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切韵的意思 切韵的意思是什么

切韵的意思 切韵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筏尚旅游网

切韵的解释是:1.讲音韵之书,依反切之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一称切脚。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切,须归本母。韵,须归本等。」2.韵书名。五卷。隋、陆法言以吕静等六家韵书,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与刘臻、颜之推、魏渊、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等八人同撰《切韵》五卷。凡平声五十七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合为二百六韵。唐、长孙讷言为之注,而郭知玄、关亮等递有增加。天宝时,孙愐重为刋定,名曰《唐韵》。后严宝文、裴务齐辈复各有附益。宋、陈彭年、邱雍等重修之,名为《广韵》,是《唐韵》、《广韵》皆增补修订切韵而成。今《切韵》已亡,然《广韵》尚存,可以考知。清末法人伯希和于甘肃省敦煌石室中发见残本《切韵》三种,其中相互补足,平上去三声尚全,约存全书四分之三。宋、高承《事物纪原·经籍艺文部·切韵》:「陆法言〈切韵序〉曰:『隋开皇初,刘臻等八人论法言,论及音韵,法言记之,后取诸家字书所记,定为《切韵》五卷。』其书成于仁寿元年。唐天宝十三载,孙愐增修,目曰《唐韵》。」切韵[qiēyùn]⒈犹反切。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

切韵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切韵详细内容】

⒈ 犹反切。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引《高氏小史》:“周顒字彦伦,始置四声切韵行於时。”⒉ 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隋陆法言等撰,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残本,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⒈犹反切。引宋沉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引《高氏小史》:“周顒字彦伦,始置四声切韵行於时。”⒉为韵书名。依反切发声以分音,收声以分韵,故曰切韵。隋陆法言等撰,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存残本,为研究中古汉语语音重要资料。

二、网友释义

《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韵书。书成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共5卷,收1.15万字。分193韵:平声韵,上声51韵,去声56韵,入声32韵。唐代初年被定为官韵。增订本甚多。《切韵》原书已失传,其所反映的语音系统因《广韵》等增订本而得以完整地流传下来。现存最完整的增订本有两个,一为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一为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切韵》原本已佚,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敦煌唐写本切韵残卷三种,是所存最古的、与陆法言编撰《切韵》最相近的版本。

三、国语辞典

⒈ 古时以两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读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与声调。引: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⒉ 书名。隋陆法言撰,五卷。为较早的韵书。后世《唐韵》、《广韵》,皆据以为蓝本,其书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残本,约存全书的四分之三。切韵[qièyùn]⒈古时以两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读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与声调。引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⒉书名。隋陆法言撰,五卷。为较早的韵书。后世《唐韵》、《广韵》,皆据以为蓝本,其书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残本,约存全书的四分之三。

四、辞典修订版

古时以两字之音拼合成一字读音的注音方式。上字取其声,下字取其韵与声调。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所谓切韵者,上字为切,下字为韵。」也称为「切脚」。书名。隋陆法言撰,五卷。为较早的韵书。后世《唐韵》、《广韵》,皆据以为蓝本,其书已亡佚。近年在敦煌石室中发现其残本,约存全书的四分之三。

五、关于切韵的成语

风风韵韵  切切此布  切切在心  切切私语  亲亲切切  兢兢切切  

六、关于切韵的词语

切切私语,切切细语  风风韵韵  切韵指南  切韵  切韵指掌图  韵极亲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切韵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