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医者有情,仁爱无涯》。
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里念出“医者有情,仁爱无涯”这八个字的时候,之所以能如此语气坚定且有底气,除了因为内心对于这个行业的承诺和热爱,更多是因为,在场的各位都是能够理解这个行业的人,而我的这些话,是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引起共鸣的。
倘若换一个场合,让我站在无数的患者和群众面前,去讲同样的话,我的内心依旧是坚定的,但我想,也许很难得到我所期待的理解和回应。这几年来,医闹事件在舆论的关注下,渐渐缓解了一些,但仍旧时有发生,而许多人对于医护这个行业的理解,也还是停留在浅显的认知层面上,以至于医护行业被冠上了许多莫须有的“标签”,一点一点地被污名化了,这样的境况,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困扰,也让一些想要踏入医护行业的年轻孩子们打起了退堂鼓。
前不久,我在某平台上看到一个学医的男孩发布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想继续学医了,也不想做医生了,临床五年,学五十多本书,出来却只拿两三千的工资。拿药物提成是违法,医闹被打不敢还手,然后天天被喷,还要还房贷车贷,运气不好上手术,工作十几个小时也是平常的事,天天提心吊胆,害怕开错药误诊,值夜班值到两点多,然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应该的。”在这段话的最后,男孩发出了一个疑问:“会不会将来的某一天,没人做医生了?”
看到这段有些杂乱无章的话时,我内心的情绪很复杂,我不赞同男孩所说的“上手术台是运气不好”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他所说的“不论付出多少,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的现象。身在医护行业,其实我们最终要克服的,就是这个男孩的话所反映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当我们日夜连轴转,履行救死扶伤的使命,病患家属却各种质疑声,怀疑我们的医术、品德、动机和目的,一些医护人员的心中难免会生出委屈和不满,也许还会因此而动摇了从医的初心。
可能有人会感到奇怪,我身为一名医生,站在这里,应该是去弘扬我们的医护精神,应该是去讲述我们的感人故事,但我却说了一些听起来十分负面的内容,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从医八年的岁月教会我的道理,不论是想当好一名医生,还要想当一名好医生,只有接纳了所有的辛酸、苦楚、委屈和质疑,才能真正头顶荣光、怀揣初心地坚守到底,才能真正把崇高的思想和人文精神融进自己的使命,才能真正在一份份平凡的感动中获得幸福感。
我原本是麻醉科的医生,我记得在麻醉科的最后一个班,我出了一个急诊,当时一名7岁的男童在游泳池里溺水了,我赶到现场的时候,小孩已经全身发紫,牙关紧闭,考虑到食物反流堵塞呼吸道,我跪坐在地上,掰开小孩的嘴巴,直接用手掏出了孩子嘴里的食物,然后进行了气管插管心脏按压,不多久,孩子全身的皮肤从青紫色慢慢恢复了红润,游泳池边的大人孩子一同鼓起掌来。至今想起来那一阵掌声,我仍旧觉得内心温热、心潮翻涌,当初走上医生这个岗位,为的不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救死扶伤,同时也能赢得一份尊重和认可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