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用的拼音是:zī yòng。
资用的注音是:ㄗㄩㄥˋ。结构是:资(上下结构)用(独体结构)。词语解释是:资用zīyòng(1)可以利用的英available资用[zīyòng]⒈可以利用的。英available。基础解释是:可以利用的。网络解释是:资用资用,是汉语词汇,读音为zīyòng,解释为钱财费用。7、综合释义是:钱财费用。《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匱。”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黄金百鎰尽,资用常苦多。”宋苏轼《东坡志林·记异》:“居山养徒,资用乏,不得不尔。”洪深《冯大少爷》:“资用不给,辄乞助于肆之经理张某。”凭借;借以。《北齐书·杜弼传》:“从中被外,周应可以裁成;自己及物,运行可以资用。”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齐林虑山洪谷寺僧达》:“乃试履裁约,饵苓断粒,自此终报,资用通生。”资用[zīyòng]财货、资财。《书经.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于下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8、汉语大词典是:(1).钱财费用。《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匮。”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宋苏轼《东坡志林·记异》:“居山养徒,资用乏,不得不尔。”洪深《冯大少爷》:“资用不给,辄乞助于肆之经理张某。”(2).凭借;借以。《北齐书·杜弼传》:“从中被外,周应可以裁成;自己及物,运行可以资用。”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齐林虑山洪谷寺僧达》:“乃试履裁约,饵苓断粒,自此终报,资用通生。”。9、国语辞典是:财货、资财。资用[zīyòng]⒈财货、资财。引《书经·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于下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10、辞典修订版是:财货、资财。《书经.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于下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1其他释义是:1.钱财费用。2.凭借;借以。
资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资用详细内容】
可以利用的
二、网络解释
资用资用,是汉语词汇,读音为zīyòng,解释为钱财费用。
三、综合释义
钱财费用。《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匱。”三国魏阮籍《咏怀》之七:“黄金百鎰尽,资用常苦多。”宋苏轼《东坡志林·记异》:“居山养徒,资用乏,不得不尔。”洪深《冯大少爷》:“资用不给,辄乞助于肆之经理张某。”凭借;借以。《北齐书·杜弼传》:“从中被外,周应可以裁成;自己及物,运行可以资用。”唐道宣《续高僧传·习禅一·齐林虑山洪谷寺僧达》:“乃试履裁约,饵苓断粒,自此终报,资用通生。”资用[zīyòng]财货、资财。《书经.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于下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
四、辞典修订版
财货、资财。《书经.文侯之命》:「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句下汉.孔安国.传:「言周邦丧乱,绝其资用惠泽于下民。」《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八》:「黄金百溢尽,资用常苦多。」
五、关于资用的成语
用心用意 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 居安资深 论资排辈
六、关于资用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