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炼并表述分论点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用问添法来立意设置论点或分论点,首先是设疑,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分步作答,根据答案来提炼分论点。
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问添法的要诀是问好,答案正确而形象)
一、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也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
如以《当学生干部的得与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阐明当学生干部的职责;②分析当学生干部而产生矛盾的两个方面:a、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工作多会影响学习;③阐明克服当学生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XX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
①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6、对比法。 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如以《如何估价自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7、辩证法。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提炼分论点。如以《学与问》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
以上归纳的几种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为了介绍的方便起见,将它们分开来讲述,其实,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往往是交叉、综合使用的。有些很难明确地分开来,只要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掌握好围绕中心论点、提炼分论点的原则,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相信按以上方法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揣摩、操练,同学们的认识水平,思想品质,分析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理屈词穷”的现象也会有所改观。
二、具体事例分析:
(一)如何确立论点
例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可用问添法,抓关键词语组句。要求可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尽管没有工作经验,但是面试细节反映了她具有一个财务人员所应当具有的良好素质和人品。我们可以从“良好的素质和人品,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切入来构思作文。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女大学生应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以果溯因立意),选择某方面切入来构思作文:
⑴她应聘一开始便遭拒绝,但却毫不气馁一再争取。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从坚毅的品格切入。
⑵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资深会计”,她却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这种诚信的品格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从诚信的品格切入。
⑶即使没被录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担责任,要求听到别人对她的批评意见。——从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切入。
⑷女孩自掏电话费,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从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
当然,也还可以从人事经理善当伯乐,善于见微知著,从一个个细节发现一个优秀的人才切入来构思作文,等等。
(二)、(如何确立分论点)
例2、立 意:“放”,是人生的一种的智慧。
分论点:放下一些“包袱”,轻装上阵,放手去搏。/放过一些“机遇”,抓主放次,全力以赴。/放下一切“荣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结论升华:“放”是“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的执着;“放”是面对诱惑,坚持理想,抓主放次的睿智;“放”是放下一切成就,确定人生新阶段新目标,继续奋斗的朝气蓬勃……“放”,实在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例3、命题作文: “独自面对”为题,
1、独自面对
载歌载舞,欢聚一堂的热闹固然美好。可是,面对困难,独自思考的人生也必不可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的合作固然重要,可是,独自面对,依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容忽视。
独自面对,是一种直面困难的姿态。(引用埃及的一句古话;李时珍独自面对撰写《本草纲目》的困难;简•古多尔独自面对对大猩猩的深入了解;圣女贞德独自面对残暴英军的烈火焚烧;)
独自面对,是一种思考人生的姿态。(孔子独自面对黄河的感慨;梭罗独自面对瓦尔登湖思考人生;陈子昂“前不见古人”的感慨;杜甫独自面对泰山,“会当凌绝顶”的思考。)
独自面对,是一种步入成熟的姿态。(中国独自面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成熟;鳄鱼妈妈让宝宝独自面对世界,自力更生;“超女、快男”独自面对,一步步走到最后;引用国外的成熟的古训。)
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细雨,独自面对生活中的冷雨敲窗,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天明……,让我们的生命学会一种独自面对的姿态吧,那么,勇敢、睿智、成熟将会成为你的本钱。
例4、独自面对
开头:人生中有高潮,有低谷,生命中有彩色,也有黑色,有一些我们可以和别人分享,而有一些我们则要独自面对。
1.寂寞,需要我们独自面对。(纳兰容若和海子的寂寞)
2.挑战,需要我们独自面对。(马丁路德、贝多芬的例子)
3.失败,需要我们独自面对。(归有光的八次落第、爱迪生的试验)
结尾:生命中不是所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跟别人分享的,有一些我们需要独自面对。
例5、独自面对
每个人都有家人,朋友,伙伴……然而,在人生的关口,再亲密的人有时也帮不了你,总有些危机,需要你独自面对。
独自面对,带来一往直前的勇气。(袁崇焕、贝.布托、毛泽东)
独自面对,培育百折不挠的坚强。(邓小平、里根、邓肯)
独自面对,成就永不言败的自信。(王宝强、辛普森、罗琳)
神给你一道关卡,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加强大。独自面对,不是狂傲,不是死板,那是一种实力的证明,风雨过后,更显光彩。
例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曾经有一个北极考察队在北极考察。队长贝德给队员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求大家在记录考察日志外,每天每个人还要写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
由于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不得不在黑暗、寒冷和孤寂的极夜中停留一段时间,队员们发现,黑暗和寒冷还可以忍受,只是那份孤寂压得每个人都要发疯了。这时队长贝德宣布:“现在我要检查你们的日记,请大家依次朗读!”人们安静下来,只有朗读者在声情并茂地讲述阳光下的故事。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看到了成群的企鹅奔跑的身姿,看到了北极熊从水中爬上冰块,看到了阳光下美好的一切,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回忆占领了。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包含着某种哲理,审题的任务是要找出这个哲理。如果有体现哲理的关键句,可直接摘录,如果没有,就要根据材料自行概括。
孤寂•希望
队长贝德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他让队员在面对黑暗、寒冷和孤寂时不至于绝望,是的,正是日记中精彩的描述,让希望陪伴每一个队员,使队员们在孤寂中怀有一颗憧憬、坚强和乐观的心。
1、在孤寂中看到希望,让我们在困难中仍能怀有一颗憧憬的心。
2、在孤寂中看到希望,让我们在困难中仍有一份坚强的意志。(诗文增色: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
3、在孤寂中看到希望,让我们在困难中仍能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点例排比:感动中国人物黄舸;海伦凯勒;霍金)
结尾:坚强在左,乐观在右,走在希望之路上,一边播种,一边收获,将这漫漫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仍能憧憬美好的未来。
(三)如何确立论点与分论点,整篇文章示例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相信自己是一种信念,它不是繁花如梦似锦,却如青松雪压不倒。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我们才会坚持到底,自信永远。
听取意见是一种气度,它不是高天辽阔无际,却如大海容纳百川。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气度,我们才会集思广益,从善如流。(论点是两个方面,分别提出)
不是吗?相信自己不意味固执己见;听取意见也不代表亦步亦趋。(分论点1,消除错误认识)
唐太宗自由治理国家的雄才大略,他不怀疑自己的才能,但同时也接纳了魏征的“十思”,而不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
齐王也有管四方,理朝政的能耐,他也不会怀疑自己的才能,但他同时也接受了邹忌的“纳谏”,而使“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谁都不会轻易怀疑自己,可谁又能像前人那样善于纳谏,听取别人的意见呢?总以为“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势不两立,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或总以为别人无往而不胜,何必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相信自己,满怀自信的同时打开那一个个布满友爱之心的劝烟箱呢?
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明天大地飞歌,相信未来有我们开拓。
相信别人,尊重别人,相信别人为你着想,尊重别人理想的选择。 (分论点2)
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它们如同玫瑰,刺痛了你我的手,但是,心灵的创伤要靠我们自己修补,手上的伤口还得让别人为我们包扎。我们相信自己会战胜困难,但我们从不否定他人的帮助,没有谁能独自生活而没有他人的帮助。
所以,不要固执,偏激,不要一味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良药,虽然苦,却能根治你的病痛。也有时,别人的劝言犹如毒药,它的外表也许是鲜美的,但却能要了你的命。所以,我们让需相信自己,有选择地,理性地,明智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好的,拿过来就是;不好的,任它去吧,春风吹了又吹,花儿开了又谢,我们管得了那么多吗?
相信自己,你做到了吗? 听取别人的意见,你会吗?
作文论点与分论点提炼训练
根据下列作文题的要求,拟定论点与分论点。
1、命题作文:“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起我们的联想或感悟。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以“茧”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有材料的命题作文,首先切记不要改题,要看清是“以……为题”,还是“以……为话题”。其次要根据材料理解题目,材料既是一种提示,更是一种限制。不可撇开材料,按自己对题目本身的理解来构思。对本题来说,无论把“作茧”和“钻破”比作什么,都一定要和“人生”有关。
2、命题作文: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拥有众多的观众,其内容多为人们平常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点,人们喜欢它,究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假话太多了。
请以“实话实说”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本题“实话实说”既是命题,也是观点。审题的关键在于确认这个观点。
3、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某城市电视台做了一档“测试”市民素质的节目:记者化装成报贩,在闹市街口卖报,凡来买报者都多找他五角钱。隐藏在暗处的摄像机则秘密拍摄。“测试”结果分三类:第一类,接过钱看也不看,放进口袋就走;第二类,发现多找钱了,眼神慌乱、表情紧张,或迟疑或匆忙地走掉;第三类,把多找的钱退了回来。凡是退钱的,记者便告知其原委,并且送一个“福娃”表示奖励。一个小时之内,只有三个人退钱,退回钱的人,在被告知真相后只是笑笑,接受奖品后就离去了。记者对市民的素质“深表忧虑”。
审题提示:故事性的材料,有的是要你来评判的人物或事件,审题的任务,就是要分清是非,做出褒贬。材料中没有某种固定的哲理,但你评判褒贬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参考提纲:
一、1、茧
开头:春蚕作茧,只为孕育那光彩夺目的翅膀却落得个“自缚”的笑话。当人们因那眉羽的艳丽而诧异的时候,却忘记了厚积薄发的道理。茧,不是自己戴上去的镣铐,而是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1、以挫折为茧,我们孕育出坚强。(海伦、苏轼、张海迪等。)
2、以忍让为茧,我们孕育出博爱。(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廉颇与蔺相如。)
3、以礼法为茧,我们孕育出正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曹操割发代首,诸葛自降三级)
结尾: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香果,也不是那水中捞不到的明月。因为茧的孕育,你终究会拥有那美丽的翅膀。
2、茧
开头:作茧并不一定是自缚。春蚕作茧为的是静待成长,时日一至便挣扎着破茧而出,舒展翅膀。默默作茧,静静成长,最后破茧而出。这,恰似人生。
1、人生如春茧,作茧自缠裹。我们需要一处安谧的地点,作为自己的茧。(庄周的庭院,史铁生的地坛,余秋雨的岳麓书院;)
2、茧中勤修习,不知时日过。我们需要接触先人的智慧,为着自我提升。(讲述读书修习:你可以读史《史记》《左传》……;你可以读学说著作,《九章算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天演论》……;你可以读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
3、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我们需要一份必备的勇气,以求破茧而出。(如果伽利略没有勇气,他不可能当众验证落体定律;如果凡高没有勇气,他不可能顶着“疯子”之名继续作画,如果哈利没有勇气,也不可能辞去稳定的工作去过“笔杆子生活”……)
结尾:寻处安谧处所,读先人智慧,积累破茧的勇气,人生便是如此一步一步走过,缺一步便是遗憾。茧内世界不寂寞,茧外苍穹亦明净。度过这“茧”样人生,亦是吾辈的祈愿。
3、茧
开头:有人梦想着不劳而获,一步登天,避开挫折和痛苦;有人在成功前漫长的黑夜里死去,从此碌碌无为地长眠于世,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滋味。我们要勇敢地“作茧”,又要毅然“破茧”。
1、我们要有“作茧自裹”的勇气,让自己经历痛苦挫折的洗礼,从中学会成长。
举例:①托尔斯泰;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③毛泽东与他的儿女们;
2、我们要毅然地自己“破茧而出”,切忌在痛苦中沉沦,而要果断地奋起。
举例:①海伦•凯勒;②韩非子;③左丘;
3、我们还要享受“作茧自缚”和“破茧而出”,因为这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举例:①史铁生;②贝多芬;③霍金;
结尾:“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人生自己要负责。让自己在经历蜕变的痛苦中左边的茁壮、高大。阳光始终会划破黑暗的夜空,指引你展翅飞翔。
4、茧
开头:人生如春蚕,缠裹着我们的茧,是囚笼,也是力量之源。一如孕育着胎儿的羊水,困在茧中的生命,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雨露之润泽,只待一朝眉羽成。那一刻,冲击、钻破、迸发,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破茧的瞬间,就在于那响彻灵魂的刚强。
1、破茧是一场与磨难抗争的鏖战。(史泰龙忍受被拒绝,布鲁诺忍受被怀疑,梵高忍受世俗的不理解)
2、破茧是一次与梦想携手的旅行。(袁隆平独创超级水稻,贝多芬创作欢乐颂等名曲,艾金森成功饰演“憨豆先生”)
3、破茧是一个与信念同舟的航程。(昂山素姬在禁锢中的坚持,联系自身努力积攒知识力量突破自我)
结尾:没有人能了解茧中蚕如何挣扎,但绝对有人赞叹破茧振翅飞翔那一刻的美丽惊艳。束缚,是为了生命中最灿烂的冲击,是为了成长的灵魂在蚕丝纠缠下奋身而出的刹那。那一刻,所有的苦难与挣扎化作力量,心中的梦如夏花般绚烂。
二、实话实说
开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观众众多,得到观众的喜爱。这很难说是值得高兴还是让人悲哀。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要做到说实话。
1、实话实说成为关注焦点和社会热点,究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假话太多。当说实话不能为人带来什么,而说假话却可以的时候,说假话就成为一种必然。(材料:周正龙因“虎照”引起全国关注;天津一老太太诬蔑一小伙子撞伤她,要求赔偿。)
2、同时,实话实说这一话题受到关注,也反映人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说实话之心。在假话横行的社会,人们依然存在说实话的希望。(材料:巴金等)
3、实话实说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个人修养与道德。我们无法改变整个社会风气,却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做到只说实话。
结尾:也许说实话真的无法给你带来什么,但是真u正的个人修养是不以利益为前提的。只有说实话的人才能坦荡从容地立足于世。所以,我们要说实话。
三、素质深处的忧虑
开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却孕育出了一个怪胎:经济发展走上坡路的同时,市民素质滞后了。人民不禁疑惑,难道发展的代价是素质的倒退?这些物欲横流的都市,向素质发出了深切的呼唤。(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例子)
1、个人的素质、修养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立足的“无形身份证”。(阐述素质的重要性,引用孔子、孟子、荀子关于素质培养的名言)
2、也许人们都意识到了素质的重要性,然而表现却不怎么令人满意。(举例说明市民素质低。例如:肆意践踏草地,破坏公共电话等。公共场所竖立的警示牌从侧面说明了市民素质令人担忧)
3、今年来推出的素质教育是一大进步,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提出建议。)
结尾:在经济和科技齐头并进的今天,素质也不应该落伍。全民行动起来,用高素质撑起中华民族的这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