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云南有毒野生菌图片及名称

云南有毒野生菌图片及名称

来源:筏尚旅游网

对于云南人来说,没有吃过野生菌的夏天,往往都称不上是夏天。还有就是能够让云南人这么“舍生忘死”的去吃它,我想也就只有野生菌有这个本事了。

还有就是大山里的野生菌,也是出了名的长得快,一般到了雨季的时候,如果说今天晚上下大雨的话,那么明早山里肯定就会出很多的野生菌出来。

但在云南,虽然说有将近上千种的野生菌,可能吃没毒的野生菌非常的少,并不是说山上的野生菌都是能吃的。所以说野生菌虽然鲜美,但部分品种却深藏剧毒。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不能食用的野生菌吧!据说,吃了毒性很大的野生菌之后,会让中毒的人产生所谓的幻觉!

1、毒鹅膏 目录 隐藏 1. 1、毒鹅膏 2. 2、灰花纹鹅膏菌 3. 3、死亡帽 4. 4、网孢海氏牛肝菌 5. 5、伞形毒菌 6. 6、大青褶伞 7. 7、晶粒鬼伞 8. 8、致命白毒伞 9. 9、毒红菌 10. 10、头套鹿花菌 11. 11、白霜杯伞 12. 12、墨汁鬼伞 13. 13、假羊肚菌 14. 14、黄盖鹅膏菌 15. 15、红托鹅膏 16. 16、绿褐裸伞 17. 17、条盖盔孢伞 18. 18、亚稀褶红菌 19. 19、毒沟褶菌 20. 20、叶状耳盘菌 21. 写在最后

学名:鬼笔鹅膏,属于是鹅膏菌中的一员。一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气候温暖的地带,如国内的云南、贵州等地方都有它的身影。

之所以会有人误食鹅膏菌,那是因为这种野生菌经常会被误认为是可食用的菌类,因此导致中毒人数的比例大大提升。

2、灰花纹鹅膏菌

云南人称麻母鸡菌,也是鹅膏菌大家庭中的一员。这种菌子的外表非常的好看:“头戴帽子(菌盖),腰系裙子(菌环),脚穿靴子(菌托)!”但即便如此却依旧深藏剧毒!

一般对于误食了灰花纹鹅膏菌的人来说,一开始感觉没什么事一样,但几天之后毒性便就会开始发作起来,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

3、死亡帽

属于鹅膏菌科中的一种。同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毒性最强的野生菌之一。据说仅30毫克便可让一个成年人置于死地。

而且死亡帽和生活中可食用的多种野生菌类似,从而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

4、网孢海氏牛肝菌

也就是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高脚葱,菌盖有细小的绒毛,颜色为紫红或者枣红色。菌体受伤后会变色(蓝色),而且菌盖在湿润的时候还有一定的粘性。

主要分布在云南、安徽、吉林等地区。其夏季的时候主要生长在马尾松林,以及针阔混交林地上。具云南、四川的本地人来说该菌子是有毒的。

5、伞形毒菌

是一种全世界公认的剧毒野生菌,所以大家都不敢食用它。一般来说主要有黄色、棕色、粉红色的伞形毒菌。

据说把伞形毒菌放在牛奶中,它就能够杀死苍蝇,所以也被人们称为是“毒蝇伞”。目前还没有该菌子的解药!

6、大青褶伞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剧毒野生菌,也是野生菌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主要生长在森林中,以及家里的花盆中也会出现。

具有较强的“欺骗性”。也就是说大青褶伞和很多能够食用的野生菌相似,以至于对很多食用野生菌的人来说,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7、晶粒鬼伞

属于是菌根菌,而且分布非常的广泛。同时也是立夏之后最早出现的野生菌之一,因为该菌子的菌盖表面上有一层晶粒状的东西,所以因此而得名。

晶粒鬼伞又被称为:“致幻野生菌”,据说一般中毒后身体没有任何的反应。但是时间一长会出现头昏眼花的现象,以及产生所谓的幻视等等。

8、致命白毒伞

又名为致命鹅膏菌,属于鹅膏菌中的一员。颜色主要为白色,菌体全部展开后为伞状,故名为致命白毒伞。据说白毒伞的潜伏期可长达24个小时。

同样和大多数鹅膏菌一样,毒性非常的厉害。所以对于该菌子的中毒者来说,其死亡率基本都在90%以上!

9、毒红菌

属于红菌系中的一员,其毒红菌的味道一般是带有麻味或者是苦味的。现实生活中毒性发作的速度较快,该菌子特别是和可食用的野生大红菌大为相似。

所以也让很多食菌人常常中招,因为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几乎都和无毒的大红菌一样。为此一般人也很难分辨!

10、头套鹿花菌

学名为:赭鹿花菌。该菌子一般对于经常食用野生菌的人来说,在大山里面遇到基本都是不会要的。表面多皱,粗糙,有凹窝,其颜色为褐色或者是红褐色。

虽然说头套鹿花菌对于误食的人来说,并没有像其他毒菌那么致命,但是时间一长,它也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

11、白霜杯伞

又名为:象牙白陡头,属于伞菌类植物。其菌子的表面一般为白色或者浅黄色。目前对于全国来说仅发现以下几个地区才有。比如:青海、云南、甘肃等等。

主要生长在森林或者是成丛之中。对于白霜杯伞来说,其菌体中富含大量的毒蝇碱。也就是说中毒者一般身体会出现各种不舒服等刺激的行为。

12、墨汁鬼伞

又名为:鬼菌,其属于是鬼伞菌中的一员。虽然说这种菌子本身没毒或者菌体的毒性不大,但只要是和酒一起食用的话毒性就会变强。

一般在田野、公园、森林中等有腐木的地方才会出现。而且往往都是成片生长的,其菌褶一开始的时候是白色的,但慢慢地就会转为黑色。生活中该菌子一般也没人食用!

13、假羊肚菌

有被人们称为是大脑菌,顾名思义这种菌子的外观像人脑一样,一般人们见到它的时候都不会捡走的。之所以说是假羊肚菌,那是因为有真的羊肚菌是可以食用的。

因此真假羊肚菌的外观颜色都十分的相像,所以很多假羊肚菌往往会被人们以真羊肚菌捡走食用。但两者不同的是假羊肚菌是有毒的,而且误食的话很有可能致命!

14、黄盖鹅膏菌

该菌子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区。前期属于半球形状,后期长大之后为平展,其颜色大多数为淡黄色。

主要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的地上,有单独生长的黄盖鹅膏菌,也有成片生长的黄盖鹅膏菌。这种菌子的毒素含量特别高,所以误食该野生菌的人极其容易死亡。

15、红托鹅膏

又名红满天星,真菌类生物,颜色为朱红色,其表面还附着有同色粉末状的颗粒疣。红托鹅膏对苍蝇也有着特殊的毒性。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这种野生菌来说,它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玛丽兄弟》里面的毒蘑菇一样。还有就是在云南也有很多本地人说这菌子有毒,而且毒性还不小!

16、绿褐裸伞

该菌子又被称为“致幻野生菌”!也就是说只要是人类误食了这种菌子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会出现头昏眼花的现象,有的甚至还会出现所谓的幻觉。

其颜色为淡黄色,味道是苦的。主要生长在树皮上或者是针叶腐木是哪个,一般分布在吉林、云南、、广西等地区。

17、条盖盔孢伞

属于是伞菌系的真菌,毒性较强!我国首次发现这种菌子的地方是在江西省。该菌子的菌盖边缘有明显的波状,其表面有粘性,颜色为黄褐色,暗褐色等等。

一般中毒者不会立即发作,因为条盖盔孢伞的发作期慢,而且还有较长(6小时以上)的潜伏期,严重的的话可能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18、亚稀褶红菌

又名火炭菌,属于红菌科里面的一员,一般生长在阔叶林中,主要是成片成片的生长。是云南省导致中毒死亡的主要毒菌之一。

因为很多人说火炭菌是可以食用的,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导致了众多人误食中毒。该菌子的中毒死亡率在70%左右!

19、毒沟褶菌

俗称鸡冠菌,菌类植物的一种,因为形状像鸡冠而得名。其颜色为白色或者是米汤色。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大理、腾冲、楚雄等地区。

初步估计,一般人体在摄入400克毒沟褶菌的话,那么足够导致一名成年人死亡。当然中毒后人体猝死前也会有些特殊的表现行为。

20、叶状耳盘菌

所谓的毒木耳就是它,因为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都像极了可食用木耳,所以这也是导致很多人误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主要分布在湖南、云南、贵州等地区。一般对于误食的人来说,食用后3小时毒性才会慢慢发作。而且发病率还高达80%左右。

写在最后

当然了以上这20种常见的有毒野生菌,说白了也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冰山一角,因为还有:黄色丝盖伞、方孢粉褶菌、喜粪裸盖菌等等。

如果说我们不小心误食了以上这些野生菌的话,那么就需要及时地去当地医院治疗。而不是在家用所谓的偏方来为其治疗,因为这样只会耽误中毒者的施救时间。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野生菌虽然味道很美,但是大部分的野生菌都是深藏剧毒的。所以对于我们没食用过或者是不认识的野生菌来说,大家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云南的雨季马上就要开始了,你知道的云南野生菌有哪些?

我们云南的野生菌太多啦,有二百个种品,真是数不胜数。高大上的有:干巴菌、鸡枞菌的、松露菌、松茸菌、竹荪菌;中端的有:黄牛肝、白牛肝、黑牛肝、酸牛肝、红见手青、蓝见手青等等;常见的有:青头菌、铜绿菌、奶浆菌、火炭菌、木耳菌、老人头、刷把菌、鸡油菌、马脖菌、红菌、小黑菌、香菌、草鸡枞、虎掌菌、皮条菌、牛腮菌、一窝羊、新米菌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毒菌鹅膏、红绳、班豹、白毒伞等,品种实在是太多,数也数不过来。每年到了这季节,只要休息,我一般都在山里捡生菌,到了晚上就能美美的吃上一顿野生菌,下面所有野生菌的图片,都是我自己进山捡的、拍的。

云南被誉为“真菌王国”,能食用的野生菌更是数不胜数了,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云南野生食用菌,生长在山林,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质及其他有利于人体的成分。说起它的种类那就多了去了,其中最为代表性的有鸡纵,羊肚菌,绿头菌,松茸,牛肝菌,干巴菌等。

云南野生菌,是天然绿色食品,它有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有以下几种:

1.鸡枞

2.松茸

3.竹荪

4.牛肝菌

5.青头菌

在云南常见的有毒野生菌都有哪些?

白毒伞

白伞是一种很常见的野生菌类,分布在云南、四川、广东等地。整体呈伞状,最明显的特征是菌盖和菌柄都是白色,看似人畜无害,实则暗藏杀机。食用后不仅会上吐下泻,还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可称为野生菌中的银环蛇。人们之所以经常误食这种毒菌,主要是因为它长得很像一种叫“小银耳”的蘑菇,但小银耳并没有毒。外观上唯一的区别就是白毒伞比小银耳大,一定要注意区分。

毒红菇

人们常说,越漂亮的蘑菇越有毒。当然,有毒的红菇首当其冲。说到人们最讨厌的野生菌,如果毒红菇排第二,估计没有细菌敢排第一,到处都是。人们看到一个也会踩一个,不仅仅是因为讨厌,还因为怕不知道这种菌的人误食。毕竟毒红菇就像小红帽里的大坏狼,毒性不弱于白毒伞,甚至更强。红菇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好在比较好分辨,蘑菇帽是鲜红色,其他地方是白色,而且是剧毒。山里人常称之为“棺盖”,可见其威力之大。误食后早期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但起病非常迅速,并伴有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严重时会出现肌肉抽搐、心跳加快、体温变化,甚至心脏无力或血液循环衰竭而死亡。

叶状耳盘菌

因其与黑木耳特别相似,又有一个别称——毒木耳。吃了这种毒菌不到3个小时,手指和脚趾就会痒,脸会发烫,红肿,疼痛如火烧,同时会形成可见的水肿和水泡。毒黑木耳引起的这种症状是由于阳光照射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所以在受光部位的毒性反应更明显、更严重,发生率高达80%。所以,如果在野外看到木耳,不要随意采摘!

云南菌子哪些有毒,哪些没毒,我们应该怎样去辨别?

在云南,因为复杂的地形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特征,不仅仅有许多动植物,还有许多野生菌分布在云南境内,因此素有“野生菌王国”之称。下面我来列举几种常见的可食用的野生菌和不可食用有毒的野生菌,来帮助你们辨别。

可食用野生菌

1.大红菌子:野生食用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具有舒缓、滋血的功效,特别适合产妇和贫血患者食用,其味道比其他食用菌鲜甜嫩滑。红木耳要大足厚,暗红色的颜色最好,可以煮汤、煮鸡、炸、炖,记得煮透,特别是炸透吃,一定要炖透。

2.牛肝菌:这种菌子是云南的珍贵菌种,价格一般比其他的菌子昂贵。但它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营养非常的丰富,可以炒,可以煮,吃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你的口味去烹制牛肝菌。

3.青头菌。这种类型的菌子外表呈现青色,和青草的颜色非常相似,是一种保护色。在雨后的产量非常大,这种菌子在云南各个地方都有,非常常见。菌子和鸡一起煮汤,做成青头菌鸡汤非常的鲜美,口感爽滑,入口很细嫩,伴随着大自然清香的味道。

有毒野生菌

1.鹅膏菌:这种菌子是剧毒野生菌,误食以后致死率非常高。鹅膏菌表面光滑,呈现褐绿色或灰褐色。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如误食这种有毒野生菌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2.红托鹅膏:这种菌子又被称为“红满天星”。外表呈红色,菌伞也是红色,非常漂亮。但是一种剧毒菌子,大家遇到这种特征的菌子,一定不要采摘,禁止食用。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云南野生菌,大家可以在相应的季节去采摘食用,但是不可误食毒蘑菇。

云南野生菌大全——35种野生菌你认识多少?

 又到一年吃菌季,云南人热衷于吃野生菌。特意整理了云南人常食用的35种野生菌! 

   1、火把鸡纵

  因为是在过火把节时出(农历六月二十四)而得名,火把鸡纵一出就是一窝(片),数量较多,味道鲜美,可煮汤、可炒吃,最多的是油炸,做成鸡纵油可一年四季保留着吃。

  

  2、黄皮鸡纵

  出的比较晚,一般到10-12月出,色黄朵大肉厚,一朵就可煮一大碗,味道鲜美,吃法同上。 

  3、小鸡纵

  整个雨季都有,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难捡洗。味道鲜美嫩滑。吃法同上。

  

   4、鸡纵花

  比小鸡纵还小,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难捡洗。味道鲜美嫩滑。吃法同上。

  

   5、水鸡纵

  形状象鸡纵,味道也相似,只是没有鸡纵鲜甜,更淡些。吃法与鸡纵同。

  

  6、大红菌

  为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内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成份,有安神补血作用,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其味较之其他菌类鲜甜可口嫩滑。大红菌以朵大脚粗,颜色深红者为佳,吃法可煮清汤,煮鸡,炒、焖等,记住一定要煮透,特别是炒吃的,一定的焖煮透。朵小脚细有苦辣味的红菌是有毒的,不能吃。

  

  

   7、奶浆菌

  因有乳白浆汁流出而得名。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这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菌子,可生吃。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还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鲜甜可口,香味浓郁,醇香满口,别具风味。  

   8、青头菌

  因颜色青绿而得名,多带花点,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9、蚂蚁孤堆菌

  因长在白蚁孤堆上而得名,每年春末雨水到来之后就长出,常在刚长出地面就采挖,主要吃菌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煮清汤、煮蛋汤或炒着吃。

  

   10、米汤菌

  颜色淡紫,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11、黄牛肝菌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煮,油炸等。  

   12、黑牛肝菌

  味道鲜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黑牛肝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具有防癌、止咳、补气等功效,是减肥食用菌,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等疾病有较好的功效。  

   13、见手青(一抹绿)

  因用手刮伤菌体便宜会出现蓝绿颜色而得名,类似牛肝菌,味道鲜美腻滑,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煮、炒、油炸等,记住一定要煮熟煮透。 

  

   14、羊肝菌

  颜色有偏白、偏黄、偏紫等,味道稍次牛肝菌和见手青,营养丰富,吃法同牛肝菌。 

   15、黄赖头

  因色黄,菌盖赖而不平滑而得名。黄赖头是同类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种,很腻滑鲜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

  

   16、马屁泡(马勃菌)

  属地下块菌,形同洋芋,分白马屁、黑马屁或糯马屁、饭马屁等。吃法多与韭菜、淹菜同炒吃,也可煮汤或煮后凉拌吃,如火碳烧后舂吃,特殊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奇异。

  

   17、刷把菌

  因形如刷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其味鲜甜爽囗,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药用。有偏白、红、黄三种,其中未展开的白色刷把菌最好,展开太大的次之。吃法多为炒吃或煮吃。  

   18、野生香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每年第一拨春雨后就开始出菌到春末。较之人工种植香菌,朵小清爽,浓香无比,营养丰富,吃法多样,保健效果好。

  

   19、白参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朵小难摘,但是味道鲜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吃法多炖蛋,可煮吃、炒吃、凉拌吃等。

  

   20、干巴菌

  据说,干巴菌含有抗氧化物质,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不说功效,干巴菌本身那鲜美味道,独特浓香,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干巴菌与其他菜烹炒,更能提高鲜度和风味。干巴菌吃法很多,多为炒吃、油炸等。 

   21、鸡菌

  因形似鸡而得名,味道鲜美可口,有特殊鲜香,营养丰富。吃法多煮吃、炒吃。 

   22、鸡油菌

  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记载,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常食可改善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等疾病。鸡油菌吃法多为炒吃、煮吃。

  

   23、喇叭菌

  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红或土。喇叭菌菌肉稍干,含水较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据悉,含有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吃法多以炒、煎、炸、煮、火锅等为主。

  

   24、辣菌

  因会流出苦辣味的浆汁而得名,辣菌多为白色,也叫白辣菌,有粗褶辣菌、细褶辣菌之分,其中以细褶辣菌为佳。如不想吃苦味,可把生辣菌捏碎漂洗后用,苦辣味就少了,喜欢吃苦味的就不必特殊处理了。辣菌多与酸笋和小米辣炒吃、煮吃,也可碳火烧熟后舂吃,还可淹成酸菜吃,有特别鲜香和美味。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25、麻栗窝

  因常长在麻栗树下,一窝一窝(成簇成簇)的而得名。朵小成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多用来煮汤或炒吃。

  

   26、麻母鸡菌

  因形色如麻灰色鸡毛而得名。朵大,味道鲜美,类似鸡纵,但没有鸡纵鲜甜。吃法,多用来炒吃,煮吃。

   27、野生木耳

  自然生长在森林里的枯树上。木耳种类很多,有黑木耳、白木耳,红木耳,有脆木耳、柴皮木耳之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与一般木耳同。 

   28、野生灵芝

  自然生长在森林里。比一般灵芝更生态。吃法与一般灵芝同。

  29、松树菌

  是野生松茸的一种。只在松树林里有,于每年8月至12月中旬出菌,颜色分青墨和淡两种,是最晚出的一种菌子。其味同鸡纵一样鲜甜,有自己特殊香味,营养丰富,吃法同鸡纵。 

   30、云芝

  是灵芝的一种,多用来煮水当茶喝,味苦而香,主要用来治病和保健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31、八担柴

  因其菌质地坚韧,需要八担柴才能煮烂而得名。菌子虽坚韧,但其味却鲜美无比,特殊的鲜香也让人难挡。吃法,煮吃,且要煮很长时间才能吃得动。 

   32、铜绿菌

  铜绿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具有与松叶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防癌保健作用。吃法多炒吃、煮吃。 

   33、竹荪

  竹荪又叫竹参,长在湿热的竹林里,形状如少女穿着裙袍,很漂亮。据说,竹荪含有人体所须的16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健脾胃、减肥助消化等作用。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吃法多为煮吃,炖鸡,凉拌等。

  

   34、松茸

  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野生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吃法多炒吃、煮吃,还可以凉拌。

   35、松露

  松露品种很多,一般生长在地下3~40厘米处,不容易发现,吃法:切成薄片油炸

温馨提示:

野生菌好吃,但一定要慎重选采和谨慎选食,家庭食用野生菌加工时应先放入沸水煮3~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视物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