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知识产权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知识产权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知识产权与企业盈利能力相关性研究

【摘要】 文章以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主要结构及不同类型知识产权价值创造方式,将知识产权划分为技术类知识产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和商标权两类。在总结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将未予以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分别划入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商标权价值中,选择符合条件的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与样本公司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技术类知识产权显著性高于商标权。

【关键词】 上市公司;知识产权;盈利能力;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在当今以知识经济为主旋律的时代,经济竞争的实质逐步转变为知识经济的竞争。以知识产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所依靠的核心战略资源。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知识产权的结构比重如何?知识产权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提升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上市公司知识产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国内学者已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对于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最早始于薛云奎、王志台(2001),他们发现1996年-1999年的沪市投资者对样本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作出了显著的正向价格反应;在1999年的年度报表中没有一家样本公司在报告附注中披露有关研究费用的相关信息,并提出了对无形资产披露的规范性建议。邵红霞、方军雄(2006)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明细信息,研究了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新技术行业和非高新技术行业生产函数的要素构成存在显著差异,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显著更高;不同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也存在行业差异。此外,还发现市场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无形资产作出了不同的反应。黎玉琴(2006)以我国沪市2000年—2004年的3 0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无形资产的发展状况,检验了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在逐年增加;无形资产投资增长量比同期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作出显著的正向贡献,但是贡献程度较小。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并没有将知识产权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予以重点探讨,并且这些研究多集中于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前。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允许将知识产权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资本化,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将会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的真实价值。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是否能够增强知识产权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贡献等问题都值得探讨。

二、研究假设

知识产权往往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诸如研究开发等无形资产投资,能够创造出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另外,相同质量的产品,往往由于其品牌的优势,而获得超额收益。同时法律保护的存在也有助于维持这些知识产权资产的企业垄断地位和超额收益,而且随着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数量和含金量的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也将越稳固。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1,知识产权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另外,虽然新会计准则允许一部分研发费用予以资本化,但是知识产权所创造的价值和其所确认的成本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对称性,而且不予以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同样可以反映技术类知识产权价值。另外,企业的广告费用对于提升公司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因此,提出假设:

假设2,将企业的研发费用和广告费用分别纳入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商标价值中,将会增强知识产权资产与企业盈利能力的正相关关系。

三、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文章选取了在2008年12月31日之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知识产权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关系,需要获取包括技术类知识产权(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研究费用(研发支出)、广告费用等公司财务指标。以同时披露上述财务指标为标准,从沪市A股上市公司中选取了2006年-2008年相关样本。其中2006年共有28个样本符合条件,2007年有29个样本符合条件,2008年有31个样本符合条件。所需要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数据均源自各上市公司在证监会制定信息披露的报刊、网站上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和相关附注信息。

四、描述性统计

本文搜集了2006年-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全部会计年报,只有88份研究样本中全部披露了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研究费用(研发支出)和广告费用等财务指标,上市公司对知识产权的信息披露仍不完善。在样本公司中,知识产权的绝对量逐年增加,但知识产权所占总资产的比重很低,在无形资产中的比重也很有限,而且并没有明显的增长。知识产权内部结构变化明显,商标权在知识产权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技术类知识产权比重上升很快。(见表1)

五、研究设计及回归分析结果

(一)研究设计

参照Aboody & Lve(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采用的方法5以及薛云奎、王志台(2001)在检验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的贡献所采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本研究需要,将知识产权划分为技术类知识产权(专利和

专有技术)和商标权两种类型①。鉴于会计准则未能反映知识产权的全部价值,设计了两个模型,模型1中的技术类知识产权和商标不包含未予以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和广告费,模型2中将未予以资本化的研发费用划入到技术类知识产权价值中,将广告费用划入到商标权价值中,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发现问题。

模型1:

Earningi=α+β1×Currenti+β2×Fixedi+β3×Leveragei+β4×Intangiblei+β5×IP1i+β6×Trademark1i+ε

模型2:

Earningi=α+β1×Currenti+β2×Fixedi+β3×Leveragei+β4×Intangiblei+β5×IP2i+β6×Trademark2i+ε

其中:Earningsi表示公司i年的每股会计盈余数据,论文选取了每股净利润;Currenti表示公司i年的每股流动资产;Fixedi表示公司i年的每股固定资

产;Leveragei表示公司i年的每股长期负债;Intangiblei表示公司i年不包括知识产权的每股无形资产;IP1i表示公司i年每股技术类知识产权(专利和专有技术)资产;IP2i表示公司i年包括未予以资本化研发费用的每股技术类知识产权(专利和专有技术)资产;Trademark1i表示公司i年每股商标资产;Trademark1i表示公司i年包括未予以资本化的广告费用的每股商标资产。

通过上述两个模型来检验知识产权对当年样本公司净利润的贡献,并将两模型回归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假设2。

(二)回归分析结果

由于截面数据往往存在异方差的问题,初次回归结果证明了在模型1、2中确实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回归模型中存在的异方差性,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eighted Least Square,简称WLS)进行了参数估计,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汇总表详见表2。

从调整后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模型1和模型2的拟合优度(R-squared)均在0.9以上。这说明各模型中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非常高,模型1和模型2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模型回归结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从F检验结果看,F统计值均通过了在显著性水平0.0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模型1和模型2的整体线性关系显著。从T检验结果看,在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中除了部分参数未能通过T检验,样本公司所有年度的知识产权资产对其净利润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