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犯罪预备中止和犯罪预备有区别吗?

犯罪预备中止和犯罪预备有区别吗?

来源:筏尚旅游网

本文探讨了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成立条件。犯罪预备是指在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犯罪中止是指在实施犯罪前的准备阶段,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包括: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法律分析

一、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有什么区别呢?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犯罪预备:指的是在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2. 犯罪中止:指的是在实施犯罪前的准备阶段,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犯罪预备具备以下特征:

(1行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2犯罪预备行为必须是在着手实施犯罪前停止下来;

(3犯罪预备行为停止在犯罪预备阶段必须是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

2、处罚不同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中。换言之,只有在犯罪预备至犯罪既遂之前的过程中停止犯罪的,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动恢复原状或自愿赔偿损失,都不能认为是中止,而仍应当负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2、必须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所谓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进行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

3、被迫停止犯罪

如果行为人受到阻碍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已不可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进行,就不是自动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它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既然自动中止犯罪是行为人在自认为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

所以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但行为人不知道这种情况,而在认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时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仍然是自动中止犯罪,同样构成犯罪中止。

不法分子在犯罪预备阶段,如果中止自己的行为,没有造成后果,应该认定是犯罪中止,刑法上对于中止犯处罚是从轻。犯罪中止是未遂的一种,认定中止,必须是被告人自己主动放弃犯罪行为,并且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发生。

拓展延伸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包括:1. 自动性,即行为人基于自己的意志,主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2. 有效性,即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对犯罪结果的发生没有实质影响;3. 故意性,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犯罪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4. 紧急性,即行为人采取行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没有采取行动,或者虽然采取了行动但未能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则不构成犯罪中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2018-10-26) 第一百二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犯罪现场,并且立即通知公安机关派员勘验。

戒严法(1996-03-01) 第四条 戒严期间,为保证戒严的实施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国家可以依照本法在戒严地区内,对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行使作出特别规定。

刑法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