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6期 Vo1.9 No.6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15年2月 Feb.2Ol5 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陵两优193’选育及栽培技术 万小牟,余秋平 ,肖长明 吴传勇 ,赵琳莉 (1.江西省南昌市良种场,330025;2.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江西萍乡 33701 6) 摘 要 ‘陵两优193’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用湘陵628S与J193 ̄-育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具有熟期 适中、产量高、适应性好等特点,于2014年l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基于此,介绍了陵两 4 ̄193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新组合;陵两优193;选育 中图分类号:¥51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6—001—03 1选育经过 父本J193是用中国水稻所选育的常规早籼高产品种 中嘉早17为母本、G04.44为父本杂交后经多代系谱选择 而成。2007年春以中嘉早l 7为母本,GO4 44为父本人工 株) 去雄杂交,同年将所收杂交种子在南昌单本翻秋种植F 2009年春南昌 F (种植96株行,选留12个株行中72 代,田间长势整齐,杂种优势明显,当年1o#l混收种子 单株) (F )。2008年春南昌种植F 代,分离类型丰富,当年 2009年秋南昌 F (种植72株行,选留15个株行中62 7/G04.44 2007年春南昌 中嘉早12007年秋南昌 F (单本种植,混收种子) 2008年春南昌 F:(选择单株26个,建立株系谱) 2008年秋南昌 F。(种植26株行,选留10株行中96单 选收生长量较大、生育期早、穗大粒多的优良单株26个 (F ),同年秋在南昌种植26个F 代株行,从中选留10个 单株)2010年春南昌F (种植62株行,选留12个株行,按 优良株行,再从中选优良单株共96株。2009年春在南昌 种植F 代,形成1O个株系,96个株行,选择4个优良株系 株行选综合性状、一致性好的单株混收)2010年秋南昌F1(种植12株行,分别与株ls、湘陵 中的12个优良株行,并从中选拔优良单株72个。2009年 628S等不育系配组小面积制种;剔除一致性差的种子按株 秋在南昌种植F 代,按上代株系中选择的72个单株分别 种植,从中决选出优良的15个株行,在当选15个株行中 行混收) 2010年冬三亚F (杂种优势初测。J5—1.9.3扩繁。将 选拨优良单株62个。2010年春南昌种植当选15株行中62 J5.1—9 3命名为J193) 个当选单株分别种植F 代,从中决选出l2个优良逐行, 2011年春南昌(秋赣州)杂种优势正季鉴定,优势 按株行选择综合性状、一致性好的单株混收留种。2010 组合秋季制种 年秋,南昌种植当选12个株行混选种子F,代,各株行田 20 1 2年春参加江西省早稻预备试验 间长势较整齐,并分别与株1S、陆18S、HD9802S、湘 2013—2014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试、生产试验 陵628S等不育系小面积制种;同时,剔除一致性差的单 株按株行混收种子。2010年冬,在三亚种植12个株行; 同时,对测恢制种种子优势鉴定,其中J5.1 9—3株行配组 2产量表现 . 的各杂种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结实率高、后期落色好, 杂种优势明显,J5—1—9—3株行田间除杂去劣后混收种。将 居所在区试组第一位。全生育期108.4 d,比对照荣优463 J5—1—9-3命名为Jl93。2011年,春南昌等地将上季J193与 早2.0 d。2013年参加江西省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 湘陵628S、株1s、陆18S等多个两系不育系制种种子进行 产量525.26 kg/667 1TI ,比对照荣优463平均增产2.45%, 2012年参加江西省早稻迟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产量 567.05 kg/667 m ,比对照荣优463增产2.85%,不显著, 联合品比;同时,繁殖J193父本种子。20l1年秋,根据 不显著,居所在区组参试组合第二位。全生育期109.7 早季各组合品比表现,择优在赣南继续制种。2012年春 d,比对照荣优463早2.6 d,平均Et产量4.79 ,比对照 湘陵628S/J193,申请参加江西省早稻预备试验。2013年 荣优463高0.24 kg。2014年续试陵两优193平均产量507.81 起连续两年参加江西省早稻区域试验,同时进行多点示 kg/667 ITI ,比对照中早35增产4.16%,不显著,居所在 范,表现较好。2014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区组参试组合第三位。全生育期l12.3 d,比对照中早35 早3.1天,平均日产量4.52 kg,比荣优463高0.3 kg。经 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4034。 AMMI2模型适应性分析,陵两优1 93两年区试中均表现 选育过程如下。 出广泛的适应性。 3主要特征特性 收稿日期:2o15一O1—15 3.1 农艺性状 陵两优193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分蘖力强,有效穗 作者简介:万小年(1963一),男,江西南昌人,大专,初级职称,研 究方向农业推广。 万小年,余秋平,肖长明,吴传勇,赵琳莉:两系杂交早稻新组合‘陵两优193’选育及栽培技术 多,抗倒伏,稃尖无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两年区试 m 施氯化钾5~7 ,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分蘖期干 湿相间促分蘖,当每667 m2总苗数达N24万苗时及时落水 平均:株高78.7 cm,667 m2有效穗22.2万,成穗率69.5%, 每穗总粒数l18.3粒,每穗实粒数101.1,结实率85.4%,千 晒田,其晒田程度视禾苗长相、土壤质地、天气情况等 确定。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 粒质量26.2 g。谷粒中长,叶面禾,熟期转色好。 3.2生育期 江西省早稻区试,3月23.24日播种,6月10一l1日始 穗,7Yl 12.14日成熟,平均全生育期109.7~112.3 d, 比对照荣优463早2.6~3.1 d。 期以湿润为主,切忌落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 响子粒充实度和米质。 3.3抗性 2013年区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表现高感稻瘟 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病,穗颈瘟为9级,病穗率为35%,穗瘟损失率为9.3%, 5制种技术要点. 综合抗病指数为2.5,抗性居中,明显好于对照荣优463(9 5.1 播种 级,43.1%,24.7%,3.8)。2014年续试稻瘟病抗性自然诱 陵两优193在福建建宁秋制,父、母本播种错期倒播 发鉴定表现高感稻瘟病,穗颈瘟为9级,病穗率为40.3%, 2 d,母本安排6月29日左右播种,父本在7月1日左右播 穗瘟损失率为17.6%,综合抗病指数为3.4,抗性居中,明 种。父、母本于9月1日左右始穗,父本播始历期为60 d, 显好于对照荣优463(9级,47.6%,32.6%,4.5)。 该组合抗倒性较好,苗期较耐寒。 母本播始历期为62 d,父、母本主茎总叶片数分别为12.1 和12.7叶。 4.4病虫防治 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种传病害发生。大田期根 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 3.4米质 江西省201 3年区试统一进行品质分析:出糙率 81.9%,精米率71.3%,整精米率60.8%,粒长6.6mm,粒 5.2移栽 由于父母本的生育期都较短,必须尽量栽插小苗, 防止老秧,一般父、母本4.5叶前移栽。坚持“靠插不靠 型长宽比3.0,垩白粒率68.0%,垩白度8.2%,直链淀粉 发”的原则,本田厢宽220 cm,父母本行tL2:12,父本 l8.3%,胶稠度65mm,碱消值4.2级,透明度1级。2014 双行按26.4×16.6 cm栽插插,两期父本比例为1:1,每 年区试分析:出糙率78.5%,精米率69.6%,整精米率 蔸插2~3苗,每667 m2插足2万以上基本苗。母本插13.3 59.8%,粒长6.6mm,粒型长宽I:L2.9,垩白粒率42.0%, cm×16.7 cm,每蔸2~3粒谷苗,每667 m 插足10万以上 垩白度6.6%,直链淀粉21.1%,胶稠度57mm,碱消值4.3 基本苗。 级,透明度1级。 两年区试陵两优193米质与对照荣优463相当,均未 达到国标优3等级。2013年、2014年检测指标中除垩白粒 率未达到国标优3级外,其他指标均达到国标优3级以上 5.3肥水管理 坚持“足底肥、早追肥、重磷钾、低氮素”的施肥 原则。采用基肥足、追肥早的施肥方法:即耙田时每667 IIl2施人45%水稻专用复合 ̄40kg(或者尿素1 0 ,过磷酸 标准。陵两优193在加工品质、口感方面均强于对照荣优 钙30 ,氯化钾5kg),插后5~7 d再每667 rrl 普施尿素 463,但外观品质稍差于对照荣优463。 和钾肥各10和8 kg。父本栽后3—5 d用15.15.15的三元 4栽培技术要点 复合肥单独偏施一次,用以提高父本花粉量。适施保花 肥,在幼穗分化第5期每667 rn2施25%复合肥7.5~10 , 4.1 播种 薄膜保温育秧3月25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底播种 促进大穗多粒,提高结实率。为宜。先用强氯精药水浸6小时,用清水洗净后,用透 科学管水,以浅水灌溉为主,寸水活蔸,苗活露 气性好的容器保温催芽,促根芽整齐。切忌播干谷。秧 田,薄水分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以控制冠层叶的叶 田播种量15~20 kg/667 m ,大田用种量2~2.5kg/667 长。孕穗期不缺水,扬花期间保持10cm以上水层,后期 m 。秧田施足底肥,培育多蘖壮秧。 干干湿湿为主。 ‘ 5.4花期预测与调节 4.2移栽 湘陵628S和J193对气候和栽培等因素的反应基本一 水育小苗4.5叶左右开始移栽,湿润育秧秧龄最长 不超过28 d,以提高低位分蘖成穗。插植密度以l6.5 致 在幼穗分化第六期以母本早l一2 d为佳,始穗期母本 cnl×20 em为佳,每蔸插2~3粒谷秧,插基本苗6~8万苗 比父本早1 d抽穗为宜。采用幼穗剥查法从倒3叶露尖开始 /667 m 以上。秧苗带肥带药移栽。旱床育秧适宜软盘抛 到田间取样剥查植株幼穗分化情况;同时,兼顾叶龄余数 秧和小苗带土移栽,软盘抛秧3.1 3.5叶抛栽,抛栽30 的情况,进行花期预测。两系杂交稻制种花期调节一般以 穴, ;旱育小苗3.5~4.0叶移栽,插植密度同水育秧。 调促为主。如出现差异,对生长较慢的亲本偏施磷钾肥或 4.3肥水管理 喷施加快生长药剂,使父、母本花期处于最佳相遇状态。 该组合需肥水平较高,采用施足底肥、早施追肥、 5.5喷施“九二o”,形成最佳授粉态势 后期严控氮素的施肥方法。在中等肥力土壤 每667 m2施 湘陵62 8对“九二o”较敏感,每6 6 7 m。的 45%水稻专用复混肥40 kg作底肥,移栽后5~7 d结合施 “九--(D”用量控制在18 g以内。在母本抽穗15%~20% 用除草剂每667 II12追施尿素6~7 kg,幼穗分化初期每667 (下转第5页) 2 李飞雄,刘梦春,周帮菊:绿头野鸭的屠体品质在杂交后代中的表现 http://www.zgjq.cn/,2005—06—25. 【5】明道绪.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3:78—8. 【2】T.S.Chandra Sekhararao,C.Vij ayaragavan, MiCroanatomiCal StUdie s on the I sthmu s of the [6]殷裕斌,张敬虎.绿头野鸭屠体品质研究卟湖北农学院 报,2000(4):47—49. DomesticDuCK[JJ,Indian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 1999,34(2):235—239. 【3]张敬虎彳0用绿头野鸭改善肉鸭品种皮脂率初探卟畜禽 业,2000(4):32-33. [7]唐登华,唐生标.绿头野鸭与荆江麻鸭杂交效果研究D1.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8). [8】嵇宝华,吴圣龙,季从亮.水禽的遗传与育种卟国外畜 【4]郑佩孚,高军.樱桃谷鸭与北京鸭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 牧学一猪与禽,2004,24(4):29-33. 对比试验 辽宁畜牧兽医,1997(4):10—11. (责任编辑:刘昀) (上接第2页) 时,667 m 喷“九二O”8 g,第二天喷10 g/667 rn ,父 发芽率有较大影响;同时,后期遇雨易引起穗萌;收割后 母本同喷。最后视父、母本株高的情况,父本可单独喷 要及时摊晒,不得堆沤,否则,将严重降低发芽率。 用“920”1.0 g/667 rfl ,使其穗层略高于母本的10~15 5-7病虫防治 Gm,达到良好的授粉态势。赶粉时要抓住父本散粉高峰 大田主要搞好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 期,使用竹竿或细绳搞好人工辅助授粉。 螟等病虫害的防治。制种田群体大,禾苗嫩绿,易发生 5.6除杂保纯,及时收获 纹枯病,应及时施药防治。一般分蘖盛期施药2~3次, 首先选好制种的隔离区,要求自然隔离200 m以上,时 每次每667 m 喷施井冈霉素2~3包;抽穗前施药1~2次, 间隔离20 d以上;其次防止山荫冷水灌溉;最后,做好田 每次每667 m2喷施井冈霉素2~3包或者喷施爱苗,667 rn2 间除杂工作,在整个生育期中,均应根据湘陵628S、J1 93 用量20 mL。其次,做好秧田期对灰飞虱的防治,切断病 的株叶形、粒形及时去除杂株。喷施“920”前后,每天上 毒的传播途径。 午母本开花前除杂1次,重点是花药黄色的高温敏株和混杂 5.8产量 可育株。收割前,割掉父本后,再清除l~2次。当种子成 一般制种产量在200~225 kg/667 m2。 熟达到80%时即可收割,收获过迟,种子成熟过度,对种子 (责任编辑:赵中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