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主要机具:线管夹固闸、套丝器、20~30 mm管子甘、冲击钻、切管器和弯管器等。 2、划线定位
根据线路电路图,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种灯具、开关、插座和配电箱定出坐标及高度,以确定出线管走向和分支汇点。 (二)施工要点
室内装饰工程的电路布线,一般宜采取从线路末端开始向线路端头方向施工的方法。具体地说,即先从最末端的灯光或插座开始布线,使沿线各导线向配电箱、配电盘处汇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方便清理归接各用电器具回路,避免归接入配电箱(盘)是产生混乱和邀漏,同时,也能方便在穿线或入电箱时预留出适当长度的导线,减少电线的损耗率。 在用槽体布线时,各回路导线都挤在槽内,极易产生混乱和遗漏线路回路的现象,这时前面所说的优点则能体现出来。 1、制作线管吊杆
敷设线管可根据基层采用不同的吊件或吊杆来固定线管。 (1)线管是沿墙体或楼底表面敷设,可采用成品吊件(管码)直接固定在墙体或楼底面上;如线管是悬挂式敷设,则
要用吊杆来固定。
(2)吊杆一般用角铁制作,吊杆形状可根据承吊线管形式及数量制成T型、I型或E型。T型吊杆供线管作垂直排列吊装,I型供数量不多的线管作水平排列吊装之用,R型供较多数量的线管作水平排列吊装之用。 2、线管的裁、弯和套丝
(1)裁管:一条线管定长为4 m,裁管时要“先长后短”,即先裁长尺寸的线管,后裁短尺寸的线管,这样能减少线管的损耗率。
裁管时,割管器的进刀量每次不可太深,以进刀后旋转刀片不太吃力为准。刀片沿线管外径旋转1—2周后进一次刀,并需在割管前在切口处滴上机油润滑,以延长刀片的寿命。 (2)弯管:裁好尺寸的线管应先将需弯曲的线管弯好后方可进行套丝工作,否则会在弯管时将已套好丝的螺纹破坏。 弯管前还需将要弯二个弯以上的线管穿上铁丝,然后再弯。 线管的弯曲,最好使用弯管器,在常温中可直接用于弯曲的弯管器规格有20、25、30 mm三种,超过30 mm规格的线管弯曲时,需用专用设备或在管内灌砂加温才能完成。 在没有弯管器,而且又有弯小于20mnl规格线管的情况下,可利用线管夹固闸中的弯管孔进行弯管。操作时,一“要注意线管弯曲半径不能太小(为管径尺寸的6倍),二要在弯曲中逐步移动用力的支撑点,用力需均匀、避免将线管弯瘪。
(3)套丝:线管套丝可用专用丝板器具,也可用水管套丝机,前者轻便,后者笨重,但后者能调节刀片以适应各种管径的套丝,且在套丝时较为省力。
套丝时,要不断将机油滴在丝刀上,保持滂沱减轻阻力,当套不动时,可退一下刀让铁屑排出便可顺利进行。套完丝,要将管口用圆锉锉平,以免在穿电线时将电线刮伤。 3、线管安装
(1)在铺设线管的途径上,每隔1.5—2.5 m的距离装上吊件或吊杆。
(2)将线管套上胶护嘴,管中穿上牵引细铁丝,装上接头或接线盒。用管码将线管固定在吊件或吊杆上,用接头或接线盒连接各段线管,使其成一整体管路。
(3)将各分支回路管路引至配电盘(箱)上方集中,再沿墙面(柱面)将线管排列整齐引至配电盘(箱)内固定。在所有线管的连接点(包括接头、接线盒、拉线盒、灯头盒、开关盒、配电盘)等地方,用直径不小于2.5 mm的镀锌钢丝作跨接导线与管路焊接牢固,使管路接成一电气整体并接地。 4、敷设电线
(1)以上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穿线工作,所用电线除符合设计过流量外,最好能选用不同颜色的电线,其目的便于识别同一管内的不同回路的电线。当识别颜色不够用时,可
在电线端头上用刀割出若干个缺口加以识别。当然,如有“编码粒”套在线端上作识别标志省掉许多功夫。 (2)穿线时,将各回路的火线、零线、灯具控制线等做好识别记号,分段用预留在线管内的铁丝将电线穿进管内。各回路电线穿好线后,便可进行接线工作。各线路接头是在接线盒内连接,接好后将接线盒盖好,各灯具线由灯头接线盒内引出。其方法是:按所接灯头数量,在灯头接线盒的“敲落孔”中装上数量相同的软管接头,在每个接头上装上金属软管,灯头引线由灯头接线盒经金属软管引至灯具上,并跟着把灯头盒盖好。
(3)线路经测试合格后,将所有引出电线临时固定起来,切勿使引出线随便悬吊着,以免木作施工时损伤线路,这样整个金属线管布线施工便告完成。 室内装饰电气安装 室内装饰电气安装要点 (一)安装内容
参考有关规定和资料,配合室内装饰配电安装使用。室内装饰电气安装内容:
(1)包括金属线管布线、金属线槽布线、难燃线管布线、难燃线槽布线的安装要求。
(2)包括电气照明、导线、开关、插座、接地装置和电度计量装置的安装要求。
(二)安装要点
(1)在可燃结构的顶棚内,不允许装设电容器、电气开关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的用电器具。如在顶棚内装设镇流器时,应设金属箱装置。铁箱底与顶棚净距应不小于50 mm,且应用石棉垫隔热,铁箱与可燃构架净距应不小于100 mm,铁箱应与电气管路连成整体。
(2)在顶棚内布线时,应在顶棚外设置电源开关,以便必要时切断顶棚内所有电气线路的电源。
(3)金属线管适用范围——除对金属管有严重腐蚀者外,其他室内、外场所均可采用金属管布线。
(4)潮湿场所以及埋地的金属管布线,线管应采用镀锌水管或煤气钢管,管壁厚度不应小于0.5 mm 。
(5)用金属管保护的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各相导线穿在同一管内。
(6)管子所有连接点(包括接线盒、拉线盒、灯头盒、开关盒等)均应如跨接导线与管路焊接牢固,使管路成一电气整体。其两端的电阻不应大于10。跨接导线镀锌铁线的最小截面应不小于6 mm2。
(7)金属管配线,其固定点的距离一般不应大于以下尺寸: Φ3-20 mm管径的管路,其间距为1.0 m; Φ5-32 mm管径的管路,其间距为1.5 m; Φ0-50 mm管径的管路,其间距为2.0 mm。
(8)燃管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场所,对有酸碱腐蚀及潮湿场所尤其适用。
(9)难燃管(槽)配线中的接线盒、拉线盒、开关盒等,应采用难燃塑料盒,不得采用金属盒代替。
(10)管子布线的导线,可采用塑料线或穿管专用的胶麻线等绝缘导线。
(11)穿管的导线总截面(包括外皮)应不超过管内截面的40%。
(12)同类照明的几个回路,可以穿于同一管内,但管内导线总数不应多于8根(必须满足第11项的条件)。 (13)管内不允许有导线接头,所有导线接头应装设接线盒连接。
(14)为保证钢管配线和难燃管配线的穿线方便,下列情况应装拉线盒或放大管径;
管子全长超过30 m且无弯曲或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全长超过20 m且有两个弯曲时; 管子全长超过12 m且有三个弯曲时。
(15)敷设难燃型可挠管,超过下列长度时,其中间应装设分线盒或放大管径:
管子全长超过20 m,无弯曲时; 管子全长超过12 m,只有一个弯曲时; 管子全长超过8 m,有两个弯曲时;
管子全长超过5 m,有三个弯曲时。
(16)金属管、难燃管配线的弯曲半径,明敷时不得小于管子直径的6倍;暗敷时不得小于管子直径的10倍。 (17)管路通过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加补偿装置。 (18)电气管路与水管接近或交叉敷设时,电气管路一般应敷设在热水管下面,相互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2 m。 (19)难燃型可挠管的连接及入接线盒均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可挠管不允许在高层建筑中作竖向电源引线配管。 (20)屋内照明线路的用电设备(包括电灯、风扇、插座等),每一分路一般不超过25具,总容量不超过3000W。 (21)每一单相回路的负荷电流一般应不超过15A,并宜采用双极胶壳开关或自动开关控制和保护。
(22)照明开关应采用拉线开关或墙边开关,不得采用灯头开关(符合安全要求的台灯除外),拉线开关距地面高度为2—3 m,墙边开关距地面高度一般为1.3~1.5 m.。 (23)插座容量与用电负荷相适应,每一插座只允许接用一个电具,并应有熔断器保护。1KW及以上的用电设备,其插座前应加装闸刀开关控制。
(24)插座安装高度一般为1.3~1.5 m,如小于1.3 m,导线直敷时应加防护板(管),但任何情况下,插座与地面距离不得小于0.15 m。
(25)交流电气用具、管线的接地装置,首先应利用与大地
有可靠连接的,没有燃烧及爆炸危险的各种金属结构管道和设备作为自然接地体(如给排水管、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基础),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26)人工接地体,水平敷设的可采用圆钢、扁钢,垂直敷设的可采用角钢、钢管和圆钢等。一般接地体最小规格:圆钢直径大于8 mm,扁钢截面大于48 mm2,其厚度大于4 mm,角钢厚度大于4 mm,钢管壁厚大于3.5 mm,所有接地体均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
(27)禁止使用金属软管、保温管的金属网和低压照明网路导线外表的铝皮作接地线。
(28)电表的安装高度应方便装拆和抄表,并应考虑安全。表箱底部对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为1.7~1.9 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