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尽管大部分患儿病情轻微,但少数可能会出现心肌炎、脑膜脑炎等严重症状。因此,家长需高度重视,不仅要积极带孩子就医,还要深入了解其传播方式,采取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
患手足口病的孩子及病毒携带者,其唾液、粪便、疱疹液中均含有大量病毒。健康儿童接触这些污染物,如手、手帕、玩具、衣物等,可能被传染。此外,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通过口腔感染。患病孩子的咽喉分泌物和唾液含有病毒,能污染空气,健康儿童吸入这些被污染的空气也可能被感染。
预防重在切断传染源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肢体接触和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因此,家长预防的重点是切断传染源。在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其他发热的孩子。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生吃瓜果要烫洗,禁止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保持家庭环境清洁,注意通风换气。
温馨提醒:在了解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并切断传染源的同时,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痛、身上出现红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及溃疡等症状,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