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岩牡丹_七星牡丹多肉植物百科图片_培育种植_饲养繁殖

岩牡丹_七星牡丹多肉植物百科图片_培育种植_饲养繁殖

来源:筏尚旅游网

岩牡丹:别名七星牡丹,为石竹目、仙人掌科、岩牡丹属、仙掌系列多肉植物,原产于北美洲墨西哥北部科阿韦拉州、新里昂州、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塔毛利帕斯州,野生于干早贫瘠石灰石沙砾地区。我国各地有普遍引种栽培。1838年命名,共2个亚种。株型较大,适合于植物园展览栽培。。

岩牡丹属的代表品种,有“活的岩石”之称。拉丁种名意为微凹,指该种的疣状突起上端微凹。它疣突重叠、形状奇特、酷似岩石,是植物园展览常见品种,也是很常见的小型家庭多肉盆栽观赏植物。

颜色分类:褐色_青色 ;茎形分类:块状 ;叶序分类:轮生 ;叶形分类:披针 ;光照需求:中光 ;生长速度:很慢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0℃±6℃ ;酸碱范围:7±.6(PH)

岩牡丹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植株球形或呈扁平的莲座状,灰绿色,球体表面被白粉。球体上有三角形疣状突起,上部扁平或微凹,无龟裂,刺座很小,着生在疣状突起上。球体顶端及疣状突起之间长有白色绵毛。

岩牡丹种植方法:

喜排水、透气良好的沙壤土,盆栽用土可用2份细沙、1份腐叶土、1份园土、1份腐熟的堆肥,并加入少量的骨粉混合而成的培养土。宜采用深盆栽培。喜光照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适温白天18-24℃,夜间10-13℃,冬季7℃以上。在春、夏季要保证供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盆中也不能积水。冬季为岩牡丹休眠期,要保持盆土干燥和凉爽环境。当疣状突起灰绿饱满时,说明生长良好,不缺水。当疣状突起表面皱缩时,说明缺水,应及时浇水。

岩牡丹繁殖方式:

先播种,然后用实生苗嫁接,长大后形成扁球体。切去扁球顶后,会促生出许多子球。当子球长有8-9个疣状突起时,从砧木上剪下,直接栽入盆土中。

岩牡丹开花形态:

在球顶绵毛丛中开花,花长4cm,花径5cm,花白色,少数花红色。花期夏季。浆果光滑,种子黑色。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