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别名菠萝莓_凤梨草莓,为蔷薇目、蔷薇科、草莓属、蔷薇系列农作物,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都广为引种栽培。1766年命名。富含维C、A、E、PP、B1、B2、胡萝卜素、鞣酸、天冬氨酸、铜、草莓胺、果胶、纤维素、叶酸、铁、钙、鞣花酸与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其维素C含量比苹果、葡萄高7-10倍,而所含的苹果酸、柠檬酸、B1、B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4倍。助消化、防便秘,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促进胃肠道内的食物消化。。
人工种植历史极为悠久,极受大众欢迎的明星级水果品种,营养价值丰富,被誉为“水果皇后”。保护视力效果极佳,可缓解夜盲症,还具有维护上皮组织健康、明目养肝,促进生长发育之效。
颜色分类:粉色_绿色 ;作物分类:聚果 ;味道分类:香甜 ;形状分类:锥形 ;光照需求:中弱 ;开花季节:春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0℃±6℃ ;酸碱范围:6.4±.6(PH)
草莓作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0-40cm。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叶三出,小叶具短柄,质地较厚,倒卵形或菱形,稀几圆形,顶端圆钝,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边缘具缺刻状锯齿,锯齿极尖,上面深绿色,几无毛,下面淡白绿色,疏生毛,沿脉较密。叶密被开展黄色柔毛。全世界共有2万多个变种,大面积栽培的优良品种就有几十个。
草莓种植方法:
喜温凉气候,适温16-26℃。越夏时,气温高于30℃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根系分布浅、蒸腾量大,对水分需求较多,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最多,达80%以上。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沙土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草莓繁殖方式:
播种:多在翌春进行,但也可在采集种子的当年7-8月进行。播种前先备好广口泥瓦盆,填人细碎营养土,压平,种子提前8-12小时浸泡,待膨胀后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筛子均匀筛上厚度为0.2cm左右的细沙土覆盖。分株:分株繁殖分为两种,一是根状茎分株,另一种是新茎分株。
草莓开花形态:
花期4-5月,果期6-7月。聚伞花序,花5-15朵,花序下面具一短柄的小叶。花两性,萼片卵形,比副萼片稍长,副萼片椭圆披针形,全缘,稀深2裂,果时扩大。花瓣白色,近圆形或倒卵椭圆形,基部具不显的爪。果实呈聚合果大,直径达3厘米,鲜红色,宿存萼片直立,紧贴于果实。瘦果尖卵形,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