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里关了五只猴,实验者放进一挂鲜嫩甜美的香蕉,五猴顿时兴奋起来,环视了周
围,其中一只率先伸手去抓。这时,实验者以高压水冲击,包括那四只仅有念头尚未行
动的,也受到了惩罚。过了会儿,看看没有动静,水果香气四溢,又一只猴跃跃欲试窜到
香蕉前,高压水的集体惩罚再次启动。如此这般几个回合下来,猴都变得老实了,眼睁
睁看着令之馋涎欲滴的果实,竟无一只敢再尝试——因集体受罚的经验令之胆寒。此时,
实验者撤出一只水淋淋浑身发抖之猴,换进只新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一进笼就奔
香蕉而去;这时,一种现像出现了:四只吃尽苦头的猴一拥而上,撕扯、阻挠这冒失鬼,
不让它接近深具诱惑力的美味,以免大家跟着受罪。至此,高压水这专政手段暂且搁置
,威慑效果依旧。等猴子一只只置换完毕,五只新猴面对香蕉皆不敢造次,个个循规蹈距
,成就了“自律”的一群。
在这个笼里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了:猴们最爱吃的香蕉,成了“禁果”!这个禁区的
秩序又是由它们自己维护的,达到了群体控制的最高境界!
这个试验,屡试不爽!足见“路径依赖”法则不仅限于实物路径,以传统形态存在的
硬件如全世界铁道轨距的荒唐标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沿袭下来的皇家马车两匹辕
马屁股之间的距离——一旦更动将遭致自身难堪,载运性价比更高一些的俄罗斯宽轨在国
境线上就大费周折。与无处不在的实物相比,思想禁锢年深日久形成的“路径依赖”
,同样成为人们不敢逾越的红线,形同内心的魔咒。
(2006年第 3 期 《随笔》朱家泰)
猴子是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有灵性,与人类最为接近。从这个“猴吃香蕉”实验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管理方面的启迪。
面对美味诱人的香蕉,猴子虽然垂涎三尺,但最终却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完全是一次次严厉惩罚的结果,高压水不管老猴、新猴,一律严惩不贷,让它们建立起强烈的条件反射。我们的管理难道不应该这样吗?!一旦深思熟虑制定出台了规章制度,就应该坚决执行,严格遵守,对违规者坚决处理,绝不姑息迁就,“言必行,行必果”。如若不然,任何规章制度都会因为执行的不利,处罚的轻描淡写,慢慢失去其应有的管理效力。管理要一视同仁,不论新人还是元老,规则面前一律平等。许多管理者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讲究情面,区别对待不同人群,还美其名曰是“柔性管理”,是“人性化”,纯粹是对柔性和人性化的误读。这种管理应该是“刚性”的,不容我们打自己的嘴巴!
除了执行不力、处罚不严外,违规、贪渎的屡禁不止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个荣誉和命运的利益悠关“共同体”的缺失。换言之,我们当下管理中缺少了“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团队。
长期以来,我们对违规者的处罚常有“法不责众”的思想,经常采用“杀鸡给猴看”。这让部分相关责任人员依然逍遥自在,于是慢慢地,周围一些人淡薄了是非观念,思想中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反正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的,要处理也是有比我更严重、更在乎的人;“天塌下来,有长人顶着”。有人违规、违纪,他人往往认为与己无关,不愿坚持真理,不敢站起斗争,得过且过。害了国家,害了集体,也同样损害着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但国人往往看不到自我利益受到的伤害,大多也没有把自己看作是团队的主人。
自律是有限度的,面对强大的利益诱惑,许多人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小心翼翼地尝试违规、贪渎。此时团队成员如果都能站出来,加以劝导、阻止,必然可以有效地制止这种违规贪渎行为。久而久之,自然会形成彼此互相监督、互相约束的良好机制。而这种机制的构建,必须让一个团队所有成员都成为利益悠关者,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一定的“株连”制度,建立一种“捆绑式”工作团队,让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从而逐步构建“自律——他律——更严格自律——集体自治”的良好局面,形成对规章制度的敬畏心理,让规章制度刻骨铭心,在思想中建立起条件反射——像猴子一样不用看水喷射都可通过“他人”的恐怖描述而放弃贪渎的想法。
恪守规则,不触“雷区”应该成为文明社会每个成员的共同生活价值准则。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有章可循,才能摒弃人情大于法规,才能轻松生活,愉快工作,而不用绞尽脑汁去思考和平衡复杂的人际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