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

作者:孟庆涛

来源:《内蒙古教育·理论版》2016年第12期

摘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符号的特定意义,并会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以形式化的表达展现数学的严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符号,通过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在应用中强化符号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D-0080-01 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符号既是数学语言,又是数学工具,它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就是要让学生理解符号的特定意义,并会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以形式化的表达展现数学的严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符号,通过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从而在应用中强化符号感,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的能力。 一、密切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符号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符号是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情境,让学生认识到使用符号能清楚、简便地表达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样就唤醒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体会到符号语言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符号的意义,并会用规定的符号进行运算,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时,教师用班内学生人数为例,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班有40名学生,每行坐8个学生,共坐了5行,你怎么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一关系?在展示时,有的学生列成8+8+8+8+8=40,有的学生写成8×5=40或5×8=40,对于用加法算式表示所有学生能理解,但是用乘法算式表示有的学生还不太适应,教师可以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知道用乘法?有的同学说是“妈妈教的”,也有的同学说是“看课本知道的”,这都说明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本,知道了乘号。接下来教师教学的重点就转移到让学生认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加深对乘法是加法简便运算的认识上来。如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摆一下三角形用3根小棒,那么全班共摆了80个,应该用多少根小棒?这个问题再用加法显然不合适,学生自然认识到学习乘法的重要性,并由80个相同的3列式为3×80或80×3,从而让乘号植根于学生头脑。 二、注重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符号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生知识的获得绝大多数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符号的重要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教学器材或工具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认识到用符号表示对于表述数学现象,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重要意义,领略到符号对数学推理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数学探究之路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使符号思想深入学生心中。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找规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摆火柴棒的方式来观察发现摆出连续正方形需要的根数,并将摆出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填到表格中,尝试总结规律。摆出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两个正方形需要7根,三个正方形需要10根,以此类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第一个摆好后,后面只需添加3根即可再摆出一个正方形,可以总结出第n个正方形为4+3(n-1);有的同学是这样想的,将第一个正方形中最左边一根先不列入计算,则每摆一个正方形需3根,由此得出规律为第n个正方形需要(3n+1)根火柴棒;有的同学按照上下各用n根,中间需用(n+1)根,这样就可以得出规律为n+n+n+1。还有的同学展示了其他的思考方法,但是归根结底,将各种发现的规律化简之后结果是相同的,这就让学生明白不管怎样计算或思考,结论都具有一般性,从而可以看出符号在表示规律中的重要作用。 三、强化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在长期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的,它有明确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合提升符号意识,从而积累使用符号的经验。在理解符号抽象性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符号更好地为数学学习服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方程》时,对于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x或y表示未知数,借助图表、线段图等不同的方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构建起方程模型,从而求出正确的结果。如“鸡兔同笼”问题,在学习方程之前,有好多同学只是死记硬背公式,真正的道理根本不明白,在学习方程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设出鸡的只数为x,则兔的只数为(35-x),从而列出方程2x+4(35-x)=94,直观表示数量关系,轻松求出正确结果。由此可见,借助符号进行数学思考,可以使问题形象直观,从而方便了学生解决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总之,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化对符号的认识,并在培养符号意识中发展学生数感的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多将数学与生活联系,激发起学生的符号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运用中升华,从而让符号更好地服务于数学学习,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应红.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2015,(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苏巧真.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四步曲”[J].教学与管理,2015,(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