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别名冬菇_朴菇_构菌_青杠菌_增智菇_毛柄金线菌,为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伞菌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均有分布,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生长,且我国人工栽培历史十分悠久。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营养十分丰富,富含蛋白质及VB1、VB2、VC等多种维生素,且富含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药理作用蛋白,含抗癌作用的多糖。将水分挤开,沸水烫漂数分钟后捞起,凉拌、炒、炝、熘、烧、炖、煮、蒸、做汤均可,亦可作为荤素菜的配料使用。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世界第四大食用菌,以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是凉拌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药食两用的保健蔬菜,大部分用于鲜食,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超级保健食品”。
颜色分类:白色_黄色 ;作物分类:菌类 ;味道分类:鲜香 ;形状分类:伞形 ;光照需求:弱光 ;开花季节:无花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19℃±7℃ ;酸碱范围:5.5±2(PH)
金针菇作物特征:
实体较小,多数成束生长,菌盖呈球形或扁半球形。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白至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菌柄中生,白色或淡褐色,空心。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无色,光滑。因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儿童增长智力有重要作用,所以,日本人称它为“增智菇”。
金针菇种植方法:
属低温型食用菌,发菌适温20-25℃,实体生长8-12℃。昼夜温差大可刺激实体原基发生。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5-70%。湿度85-90%。菌丝生长阶段,微量通风即可满足菌丝生长需要,在子实体形成期则要消耗大量的氧气。CO2浓度要求远超过他菌类,需很高的CO2浓度。菌丝和子实体能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生长,但菌盖生长慢而小。要求偏酸性环境,菌丝在pH3.0-8.4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4-7,子实体形成期的最适pH为5-6。
金针菇繁殖方式:
发菌:菌袋在通风、避光18℃-25℃环境下培养发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菌袋上架后约24小时菌丝开始萌发,约40天-50天即可满袋。
金针菇开花形态:
不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