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3 . 科学探究离不开实验,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气体
B.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D.
C.
分离固液混合物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 . 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碳酸钠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过碳酸钠是一种碱 B.过碳酸钠(Na2CO4)漂白杀菌时,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 1 页 共 9 页
C.过碳酸钠(Na2C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测定与盐酸反应后气体的总体积,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5 . 金属钛被誉为“未来金属”,在航天、航空、精密仪器等方面有广阔前景。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6 .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B.钛离子Ti3+中含有25个电子 D.金属钛的化学式为Ti2
C.
A.
B.
7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和双氧水的性质不相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温度改变,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构成二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8 .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
B.洁净的空气
C.氯酸钾
D.水
9 . 下列符号中,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第 2 页 共 9 页
A.Mg2+ B.Zn C.Al3+ D.2Cu
10 .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二氧化碳 B.金属元素:铜、硅 C.可燃物:酒精、氧气 D.混合物:合金、冰水共存物
11 .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性质不变
12 . 下列对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氧气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13 . 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10g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仍为10g B.1L氢气和1L氧气混合后的总体积为2L C.100g水结冰后的质量仍为100g
D.1.2g的碳在3. 2g的氧气中恰好反应生成4. 4g二氧化碳
14 . 对下面符号、数字、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Fe2+和Fe3+是铁原子形成的同种离子 B.2C1和Cl2中数字“2”均表示两个氯原子
B.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与食物发生缓慢氧化 D.氧气具有可燃性
C.中“-3”和“+5”表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第 3 页 共 9 页
D.和两种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其化学性质不同
15 .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B.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二、填空题
16 . 追寻化学家的足迹,一起了解空气的发现史。
(1)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化学家之一,他获得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a.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碳酸银等
b.用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加热:2 MnO2 + 2 H2SO4(浓)2 MnSO4 + 2 X + O2↑
①a 中反应物均可制得氧气,是因为它们组成的共同点:_____; ②b 中物质 X 化学式为_____;
(2)舍勒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中去了),导致“氧气”从他的鼻尖下溜走。化学家拉瓦锡结合大量实验事实,否定了“燃素说”认为的“物质燃烧后质量应当减轻”的观点,真正发现了氧气。
①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以铁燃烧的事实,指出上述“燃素说”的谬误:_____。
(3)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_____。(填标号)
第 4 页 共 9 页
A 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 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 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 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17 . 物理变化没有________生成,化学变化有________生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折断铁丝是___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铁丝生锈是________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同时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常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18 . 量取 8mL 水,应选用_______________ mL 的量筒.除了量筒还要_______ (写仪器名称).观察液体体积时,量筒应放在水平实验桌上,视线必须与量筒内_______ 最低处保持水平.
19 . 请将下列短文中划线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上:
太阳镜具有保护眼睛的功能。它的镜脚一般是由塑料(其中含有碳元素 ___________)制成的,玻璃镜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_____,且变色玻璃中含有银离子_______。
20 . (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氨分子: ; ②3个镁离子 。 (2)如图为某元素的原子示意图,请据此回答:
③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
④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第 5 页 共 9 页
(3)下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⑤SO2中S、O元素原子的质量比为 ; ⑥S2-的核外有 个电子; ⑦
写
出
该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1 .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了一种_______色的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2 .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相对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4)实验室可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固体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已知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则制取该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一种组合即可)。
23 . 如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三个实验。请填空:
第 6 页 共 9 页
(1)实验甲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_______;
(2)实验乙的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试管1与试管2中所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此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丙中净化后的水_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纯净物,理由______________。
四、科普阅读题
24 . 阅读下列科普文章:通常情况下,钾具有银白色光泽,质地十分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钾的熔点很低,只有63℃,也就是说,只要温度升高到63℃,金属钾就变成水银般的液体了。钾的密度很小,它比水还轻。钾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与水反应剧烈,当把一块钾放入水中时,你就会看到它不断地浮起落下,周身还冒出火焰。一会儿再看,水中的钾就消失了。原来,它跟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钾。钾与酸的水溶液反应更加剧烈,几乎能达到爆炸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四点)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二、填空题
第 8 页 共 9 页
1、
2
、
3、
4、
5、6
、
三、实验题
1、
2、
四、科普阅读题
1、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