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未签劳动合同自动离职,员工是否应该获得工资?

未签劳动合同自动离职,员工是否应该获得工资?

来源:筏尚旅游网

劳动者有权取得劳动报酬,工资是最基本的方式。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拒发工资是不合法的,应支付两倍工资。自动离职时,单位可根据规章制度处罚,但仍需支付工资,可能会有一定折抵,但不意味着没有工资。

法律分析

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而工资就是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最基本最典型的方式。只要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都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由此我们知道,有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此否认双方的劳动关系,而拒绝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这样的话不仅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工资,而且应当发放两倍的工资,所以是得不偿失的。

自动离职即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办理相关离职手续而径行停止提供劳动的行为,可能会对用人单位的相关制度或大或小的违反,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处罚,但对于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依旧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只不过此时,依照规章制度对劳动者的处罚和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折抵,但这并不是说自动离职就没有工资。

拓展延伸

劳动法下,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是否有权获得工资?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雇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依据。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仍然享有劳动报酬的权利。尽管合同未签署,但根据劳动关系的实际存在,员工对所提供的劳动应当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是保障员工权益的基本原则。然而,未签劳动合同可能导致证据不充分,因此员工可能需要提供其他证据来证明工作关系的存在和工作内容。在争议解决过程中,法院或劳动仲裁机构将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以确定员工是否有权获得工资。因此,未签劳动合同的员工有可能获得工资,但具体结果将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解释。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报酬,工资是最基本的方式。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拖欠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两倍工资。因此,拒绝发放工资是不可行的,不仅要支付工资,还需支付两倍工资,得不偿失。自动离职时,用人单位仍需支付已付出的劳动所应得的工资,尽管可能会根据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和折抵。劳动合同虽未签署,但员工仍享有劳动报酬的权利,需提供其他证据来证明工作关系和内容。具体结果将根据情况和法律解释综合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出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