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审理程序下的案件审结时间规定:
1、简易程序:应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
2、普通程序:应在立案后6个月内审结,可延长6个月,特殊情况可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
3、特别程序:应在立案后30日内或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特殊情况可由本院院长批准延长。
4、上诉案件: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后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法律分析
一般是3到6个月,具体要依据审理的程序而定。
1、简易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特别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
4、上诉案件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拓展延伸
抚养权的争议解决途径
抚养权的争议解决途径通常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种方式。在诉讼方面,当父母无法就抚养权达成协议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和双方的情况做出裁决。而非诉讼的解决途径则包括调解、协商和仲裁等。调解是指通过第三方的协助,帮助双方达成妥善的解决方案;协商是指双方自愿进行协商,寻求共识;仲裁是指由独立的仲裁员作出裁决,双方需遵守。选择适合的解决途径需要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例如争议的性质、双方的意愿和法律规定等。
结语
根据不同的审理程序,一般审理时间在3到6个月之间,具体取决于案件类型。简易程序应在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应在6个月内审结,特别程序应在30日内或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在抚养权争议解决方面,除了诉讼外,还可以选择调解、协商和仲裁等非诉讼方式。选择适合的解决途径需考虑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第一百六十三条、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百八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