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在定义和法律效力上存在差异。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自愿签订的解除婚姻关系的书面协议,不能当离婚证使用,需办理离婚登记后才能生效。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在诉讼时效期间,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法律分析
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在定义上存在差异。
1、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基于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的关于解除婚姻关系相关事宜的经过婚姻登记机关或者法院认可的书面协议。
2、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一般由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和人民法院颁发。
二、法律效力不同:
1、离婚协议书不能当离婚证使用,要办理离婚登记,因为离婚协议书在没办理离婚登记时没有效力的。
2、离婚证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结语
离婚协议书和离婚证在定义和效力上存在差异。离婚协议书是夫妻双方自愿签订的解除婚姻关系的书面协议,具有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但需办理离婚登记后才能生效。而离婚证是男女双方合法解除夫妻关系的法律文书,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离婚协议书不能当离婚证使用,需办理离婚登记后才能生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