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__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__〕2号)要求,现将我单位20__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为认真贯彻落实《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红政发〔20xx〕74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xx〕187号)精神,全州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工作根据《红河州粮食安全及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规划(20__—20__)》,设立“红河州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经费”项目、“红河州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经费”项目、“红河州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及价格监测工作经费”项目、“救灾物资采购专项资金”项目、“红河州粮食风险基金专项资金”项目和“县市级储备粮食风险基金专项资金(下级)”项目。
2.项目主要内容:(1)对全州13个县市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收购、库存、出库等监督检查,确保储备粮油质量和口粮市场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保障全州粮食安全。(2)完成全州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风险监测涉及全州13个县市,储备粮食质量监管涉及省、州、县级储备样品监测、军供粮食质量抽查及军粮样品质量监测。完成粮食质量监测样品500份以上。(3)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落实省级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方案和要求。在全州建立46个粮油价格监测点(站),积极开展粮油价格预警监测;将116户粮食企业纳入统计直报,建立473户居民粮油收支存专项调查,执行粮油销售和库存日报和周报制度,积极抓好粮食流通统计监测,全面完全成监测统计任务,为防控疫情,全州粮油保供稳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全州粮食有效供给,粮食市场稳定,粮油价格基本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目标。(4)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六有”保障,应对突发性灾害救助所需,确保受灾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5)完成全州县市储备量储备任务,稳定社会保障本年度粮油安全,以保障全州477万人口的粮食安全。
3.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项目支出3226.59万元,其中:红财建发〔20xx〕164号“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经费15万元;红财行发〔20__〕48号全省选调生补助经费10万元;红财行发〔20xx〕29号20xx年省级食品安全专项补助资金21.66万元;红财社指(本级)〔20__〕3号死亡抚恤补助资金22.84万元;红财社发〔20__〕124号红河州应急物资中转站专项资金47.99万元;红财预指〔20__〕62号20__年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经费1.34万元;省级拨入20xx年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经费14.12万元;省级拨入20__年救灾物资管理费92.64万元;红财建发〔20__〕8号粮食流通统计及价格监测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经费30万元;红财预发〔20xx〕15号20xx年优质粮食工程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补助资金80万元;红财建发〔20__〕8号红河州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经费90万元;红财预发〔20__〕2号智能库升级改造项目及网络租用专项资金14万元;红财建发〔20__〕8号救灾物资采购及管理专项资金80万元。红河州粮食风险基金专项资金3524.89万元,县市粮食风险基金专项资金226万元(对下转移)。
(二)项目绩效目标
1.总体目标设定:(1)通过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收购、库存、出库等监督检查,确保了储备粮油质量和口粮市场安全,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保障了全州粮食安全。对全州13个县市开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2)完成全州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风险监测涉及全州13个县市,储备粮食质量监管涉及省、州、县级储备样品监测、军供粮食质量抽查及军粮样品质量监测。完成粮食质量监测样品510份。(3)贯彻落实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落实省级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方案和要求。在全州建立46个粮油价格监测点(站),积极开展粮油价格预警监测;将116户粮食企业纳入统计直报,建立473户居民粮油收支存专项调查,执行粮油销售和库存日报和周报制度,积极抓好粮食流通统计监测,全面完全成监测统计任务,为防控疫情,全州粮油保供稳市,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全州粮食有效供给,粮食市场稳定,粮油价格基本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目标。(4)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六有”保障。应对突发性灾害救助所需,确保受灾群众能及时得到救助。保障日常储备物资量比率,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维护受灾群众合法权益,推动需因灾救助顺利圆满完成。(5)红河州储备粮油经费补贴是为稳定社会、保障本年度粮油安全。粮食是人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粮食稳,人心定。这就要求实行粮食储备,国家通过专储粮的合理吞吐,保证市场粮价的基本稳定,消除不平衡,从而为社会稳定提供基本的物质保证。红河州从提高粮食安全保障程度、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稳定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强化地方粮食储备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落实储备粮任务,以保障全州人民的粮食安全。(6)稳定社会,调剂粮食市场,保障各县市的粮食安全,完成县市5050万公斤的战略粮食储备任务。
2.阶段性完成目标:(1)粮食风险基金的筹集和发挥其独特的职能作用。州级预算配比县市级储备粮食风险基金226万元(转移支付)。粮食风险基金是化解粮食安全风险,调控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性保障基金,州级粮食风险基金由我局编制预算,财政主导管理支付,财政、农发行和粮食三部门参与管理,全面完成全州储备粮油规模新陈轮换和正常管理工作任务,保证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管得好用得上,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2)做好全州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油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指导培训基层粮食行业的检验技术工作和培训检测人员;承担全州粮油质量监督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工作;承担储备粮、军供粮的质量检测。完成区域内收获粮食风险监测、质量调查和品质监测报告工作。开展市场粮油、政策性库存粮油、学校粮油、生产地粮食质量等抽样监测工作,加大粮食重金属、真菌毒素、化学农残药等污染监测力度,充分发挥粮油质量监测在粮油食品安全管理中质量把关和技术支撑作用,有效防止不合格粮油产品流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粮油产品。(3)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专项物资储备和管理。认真抓好救灾储备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提高我州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助能力,确保应急状况下救灾物资的有效保障供给。做好州级重要物资和救灾物资储备,加强救灾物资日常管理,做到专库存储,专人负责,专账管理,做好储备库房避光、通风良好,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确保救灾物资储备安全。切实抓好救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积极做好救灾物资的购置增补工作,居安思危,有备防患,不断提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4)切实加强粮食流通执法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切实承担起保障本地区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加工和流通能力建设。本年度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健全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畅通“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认真受理群众举报。(5)做好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及粮油市场价格预警监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统计预警监测和粮油市场价格预警监测。本年度面对常态化疫情影响,全州粮食流通紧急预警监测机制实时监控,每天对市场粮油销售和库存情况和市场粮油价格采集每周一报,把握粮油市场行情,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抓好粮油市场供给,保供稳价工作。积极开展粮食流通专项调查,对粮食产业经济、粮食流通企业仓储设施、粮食从业人员、粮油科技、粮食产业投资、粮食企业购销存等分类进行年度统计和分析。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__年部门项目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及下年度作为编制和安排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价内容
绩效评价依据: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xx年修订);②《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__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__〕2号);③《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红财预〔20xx〕97号);④《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务资金开支管理制度》;⑤《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绩效管理制度》;⑥《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项目特点,共设置4个一级指标(投入、过程、产出、效果);11个二级指标(项目立项、资金落实、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社会公共或服务对象满意度);31个三级指标。项目绩效评价为百分制,各级指标依据其指标权重确定分值,涉及“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两个指标,不同类型项目同时适用几个指标时,打分以算术平均值计算;单个项目仅适用单个指标时,打分以单个指标的分值计算,据最终得分情况将评价标准分为四个等级:优(得分≥90分);良(80分≤得分<90分);中(60≤得分<80分);差(得分<60分)。
具体内容详见附件项目绩效单位自评汇总表。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前期准备:根据预算法的相关规定,在预算编制时,建立事前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构建事中绩效跟踪和绩效评价机制。为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单位根据确定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绩效自评。
组织实施: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印发20xx年度红河州预算绩效管理考核办法的通知》(红财绩发〔20xx〕3号)要求,局党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力量,开展20__年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核相关工作。项目自评绩效由业务科室填报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财务人员协助;单位整体绩效由财会科填报,各科室提供佐证材料和依据。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20__年粮食和储备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100分,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20__年度,①州粮油质量监测所共完成粮食样品监测551份,样品合格率达97%,代表数量21万吨。对新收获粮食进行监测,完成了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保障全州粮食质量,确保学生用粮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②防灾减灾救灾应急专项物资储备和管理,我局切实完成了年度75万元州级救灾物资采购工作,始终确保救灾物资规范管理、快速调运、高效使用。目前共储备管理州本级救灾物资种类8种,价值230余万元,其中:州本级储备有5500床棉被、1100件大衣、6653套衣服、20__件毛巾被、2245顶帐篷(2顶指挥帐篷、243顶单帐篷、20__顶室内帐篷)、20盏应急灯、40套折叠桌凳、400张折叠床。代储管理省级救灾物资帐篷、棉被、大衣、衣服等15种,价值20__余万元,共计96092件,其中,州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代储63770件。今年1月和6月,向普洱、弥勒等地调运1468顶帐篷用于疫情防控等应急物资供应工作,以扎实细致的工作确保救灾物资“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③粮食流通执法监督检查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全州共开展粮食流通执法督查734次,检查各类粮油企业(含超市、门市)1910个次。开展了市场粮油、库存粮油、学校粮油、生产地粮食质量等抽样监测工作,加大粮食重金属、真菌毒素、化学农药等污染监测力度,有效防止不合格粮油产品流入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放心的粮油产品。5月份认真组织开展20__年全州粮油库存大检查工作,摸清了全州粮食库存家底。通过企业自查、州级交叉检查、省级复查,全州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粮安全、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补贴到位、管理规范。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20__年初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年初工作任务,制定《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粮食风险基金是化解粮食安全风险,调控粮食有效供给的重要性保障基金,20__年预算粮食风险基金已全额转移下拨全州13县市和相关储备企业,为全面完成全州储备粮油规模新陈轮换和正常管理工作任务,保证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完好,管得好用得上,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过程包括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制定《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预算绩效目标编审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绩效运行监控管理暂行办法》《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预算绩效目标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项目资金的评估使用评价的管理方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业务科室根据科室工作任务了解任务进展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掌握绩效运行情况、资金支出进度等工作。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产出包括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主要反映州、县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完成当年主要工作任务情况,至20__年底,项目指标均已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围绕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突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快实施“五优联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切实做好粮食生产精耕细作和粮食产品精深加工工作,充分发挥红河绿色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粮食,推动绿色优质粮油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粮油品牌。“云梯谷”“金红禾”“七彩梯田红米”等3个品牌4种大米产品被评为20__年“云南好粮油”产品称号。
粮食宏观调控科学有效。一是进一步深化粮食储备机制改革。根据国家、省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安排部署和《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办发〔20xx〕9号)精神,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机制,制定了《红河州政府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红河州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管理办法》《红河州政策性粮食储备监督管理办法》《红河州州级政府储备粮考核暂行办法》等管理制度。二是切实做好储备管理和轮换工作。加强储备粮管理,按要求完成了省级核定的储备粮任务。同时,根据粮食安全应急保障需要,做好完成食用植物油动态储备和成品调控粮动态。完成了20__年度州县两级储备粮轮换任务。三是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9月24日召开局务会议研究安排20__年秋粮收购工作,并下发了《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切实做好20__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红河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贯彻落实省局秋粮收购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做好20__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安排部署20__年秋粮收购工作,做好粮食收购政策的动员宣传工作。深入开展粮食流通“亮剑20__”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对粮食收购进行专项检查,切实维护种粮农户的切身利益,目前秋粮收购工作有序开展。州农发行向全州秋粮收购企业办理了1.46亿元秋粮收购资金贷款授信。粮食企业严格按照“五要五不准”粮食收购守则收购秋粮。四是切实做好粮油保供稳市工作。强化了粮食统计工作和信息预警监测,加强了统计数据和粮油价格监测预警分析,建立粮油价格监测点46个,做好粮油价格监测工作,全面掌握市场粮油价格动态。组织粮食企业做好粮食加工工作,目前全州有粮食加工企业51家(其中认定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3家),全州从事粮食加工人员有1601名,全州设计粮食日生产力有1430吨,目前日实际生产能力1355吨。认真做好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建立225个粮食应急网点(其中,2个州级配送中心、14个县级粮食应急配送点、209个城乡粮食应急供应点),切实做好粮油保供稳市工作。五是做好军粮供应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军粮供应政策,13个县市军粮供应站(点)统筹配送军粮,及时落实兑现军粮差价补贴款,积极主动与驻州部队沟通联系,不断提高军粮管理服务质量。
社会效益分析:粮食流通监管有力。一是切实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我局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组织执法人员对粮食储备、加工、经营企业进行粮食安全保供稳市督促检查,加大对粮油储备、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压实压紧主体责任,执行好周巡查、周报告制度,全面掌握粮情动态,保障粮油市场经营秩序总体平稳。据统计,全州共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监督检查733次,出动检查人员2856人次,检查各类粮油企业(包含门市、超市)1909个次。目前,未发现制假售假、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大量抢购、粮油质量不达标等情况。二是做好粮油质量监测工作。开展了市场粮油、库存粮油、学校粮油、生产地粮食质量等抽样监测工作,共监测样品551份,代表数量21万吨,样品合格率97%。完成170万元设备采购工作,采购进口ICP-MS设备一套,国产微波消解设备一套。6月30日上午,组织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利用州粮油质量监测所平台,开展粮食标准、粮油健康消费、节粮减损等方面科普宣传。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与各县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改局)、红粮集团签订了《红河州储粮安全和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粮食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认真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大力开展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了我州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安全。共组织94个检查组293人次,对全州80家涉粮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查出一般隐患113项,已整改113项,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满意度分析: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绩效再评价对基层粮食企业和应急网点受益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综合满意度为96%。我局圆满完成年度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通过采取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议、组织业务培训、企业自查、县级互查、州级督查等有力措施,确保全州政策性粮油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粮安全、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补贴到位、管理规范,工作得到省级政策性粮油库存挂牌督战检查组、省内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交叉重点检查组(临沧市)的充分肯定。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州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根据绩效管理要求,一是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明确预算项目执行时间表,积极督促各县市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同时要求和各县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细化、量化项目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绩效评价。二是完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评价考核相关工作,以确保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稳步开展。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时间较短,加上缺乏系统培训,个别科室部门对绩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清晰,对绩效工作还不熟练。
(二)绩效评价政策执行不到位。县市粮储系统经费项目的绩效自评主要是以工作总结的方式进行,多采用定性评价方式,未能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的'要求。
七、有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制度推进项目实施,建立健全分项目的业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严格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绩效自评设置科学合理的量化指标体系,根据科学量化的指标体系进行自评价,提高绩效自评质量。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