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隐形辍学”原因及对策

“隐形辍学”原因及对策

来源:筏尚旅游网
“隐形辍学”的原因及对策浅谈

【摘 要】所谓“隐性辍学”,是相对于显性辍学而言,即学生虽然人在学校,但整天处于不学习状态。本文就“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浅谈。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隐形辍学 原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91-02

近年来,初中生辍学逐渐变得突出,尤其是农村中学生辍学率呈上升趋势。而所谓“隐性辍学”,是相对于显性辍学而言的,就是学生人在学校,但处于一种不学习的状态,这些学生虽是少数,但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笔者对辍学原因进行了剖析,得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不妥之处希望同仁给予指正。 一 “隐形辍学”的特点 1.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

这些学生人在教室,但从来不听课,上课时不是睡觉,就是看其他书籍。考试时要么乱写,想尽各种办法作弊,要么不在乎考试成绩,这些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学习是给老师和父母学的。 2.对学习和老师有抵触情绪

这些学生上课时,耳朵里塞着耳机,听着歌,桌上放着不伦不类的小说。若老师前去处理,说得轻了,他们毫不在乎;说得重了,甚至与老师对抗。他们自认为:我又没有影响老师和同学,你用不着管我。

3.逃课很随意

这些学生由于对学习不上心,所以在学校很无聊,就想着逃课。有些学生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不见踪影,或上一课在,下一课又不知去向,还有学生,今天在这里上课,第二天可能就不来了。逃课的随意性很强。

二 农村中学生“隐形辍学”现象产生的原因 1.学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今评判教育质量仍然以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往往把分数看得很重。为了取得好分数,教师搞题海战术,这样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越来越重,造成一部分同学对学习越来越厌倦,由厌学转为不学,最终成为学困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沦为“隐形辍学”学生。

2.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隐形辍学”

有些学校没有良好的周边环境,学校旁边有游戏厅、网吧等,这对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的诱惑太大。那些学困生在这里找到了成功的体验,享受到了乐趣,觉得比在课堂上过得舒服,最后沉迷于此,旷课成为家常便饭,沦为“隐形辍学”学生。 3.个别教师教育观念不当,导致学生“隐形辍学”

有的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较低,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对学生缺乏热情,在工作中简单粗暴。他们想给学生帮助,但是方式不恰当,对一些学生造成伤害,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导致这些学生害怕上学,最终走向“隐形辍学”。

4.受拜金主义的影响导致学生“隐形辍学”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金钱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影响了中学生,他们在校相互攀高、竞争,致使某些学生认为金钱至上,读书无用,于是就下海经商,放弃学业,最终成了辍学生。 三 控制农村中学生“隐形辍学”的对策 1.减轻课业负担

教育管理部门应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对于作业的布置、考核测试不仅要有量的标准和难度的要求,更要有切实可行的督查措施。因为只有过重的学业负担降下来,学生才会乐学。

2.降低考试难度

考试不仅是评判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成为一种激励手段,让更多的同学体验成功的乐趣,使他们乐学。对于学困生,我们更要倾注更多的关怀,用低难度的考试来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尽快赶上其他学生的学习步伐。 3.改善周边环境

对于学校周边的游戏厅、台球室等,政府部门应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为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知道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更需要社会、家庭的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学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不仅不能歧视学困生,更应该给这些学生相

应的关心和爱护,多做思想教育工作,让这些学生感觉到温暖。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培养其自信,成绩自然而然就赶上来了。 5.加强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在农村中学,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缺乏优质资源,使农村中学“隐形辍学”较严重。如我校音、体、美老师很少,学生的爱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学校要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文化知识,而且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提高,成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6.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辍学情况报告制度

学校应端正教育思想,对品德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认真辅导,热情帮助。学生旷课,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教育,防止学生因经常旷课而丧失学习信心,流入社会。学校更不能歧视、排斥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或将他们赶出学校,不能开除学生,不能责令学生退学、休学、提前毕业,严禁造成人为流失。

控制农村中学生辍学是关系到巩固“普九”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培养21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长远大计,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只有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才能把农村学生的流失率控制到最低。 〔责任编辑:李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