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榛:别名藏刺榛,为壳斗目、桦木科、榛属、壳斗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中国(西藏、云南、四川)、锡金、尼泊尔。野生于海拔2000-3500m的山坡林中。枝叶、果苞针刺形状奇特,可作为观赏树种,在一些园林观赏区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坚果扁圆形,金黄褐色,光滑且有光泽。果仁可食,虽较小,但果仁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果实各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含量高于其他坚果。可烘、炒、煮后熟食,亦可做糕点、榨油等。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作物分类:坚果 ;味道分类:清香 ;形状分类:锥形 ;光照需求:中强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0℃±5℃ ;酸碱范围:6.5±.6(PH)
刺榛作物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5-12m。树皮灰黑色或灰色,枝条灰褐色或暗灰色,无毛。小枝褐色,疏被长柔毛,基部密生黄色长柔毛,有时具或疏或密的刺状腺体。叶厚纸质,矩圆形或倒卵状矩圆形,很少宽倒卵形,顶端尾状,基部近心形或近圆形,有时两侧稍不对称,边缘具刺毛状重锯齿,上面仅幼时疏被长柔毛,后变无毛,下面沿脉密被淡黄色长柔毛,脉腋间有时具簇生的髯毛。叶柄较细瘦,密被长柔毛或疏被毛至几无毛。
刺榛种植方法:
喜光,稍耐阴、耐旱,耐水淹能力也很强,耐寒性强。萌蘖力强,耐修剪,作地被植物用时,可修剪成象草坪一样平整。
刺榛开花形态:
花期5月,果期9-10月。雄花序1-5枚排成总状,苞鳞背面密被长柔毛。花药紫红色,果3-6枚簇生,极少单生。果苞钟状,成熟时褐色,背面密被短柔毛,偶有刺状腺体。上部具分叉而锐利的针刺状裂片。坚果扁球形,上部裸露,顶端密被短柔毛。果苞苞叶两片,其上部具分叉的针刺状裂片,密生短柔毛,疏生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