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初审人: 复审人: 终审人:
【教学内容】 认识克和千克 第 页至 页
校本化建构 1、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 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的秤;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课时重点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课时难点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班本化建构 课时目标 课时准备 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弹簧秤、2分硬币、500 克的2袋盐、洗洁济等实物 课时流程 一、生活引入,情境体验 师;在超市里我们会经常看到这些物体(课件出示标有质量的物品),你能发现什么(有多重,表示重量的数据带有什么?课件出示)生: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师说明有些包装袋上标着英文字母g是克,g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克和千克这两个单位是国际上通用的表示物体有多重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生活渗透,活动体验 (一)自主学习,初步体验 认识各种秤 要知道我们购买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种常用的秤(课件展示)。想想: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同学们见识真广!可是同学们还不懂怎样看弹簧秤、盘秤、和天平吧,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弹簧秤、盘秤和天平”(课件介绍弹簧秤、盘秤和天平的读法,多媒体展示苹果放在弹簧秤上显示、盘秤上显示) (二)小组合作,操作体验 1. 认识千克和克 说说“净含量“的含义是什么? (1) 称量并感知1千克(每组准备1袋1千克沙) (2) 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2、小组活动感受几千克 第一步;小组内轮流掂一掂,估计他有多重,你们组认为哪个数据最准就填到实验单估计栏。(3分钟) 第二步;要验证准不准,称一称。(2分钟) 3、同样方式体验克 (三)汇报展示,交流体验 1、发现重量一样的看看有什么不同? 2、一只手掂1千克的物品,另一只手掂1克的物品,说说感受? (四)有效提升,深化体验 1、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 师;今天认识了克和千克,我们来当一个小小采购员,帮妈妈买一千克盐,出示一袋只有500克的盐,怎么买呢?(课件) 生;2袋。2个500克就是1000克。 师;和妈妈需要的是一样多吗,我们来验证(称一称) 板书 :1000克=1千克(1千克里有多少个1克,或者多少个1克是1千克,2千克呢) 三、生活运用,拓展体验 (一)知识巩固 1、填写适当的单位。 (1)一个鸡蛋大约重50( )。(2)一头猪大约重150( )。 (3)一条大鱼重4( )。(4)易老师大约重54( )。 5一盒饼干重250( )。 (小结;一般情况,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 (二)生活运用 2、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15千克( ) (2)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 (3)小红的体重是35Kg。( ) (4)一箱苹果重300g。( ) (5)克和千克都是长度单位。( ) 介绍常识。103页“你知道吗?” (三)拓展延伸 师:小马虎向爷爷写了一封信,爷爷收看了这封信后笑的都直不起腰来了,我们也来看一看,读一读。(出示信的内容) 亲爱的爷爷: 您好!我现在改掉挑食的坏毛病了,身体长得比以前好多了,体重已达26克,每天早上能吃掉50千克的鸡蛋2个,2021克的牛奶,中午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还有1克的蔬菜。每天还坚持锻炼身体。 孙子:小马虎 读完后师问:同学们你们笑什么啊?谁能帮助小马虎改一改。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说一说吗?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