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侍读学士简体

侍读学士简体

来源:筏尚旅游网

侍读学士的简体是:侍读学士。

侍读学士的拼音是:shì dú xué shì。注音是:ㄕˋㄉㄨˊㄒㄩㄝˊㄕˋ。词语解释是:官名。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侍读学士[shìdúxuéshì]⒈官名。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引证解释是:⒈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引宋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戴震《范忠贞传》:“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⒉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综合释义是: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戴震《范忠贞传》:“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见「侍读」条。7、汉语大词典是:(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戴震《范忠贞传》:“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沈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8、其他解释是:见「侍读」条。9、其他释义是: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侍读学士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侍读学士详细内容】

侍读学士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二、综合释义

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戴震《范忠贞传》:“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沉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见「侍读」条。

三、汉语大词典

(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在刊缉经籍。后为翰林院学士之一,职在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备顾问应对。宋乐史《广卓异记·柳公权》:“开成五年,加散骑常侍出,凡三入翰林,为侍读学士。”清戴震《范忠贞传》:“中顺治壬辰进士,由翰林院编修擢秘书院侍读学士,迁国史院学士。”《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沈中堂一看这告奋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侍读学士旗人绅灵,号叫绅筱庵的便是。”(2).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四、其他解释

见「侍读」条。

五、关于侍读学士的成语

垂手侍立  侍执巾节  侍执巾栉  八砖学士  饱学之士  斗酒学士  

六、关于侍读学士的词语

侍读学士  侍读博士  侍讲学士  学士侍立  侍读  侍学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侍读学士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