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残疾赔偿金的最高标准是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于造成财产损害的情况,国家赔偿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拍卖价款等。
法律分析
残疾赔偿金是指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由于人身损害造成的残疾受害人致使劳动能力部分丧失或者全部丧失,因而,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以后,会减少或者丧失自己的收入。在生活或工作中,因人身损害而导致残疾的,可以要求赔偿义务人支付残疾赔偿金。那么,您知道国家赔偿残疾赔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吗?更多关于残疾赔偿金的疑问欢迎阅读本专题了解。
一、国家赔偿残疾赔偿金最高标准是多少?
1、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入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国家规定的伤残等级确定,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人身损害赔偿意见》第二十一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某些特殊部位的七级残疾需要护理依赖,护理依赖级别一般经司法鉴定是小部分生护理,护理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3、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总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对死者生前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二、造成公民财产受损国家赔偿哪些?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
2、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3、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4、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5、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6、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7、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8、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结语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根据国家规定,造成身体伤害的赔偿金最高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而造成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赔偿金最高不超过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此外,还应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必要支出。对于造成财产受损的情况,国家规定了相应的赔偿方式,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如有更多关于赔偿金的疑问,欢迎阅读本专题了解详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残疾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