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的社会防治工作是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家庭安宁,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街办事处及各级的大力支持下,为患有疾病的人建档183人,并为其管理。每季度定期进行一次跟踪随访。
一、病患者管理
在这管理的183人中,其中分裂症113人,老年痴呆6人,情感性病7人,偏执型障碍1人,抑郁症14人,癫痫性障碍1人,强迫症3人,发育迟滞33人,恐惧症3人,其他疾患2人。今年我中心应管理估算疾患166人,实际管理183人,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率为110.24%。年内要求规范管理率80%,实际规范管理率为100%。重性病患者要求管理稳定率达到50%,我中心管理的患者稳定率达到173人稳定率为74.68%。
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发现患者症状有轻有重,我们根据其症状进行指导用药,对患者病情较重又不稳定的两周进行一次追踪随访,待其症状稳定后仍每季度进行一次随访。对老年痴呆,发育迟滞的病人。在做好其生活护理的同时,多与其交流,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对经常服药的病人,告其家属药物的副作用,并征得家属同意参与中心组织的年度体检,为病患者进行心电图、生化、血常规、尿常规等辅助检查。今年我中心为109名病患者进行了年度体检。对于不配合的我们要耐心解释宣传政府及上级规定及管理意义争取合作,享受到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
抑郁症,14恐惧症,3癫痫性,1发育迟滞,33情感性病,7其他,2偏执型病,1分裂,113强迫症,3老年痴呆,6分裂老年痴呆情感性病偏执型病强迫症恐惧症抑郁症癫痫性发育迟滞其他年重症患者管理类型分布图
二、管理分析
1、疾患人群存在包括死亡、搬迁、户在人不在、长期外出、住院等客
观因素、所以此人群为特殊人群,导致管理上变动性和难度较大。
2、病情好转率、稳定率大致相符,管理上仍然存在较大难度。针对各社区
站的情况,我们发现;
(1)档案书写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药品化学名书写不符合要求。
(2)慢病系统管理中,有的患者随访后未调整用药,或对未用药者没有措施。(3)学科专业性较强,社区责任医生技术水平不平衡,部分责任医
生专业技术水平仍有待于提高。
(4)仍有部分居民对接受公益性服务有误解,出于对患者和医生的保护
而不能配合,虽然多次电话、上门预约项目检查,明确表示不接受服务。
(5)输机工作已完成,但由于系统的频繁升级,使数据统计表不能打开,
汇总工作不能及时完成。三、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档案输入,增加内涵,保证档案的质和量。
2、将项目检查时间和随访时间科学分配,使工作科学、合理,有计划性。
3、及时调整用药,强化控制效果。对未用药患者和不遵医嘱的患者提出建议,采取措施,使其得到真正管理。
4、增加专业培训频次,加强责任医生队伍素质建设,加强责任医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提高工作水平。
5、加强宣传力度和增加宣传方法方法,让居民了解我们的服务内容和次数,提高服务满意度。
我们在以往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完善,使工作更加科学合理,档案做的更加完善,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