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西郊XX处理厂
1水厂概述
长春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又名西郊污水厂隶属于公司,是以生活污水处理为主的公用型环保企业,西郊污水处理厂占地14公顷,工程投资4亿人民币。设计处理水量为每天12万吨,处理方式为传统活性污泥法,但因一些原因,污泥系统尚未启动。
2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过程为:速闭闸门—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间—涡流沉砂池—初沉池水井—初次沉淀池—厌氧好氧反应池—二沉池配水井—二次沉淀池—接触池—新开河
进入西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首先经过速闭阀井。速闭阀井能起到对整个水厂的保护作用,它停电时关闭,为自动控制,以防止污水进入整个污水厂,淹没厂区的设备。速闭阀井的规格为668米。为了省去到外面观察流量的麻烦,在速闭闸井的顶端可以安装自动化仪表,这样在屋内就可以知道污水的流量,以便随时调节和关闭。
粗格栅的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达到预处理的目的。该污水厂的栅条间距为2公分,有3个进水阀门和3个出水阀门,停留在格栅上的污物可以手动清除,为了使工人易于清渣作业,避免清渣过程中的栅渣掉回水中,格栅安装角度α以30o―45o为宜。格栅的另一侧还连接有一台栅渣压榨机,它的作用是脱去栅渣中多余的水分以便于运输方便,而其运行主要视栅渣量的多少、栅渣的含水率而定期运行。经过粗格栅的污水通过污水提升泵房提升至细格栅间,细格栅间是整个工艺流程最高的地方,因为为了方便且减少辅助设备的使用,流程设计时是按重力流的方向设计各个构筑物的高程的。在这里污水中的悬浮物质进一步得以去除,厂房内共设有四个细格栅。之后污水进入沉砂池,停留30秒,以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初次沉淀池前设有沉砂池的目的是可减轻沉淀池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
该污水厂的初沉池和二沉池都有四座,而且独自拥有配水井来根据实际情况分配流量。采用的是普通辐流式沉淀池,直径设计为φ=34m,进水管直径DN=800mm,放空管直径DN=200mm,这些尺寸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工作原理是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转动排泥。为了使布水均匀,进水管设穿孔挡板,穿孔率为10%―20%,出水堰采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刮泥机周边转动,线速不宜大于3m/min,1―3r/h,将污泥推入污泥斗,然后用污泥泵由中间的排泥管排除。
曝气池是污水处理的核心环节,该污水厂采用A/O法,即厌氧—好氧曝气池。在厌氧反应器中随原污水同步进入的还有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本反应器的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而后混合液进入好氧反应器—曝气池,在该反应器中可以同时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污水厂曝气池设计为建筑面积100m_100m的正方形,池深6.5m,共设为4组,每组3个廊道,而7米设一个廊道,每廊道里采用很多的膜片橡胶式曝气头,并设液下搅拌机以避免水位过高时污泥沉积导致曝气头堵塞。采用微孔曝气法,即通过鼓风机从上向下曝气以便利于活性污泥的培养。污水在曝气池内停留的时间为8.5小时。而后进入二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也是活性污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效果能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由于二次沉淀池需要完成污泥浓缩的作用所需要的池面积大于只进行泥水分离所需要的池面积。该厂采用的是辐流式二沉池,直径设计为φ=47m,污水进入二次沉淀池时,沉淀的活性污泥含水率高达99%以上,但不可能被刮板刮除,所以采用虹吸式吸泥管吸泥,在池底由长到短并列许多吸泥管,通过机器的定速转动来吸取池底的污泥,并集中到池的中心向上进入存泥区,通过机器排走,在每侧的吸泥管附近都设有黑色的通气管,起疏通的作用,即当污泥密度太大而流动缓慢时,可以向通气管内鼓气来增加污泥的流动速度以至于不会堵塞,通气管的数量是依据吸泥管的多少而确定的。
3自己的污泥处理系统
第二污水处理厂拥有自己的污泥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污泥浓缩脱水间—污泥投配池—污泥消化池—污泥消化控制室—污泥消化池,但由于仪表没有到位,资金也不足,所以,这套系统并没有启动,因此,污水厂一年需要清除淤泥两次,这也是在汛期处理不了那么多污水的原因,也是投产两年来在去年仅能处理2万吨污水而现今也只增至6~8万吨的原因,和开始时预计处理污水15万吨还相差太多。但由于XX有自己的污水处理厂且即将扩建,就不需要第二污水处理
厂处理其污水,而且附近的农民用污水灌溉农田,也不处理污水,所以长春市政府正在积极的寻求办法使城市其它地方的污水送至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以达到其预先设计的处理量。
在目前国际及国内深抓基建、重视环保的大气候下,第二污水厂将会在集团统一的领导下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掌握认识ISO9001质量体系和ISO14001环境体系,克服重重困难,探索污水处理新技术和解决污泥最终处理问题,希望能为长春市的环保事业出力,同时也为广大市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