋手里,才不得已淡出江湖。
2、作者自上世纪六十年始搜集资料,包括正史、稗史、地方志、碑碣、家谱、民间故事、民歌民谣及近现代人的史学论著,历时三十余年。
3、崔文印此后潜心于金史研究,撰有《大金国志校证》《靖康稗史笺证》。
4、在以经史为本的传统治史者看来,笔记、野史都被视为稗史,那么以图、诗等等非经非史的资料证史就更不入流了。
5、在图瓦共和国的东部和中部,有不少高山环绕着的山谷,这正是稗史中描述的波尔支金部落的发源地。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