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别傻傻把钱都给娘家,婆家才是你家,”我该怎么办?
2024-12-24
来源:筏尚旅游网
对于故乡的情结和乡愁,往往男性文人墨客会进行渲染,但对于女性来说,她们对于娘家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我一直对此进行思考。女人在长大后随着出嫁,自己成长的地方就变成了娘家,这种远离对于女人内心会是怎样的触动呢?我总觉得女人很可怜,没结婚之前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家在哪里,不像男人,知道自己的故乡就是自己一生的家。就算男人结了婚,也是自己的家,没有换一个环境,内心是幸福的。我很奇怪的是,很多时候,我也没有看到女人为离开自己的娘家又有多么难过?也没有看到她心情上受到影响。我不知道,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难道,这就是观念的影响吗?观念里,或者世俗里就是如此,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日子,注定接受了婆家才是自己的家?
张萍是一个23岁就结婚的女人,她远嫁他乡。当年在外打工时认识了她老公。那时候,老公对她非常的好,无微不至地关怀,处处为她做事,她生病了,老公总是悉心照顾。没钱了,也总是老公在帮她。那时候,她家里穷,她早早出来打工,目的就是改善家庭环境,让家里的弟弟妹妹有个好的环境,不至于辍学。所以,她每月把自己挣的钱都留一点点给自己,其余的全部寄回家。而男友知道她的孝心很感动,有时候,她挣得不多,他也主动帮衬一点,让她多寄点,别突然减少让家人担心。所以,张萍觉得这个男人很善解人意,很疼自己,被他感动,就跟他交往了。后来,她还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给了他。
结婚之后,婆家以她为傲。原因是张萍长相出众,性格还好,也能吃苦挣钱,是个过日子,知书达理的女人,村里都羡慕她老公,说他能娶上这样一个好媳妇,真不知道是哪一辈烧了高香。婆家人炫耀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自己的孩子有本事,能打动这样漂亮女孩的心,能领会一个媳妇,这就是能耐,还没有需要太多的彩礼,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娶回一个媳妇。这是他们骄傲的。但在骄傲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很珍惜这个儿媳妇。而是有着强烈的优越感,觉得是张萍贴着去他们家似的。所以,在生活中,时不时地还教导张萍,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于张萍的娘家弟弟妹妹一直在读书,父母身体又不好,张萍自己努力挣的钱,也就一直在照顾着娘家,但结了婚,也就没有之前那么毫无顾忌地给了。给也只是多去看看,帮助娘家干点活之类的,每次去多买点东西,偶尔逢年过节地给点钱表达一下心意,就这样,也遭受到了婆婆的不满。那天婆婆实在忍不住了,看似语重心长,其实是在强势命令,她对张萍说:“儿媳妇,别傻傻把钱都给娘家,被一心为娘家了,这里才是你家。那边只是你娘家,你只顾着帮他们,你自己的日子还要不要过?”张萍那天正好也心情不好,对于婆婆一贯地指责,也是不满。她忍不住回嘴说:“妈,你这样说我,你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你不也经常去看看姥姥姥爷吗,每次去,你不也买很多东西吗,还给钱,还让我们也给钱,说是显得我们懂事。我这不都是跟你学的吗?”一席话,说得婆婆哑口无言。
作为婆婆,在家庭生活中,更应该谨慎。特别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婆婆身兼数职,既是别人的儿媳妇,又是别人的婆婆。作为燃配媳妇或者婆婆,你做得好与不好,都被你的婆婆和媳妇看着呢,你不好的地方,别人就可能用你的方法对你。所以,作为婆婆,为了避免家庭矛盾,更应该聪明一点。对于子女的事情,少管为好。每个人都不傻,都有自己的分寸,她能照顾娘家说明娘家确实困难,需要照顾。只要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小生活,你其实不应该过于干涉的。如果,你实在看不下去,你可以试着跟儿哪段樱子和媳妇委婉地去提醒一下,尽孝可以,别太为难自己,毕竟自己也已经成家,也需要生活,尽力别强力就行,等等之类的。点醒就行,不需要干涉。而对于媳妇来说,也要掂量轻重,别只为了自己的尽孝,只一心去帮助娘家,却忽视了你是结过婚的人,你不是一个单身的状态,你的所作所为,也要征求老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日子才会和谐和幸福。如果你的所作所为,被老公反对,认为你是一个“扶弟魔”,甚至影响到了家庭的和谐,那就有点不值得了。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