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长乐初建时,分为厢都。附城为厢,其外为都。厢都再分为图,图以统乡。初时,全县设一厢、三都、九图、五十二乡,境域比现在宽阔得多。
一厢,含十七乡:湖田、竹园、黄埔、潭下、杞树、长蒲、蒲溪、洋田、董源、北楼、铁炉坝、岐岭、清溪、双头、柏洋、金鱼、丫髻。
三都:清化都、洑溪都、琴江都。
清化都,分三图,含九乡;赤陂、高坑、练溪、大岭、七都、油田、梓皋、龙须、水寨,北部和西北部属之。
洑溪都,分二图,含八乡:横流、锡坑、横陂、粘坑、棉洋、磂砂、嵩头、李皿,琴江流域下游地区属之。
琴江都,分四图,含十八乡:小拔、下洋、大坪、塘湖、九龙、贺江、上镇、中镇、秋溪、宝洞、泷下、横坑、彭方、龙窝,中溪、松溪、青溪、南岭,琴江上游流域地区属之(含现在紫金的东部、东北、东南和中部地区。
嘉靖元年(1522),佥事施儒报请金鱼,丫髻两乡置兴乐都,不久划归龙川县,现分属为七个乡镇。
二十一年 (12),知县周柏报请把厢分为南厢、北厢。湖田以下七乡属南厢,洋田以下八乡属北厢。分清化为四图。
隆庆三年(1569),都御史吴桂芳奏设永安县(今紫金县),以琴一、琴二两图所属贺江、上镇、中镇、秋溪、宝洞、泷下、横坑、彭方、龙窝、中溪、松溪、青溪、南岭十三个乡划归永安。至此,本县分二厢、三都、十图、三十七乡,共有十三个乡镇划归紫金。
清末,全县分二厢(南厢、北厢)、三都(清化、洑溪、琴江)、四楼、二十四约、下辖四百九十六个村。
长乐初建,行政区划设厢、都、图、乡,全县有1厢、3都、9图、52乡(含以后划出的龙川县兴乐都2乡和永安县2图13乡)。1厢(附城),湖田、潭下、岐岭、双头等17乡。3都,分清化(共3图,含七都、油田、水寨等9乡)、洑溪(共2图,含横陂、横流、棉洋等8乡)、琴江(共4图,含小拔、塘湖、横坑、松溪等18乡)。
明嘉靖元年(1522),金鱼、丫髻两乡置兴乐都归龙川县。隆庆三年(1569),以琴一、琴二两图所辖13乡划归永安县(今紫金县),本县设2厢、3都、10图、37乡。清末,全县设2厢(南、北厢)、3都(清化、洑溪、琴江)、4楼(东、西、南、北楼)、24约(大水约、潭白郑约、双头约、大田约、长蒲约、黄龙约、大岭约、七都约、梓皋约、龙冈约、油田约、泉砂约、太平约、横陂约、大都约、洑溪约、横流约、棉洋约、磂砂约、梅林约、龙玉湖约、南洞约、阳坪约、周潭约),下辖496个村。
初年,全县设8个区(附城、岐岭、潭下、水寨、河口、横陂、安流、龙村);26年(1937)9月,设3区(附城、水寨、安流),辖51乡、2镇(华城、安流);36年(1947)3月,全县仍设3区,但所辖53个乡(镇)缩编为28个乡(镇)。
1949年5月,五华全境。至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琴江为界,河东片除梅林、华阳、龙村地区外,大部分乡(镇)属闽粤赣边纵队的揭(阳)陆(丰)华(五
华)边行政委员会临二区管辖,下分安流市、水寨(镇)及13个乡;河西片属粤赣湘边纵东二支队管辖,下分28个乡和华城镇。
1950年2月底撤销揭陆华边人民行政委员会,其临时辖属地按时五华境域为五华县统一辖属。同年5月,按原县境区域新划分8个区(华城、潭下、长布、水寨、横陂、太平、安流、龙村),辖个乡、5个镇。
1952年10月,全县设15个区(区名用数字顺序称),222个乡,4个镇;1955年6月,将15个区区名改为地名称呼,分别为水寨、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周潭、横陂、油田、双华、安流、棉洋、梅林、华阳和龙村区。
1956年5月始撤区并乡,合并为77个乡、3个镇,其余区镇不变。
1957年1月,撤销区镇设置,全县划设29个乡。
1958年5月,合并乡,设17个乡;9月,17个乡改设为15个人民公社,下分77个管理区770个大队。1961年3月始,公社、大队先后有分有合。至1978年,全县有35个公社、493个大队、8842个生产队。
1979年,全县仍设35个公社、493个大队。
1981年10月,城镇公社分出水寨镇(辖大布、犁滩大队),其余13个大队由城镇公社管辖;硝芳公社增设1个南中大队。全县35个公社,1个镇,494个大队。
1982年底,郭田公社增设1个照月岭大队。全县35个公社,1个镇,495个大队。
1983年11月,撤销公社、大队。其中公社改区、大队改乡、生产队改村。全县改设29个区(公所)、1个镇,375个乡(含2个乡级镇、7个管理区、4个事处),1913个村。
1986年11月,撤销区,设置10个乡、20个镇;375个乡改设390个村。其中:水寨镇10个村,河东镇18个村,大坝镇12个村,转水镇19个村,化城镇23个村,新桥乡9个村,岐岭镇15个村,双头镇7个村,潭下镇19个村,长布镇15个村,大田乡10个村,周江镇11个村,中兴乡10个村,横陂镇15个村,锡坑乡10个村,小都乡9个村,油田乡11个村,郭田镇12个村,双华镇13个村,平南镇14个村,安流镇22个村,文葵乡7个村,大都乡6个村,棉洋镇18个村,桥江乡7个村,梅林镇18个村,华阳镇13个村,龙村镇14个村,硝芳镇14个村,登畲乡9个村。
1993年11月,新桥、大田、中兴、锡坑、小都、油田、文葵、大都、桥江、登畲10个乡改为镇建制。其行政区域范围不变。同时各镇圩镇设居民委员会。全县设30个镇,400个管理区,34个居民委员会。
1999年7月,理顺农村基层管理,撤销400个管理区,设立412个村民委员会。五华县辖水寨、河东、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周江、横陂、郭田、双华、安流、棉洋、梅林、华阳、龙村16个镇,411个村民委员会,5502个村民小组,34个居民委员会。
2003年11月,撤并乡镇,撤销锡坑、文葵、新桥、中兴镇的行政区划建制,依次并入横陂、安流、华城、周江镇。全县辖水寨、河东、大坝、转水、华城、岐岭、双头、潭下、长布、大田、周江、横陂、小都、油田、郭田、双华、平南、安流、大都、棉洋、桥江、梅林、华阳、龙村、硝芳、登畲等26个镇、412个村、34个居委会、5502个村
民小组。
2004年10月,撤并乡镇,大坝并入水寨,大都并入安流,桥江并入棉洋,硝芳、登畲并入龙村,双头并入岐岭,小都并入横陂,大田并入长布,油田、平南并入河东;同时,原硝芳镇葵嶂村并入黄洞村。全县镇级行政区划由26个调整为16个(水寨、河东、转水、华城、岐岭、潭下、长布、周江、横陂、郭田、双华、安流、棉洋、梅林、华阳、龙村)。全县辖16个镇,411个村民委员会、5502个村民小组,34个居民委员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