芺字的读音是什么:ǎo
芺的笔顺是横、竖、竖、撇、横、撇、捺。
芺字的笔顺图解
共七画
芺
1
2
3
4
5
6
7
芺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芺的拼音为ǎo,部首为艹,结构为上下结构,注音为ㄠˇ。
芺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芺的详细内容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苦芺”,嫩苗可食用。
二、详细解释
名词即苦芺 ,亦称钩芺。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 Cirsium ovalifolium ),叶有锐锯齿,初生可食
三、康熙字典
芺【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玉篇》烏老切《唐韻》烏皓切,?音襖。《說文》苦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氣。又《集韻》於兆切,音夭。《爾雅·釋草》鉤芺。《疏》薊類,一名鉤,一名芺。《郭註》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臺,初生可食。又于到切,音奧。義同。
四、辞典解释
【芺】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芺读音:yāo怎么读:名词 一种草。可供食用。《说文解字.艹部》:「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之以下气。」《尔雅.释草》「钩芺」句下汉.郑玄.注:「钩芺,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台,似蓟,初生可食。」宋.邢昺.疏:「钩芺,一名钩,一名芺。」
五、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芺【卷一】【艸部】艸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气。从艸夭聲。烏皓切说文解字注(芺)艸也。味苦。江南食之㠯下气。名醫別錄云。苦芺主桼瘡。不云可下氣。漢人謂䂊章長沙爲江南。从艸。夭聲。烏浩切。二部。
下面介绍下芺字的其他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