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别名国老_甜草_甜根子_甜草根_红甘草_粉甘草_乌拉尔甘草,为豆目、豆科、甘草属、豆目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等地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宁夏、甘肃、山西。野生于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入药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均可。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与桂枝可配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还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
我国传统常见的补益中草药,根及根茎可入药,气微、味甜而特殊。其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可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
颜色分类:褐色_黄色 ;作物分类:药材 ;味道分类:清淡 ;形状分类:条形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较易 ;适宜温度:22℃±4℃ ;酸碱范围:6.4±.5(PH)
甘草作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20cm。根与根状茎粗状,直径1-3cm,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茎直立,多分枝,密被鳞片状腺点、刺毛状腺体及白色或褐色的绒毛。托叶三角状披针形,两面密被白色短柔毛。叶柄密被褐色腺点和短柔毛,小叶5-17枚,卵形、长卵形或近圆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两面均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顶端钝,具短尖,基部圆,边缘全缘或微呈波状,多少反卷。
甘草种植方法:
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较少、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的生态环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的特性。适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
甘草繁殖方式:
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磷二铵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kg,行距30-40cm,株距15cm,播深2.5-3cm,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耱保墒。
甘草开花形态:
花期6-8月,果期7-10月。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花,总花梗短于叶,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和短柔毛。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褐色,膜质,外面被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花萼钟状,密被黄色腺点及短柔毛,基部偏斜并膨大呈囊状,萼齿5,与萼筒近等长,上部2齿大部分连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黄色,旗瓣长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于旗瓣。荚果弯曲呈镰刀状或呈环状,密集成球,密生瘤状突起和刺毛状腺体。种子3-11,暗绿色,圆形或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