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人的汉语大词典是:(1).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鲜闻。’”李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姜夸满口。”(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唐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俚人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俚人详细内容】
俚人俚人,是隋唐后北方人对岭南一带土著人的称谓。秦汉文献称'越人'(粤人),隋唐文献改称'俚人'。“后再经朝代更迭、中原人南迁以及文化融合,俚人逐渐演化成为今汉民族。文化上,俚人先民传承了中原文化融入本土海洋文化,融汇成了独树一格的岭南文化。
二、综合释义
粗俗之人。《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文学夫子降席而称曰:‘俚人不识,寡见尠闻。’”李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宋苏辙《和子瞻煎茶》诗:“又不见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盐酪椒薑夸满口。”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九真徼外蛮里张游”唐李贤注:“里,蛮之别号,今呼为俚人。”《南史·萧劢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勱征讨所获生口寳物,军赏之外,悉送还臺。”俚人[lǐrén]粗俗的人。《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三、国语辞典
粗俗的人。俚人[lǐrén]⒈粗俗的人。引《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尠闻。」⒉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引《南史·卷五一·梁宗室传上·吴平侯景传》:「俚人不宾,多为海暴,劢征讨所获生口宝物,军赏之外,悉送还台。」
四、其他解释
1.鄙俗之人也。王褒〈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甚闻。」善注:「刘德《汉书》注曰:『俚鄙也。』。」
五、关于俚人的词语
六、关于俚人的造句
1、为了打破僵局,获得少数民族的信任,时任高凉太守的冯宝在父亲冯融力促之下,与冼氏俚人首领之女联婚。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