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别名赤豆_朱豆_红豆_红小豆_赤小豆,为豆目、豆科、豇豆属、豆目系列农作物,原产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亦有栽培。我国南部有栽培亦有野生。我国是世界上赤小豆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主要出口国。如小孩平素吃东西较少,食欲不佳、营养欠佳时,不宜食用赤小豆。如果成人体质虚弱,正服用补益作用的中药时,也不宜食用赤小豆。。
种子可供食用,入药,有行血补血、健脾去湿、利水消肿之效。其利尿通淋、除湿退黄之功应用历史悠久。营养药用价值虽然很高,但医药界认为,赤小豆虽然无毒,但是人们的体质各不相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以赤小豆为营养品。
颜色分类:红色_紫色 ;作物分类:荚果 ;味道分类:清香 ;形状分类:椭圆 ;光照需求:中光 ;开花季节:夏季 ;培育难度:中等 ;适宜温度:22℃±4℃ ;酸碱范围:6.2±.4(PH)
赤小豆作物特征:
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茎纤细,可长达1m以上。幼时被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羽状复叶具3小叶。托叶盾状着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两端渐尖。小托叶钻形,小叶纸质,卵形或披针形。种子呈长圆形而稍扁。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
赤小豆种植方法:
赤小豆喜温,不耐涝,忌连作和重迎茬,最好选择2年以上没种过豆类作物的地块。建议轮作方式:1.赤小豆-谷子-玉米;2.赤小豆-玉米-高粱;3.赤小豆-小麦-玉米。赤小豆喜肥、抗旱,根系比较发达,但入土穿插力不强,宜选用砂壤土,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利于根瘤活动。秋后或早春进行耕翻,耕翻后及时耙地起垄,做到表土细碎平整,上松下实。
赤小豆繁殖方式:
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收集种子备用。重点选择皮薄粒大、颜色鲜艳、籽粒饱满、淀粉粒沙性好的品种种植。适期播种利于苗齐、苗壮、多花多荚、适期成熟、提高产量及品质。播种前进行机械或人工选种。将虫蛀粒、碎粒和杂质去掉,保证种子的净度和纯度。种子精选后晒种1-2d可以提高赤小豆种子的生活力。也可选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苗期病虫害,补充微量元素。黑龙江省南部地区,通常4-5月播种,北部冷凉地区5月中下旬。
赤小豆开花形态:
花期5-8月。总状花序腋生,短,有花2-3朵。苞片披针形,花梗短,着生处有腺体。花黄色,龙骨瓣右侧具长角状附属体。荚果线状圆柱形,下垂,无毛,种子6-10颗,长椭圆形,通常暗红色,有时为褐色、黑色或草黄色,种脐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