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No.11. 2019Sum 204
应用型人才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研究
何雨谦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会计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各大企业中,会计岗位更是炙手可热,亟需优秀、专业的人才。目前,高校会计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积极培养应用型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创新会计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会计教学模式;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11-0072-02
在高校教学中,会计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保证人才得到全面的培养。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会计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就业竞争力,高校有必要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一、高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学生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会计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现阶段,许多高校并没有明确教育目标,更没有意识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掌握专业的会计技能,其综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旦面临毕业,学生就会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尽管诸多行业对于会计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但许多高校的大学生的能力并不能充分满足各大企业的要求。
2.教学方法传统,考核方式落后
在一些高校中,教师进行会计教学时,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大多数知识局限在课本之上,教师很少对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进行会计课程考核时,考核方式依然沿袭传统的试卷模式,不够公正、客观,不能全面展示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必然会影响会计教学会质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轻视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目前许多高校的会计教学实践环节很少,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会计是一门十分专业的学科,既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作支持,又要保证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实践教学比例少,大多数教师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在实践教学中,教材不够完善,内容落后,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能完全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不能完全参与到实践环节之中,无法激发主观能动性。学生长期服从于教师的安排,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这对于其创新意识的提升也十分不利。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教学要求
1.人才培养目标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教学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样才能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高校会计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案例教学质量
在高校会计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这样才能使其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储备量不足,并不能熟练分析案例,因此,必须要不断改进案例教学。为了提高案例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阅读,在庞大的网络资源中搜索有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某些指定的经济书刊,阅读完毕后要撰写阅读报告,这样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就会有进一步提升。
3.兴趣培养
为了提高会计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热情投入到会计学习之中。教师要优化课程设计,在教学中融入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参与到模拟实践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进1.明确教育目标,制定弹性教学计划
为了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高校会计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结合会计学科的特点与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要善于借鉴成功的经验,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毕业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作,满足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需要深入挖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这样就可以保证目标更有针对性,相应的教学体系也会符合实际情况。明确目标后,还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弹性教学计划可以保证教师能够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方案不拘一格,更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确定某一种教学模式,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
收稿日期:2019-9-25
作者简介:何雨谦(1982—),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学,会计信息化专业研究。
72
2019年第11期总第204期
经济管理研究
No.11. 2019Sum 204
果。这种方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
高校会计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道路上可谓任重道远。现阶段,高校会计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保证人才得到全方位培养。除了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学生终究要走向企业岗位,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完善的职业道德培训课程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进行会计知识的讲解时,讲解的内容除国际会计知识之外,还要有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中小企业等企业相关业务的内容讲解。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竞争力,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多种多样的会计实践活动之中。实践活动涉及多个方向,要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
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只能局限于课堂,学生不能充分吸收和掌握知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学生有疑问不能得到及时解答,这样就限制学生能力提升。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学校要积极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在网络平台上上传会计课程,教案,案例等内容,学生可随时随地登录平台在线观看、下载、学习。在课堂上没有学明白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加以弥补,查缺补漏,反复练习,直至真正掌握知识。此外,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随时解
上接第71页
答、指点学生提出的问题,便于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知识掌握程度,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提高教学效率。
4.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支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为了保证学生成才,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之中。在学习中,学生要化被动为主动,而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其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后,就能够配合教师完成各种教学任务,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保证学生得到全方位培养。
5.改进考核方式,优化学习模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比较单一,这就不能真实展示出学生的成绩和水平。因此,要加强对考核方式的改进,保证考核的内容更加全面。除了必要的书面考试之外,日常表现、作业、实践活动等情况均要纳入考核项目之中。适当增加案例分析和材料辨析题型,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进一步考核,便于学生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加以改进。参考文献:
[1]马岩蛟.应用型人才背景下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6).
[2]王淑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纳税,2018,12(32).
[3]祝福冬.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研究[J].纳税,2017(8).
(责任编辑:林丽华)
护工作规范不够健全、完善。甘肃作为生态大省,应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相关制度,完善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水土污染防治、生活环境治理、生态补偿等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化环境保护的标准和违规处罚条例,引导农民保护环境。
3.强化环保宣传教育
积极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建立一些环境治理较好的试点村组,扩大影响范围,开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活动评选环境保护典型,树立模范,激发农村广大村民治理家园的自觉意识,引导其主动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
4.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甘肃贫困落后县区较多,应合理利用甘肃独特资源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化发展,将农业建设成生态保护的有力支撑。现阶段,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农业产业应充分利用甘肃光热资源、土壤资源优势建立地域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增加经济效应的同时引导农民的环保意识、绿色发展意识,使其主动地参与环境保护。参考文献:
[1]于法稳.实施乡村振新的几点思考[J].国家治理,2018(3).
[2]张志胜.多元共治:乡村振新战略视阈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没有专门的农村环境监察机构,环保工作作为附带工作被分散到乡村多个相关职能部门,工作难度大,标准不统一,不受重视,监管机制不健全,很多问题不能及时制止,造成生态损失。
三、甘肃农村环境治理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在甘肃比较普遍,想要发展绿色经济,就不能再走“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老路。从政府到群众都要加入环境治理的队伍,营造绿色发展氛围,坚持彻底治理农村污染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1.增加生态建设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
甘肃省在生态保护方面资金支出在逐年增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分析我国30个省的政府政策支持度(绿色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支持度)时发现,在2010至2015年排序中,甘肃省排名末位,充分说明地方政府对环境的投资、管理、和治理的支持力度不够。多年以来,甘肃省用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资金严重不足。在有限的资金支持中,甘肃应增加对农村环保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以“厕所革命”等专项资金保障支持农村环境治理,重视城乡发展不平衡,多建农村环境保护设施,让农民安居、乐居。
2.加强环保法律法制建设
虽然目前已有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但是农村环境保
(责任编辑:林丽华)
7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