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木兰这个人吗? 知道! 她是因什么事迹而流芳百世的? 代父从军!

对,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木兰不是传说,而是历史上真实的存在。据考证,她大约出生于公元412年,正处在历史上的北魏时期。距今约1600年。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看,这是民间纪念木兰的塑像。

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民歌绝唱。木兰的结局本是惨烈自尽,但这首民歌主要是表达人民群众对木兰的赞扬和喜爱,所以其中叙述的主要是木兰决定出征到回乡与亲人团聚期间的故事。

好,我们先明确一下今天的学习目标。

知木兰 : 传奇经历 美好品质。 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试读课文。

读得怎么样,老师现在还不能下结论。 三、先来一个小检测。

第一部分:你会读这些字吗? 第二部分: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老师指定一排同学,一人一个轮流读,要求配合默契,气氛活跃) 四、很好,看来同学们理解得不错。我们发现这首民歌的语言通俗易懂。这正是民歌的特点之一。

这是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大众口头创作,在民间世代流传,在流传中不断丰富 语言简明洗炼,形象鲜明生动,手法丰富多样

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人读这首诗他的感受他的处

1

理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别人的朗诵。

六、刚才的录音朗诵中,她的处理很有个性。我们暂且不作评论。我们自己来细细地读一读,你会作怎样的朗读处理呢? (一)试读第3段。(先思考一下,然后举手)

【胡鹏辉 周佳艺李小燕 何晓 杨非 涂哲罗亮 易亮 何映娴 甘璐 周洁„„ 都必须举手,越多人举手越好,要个个显得跃跃欲试,气氛热烈。 同学们要支持我啊!】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语速可稍快,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的准备,也可见军情紧急。

• “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达木兰对家人的思念时,语感速要稍慢,略带忧伤。而当她来到黄河边,黑山头,感觉到战场越来越近,责任越来越重大时,她没有心情再儿女情长了,对国家的忠诚,对敌人的仇恨使她不得不坚定而沉着。所以,这一小节要读得有变化。

(二)再试读第6段。

与上面的环节要求相同。 •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 这里要稍快,读出家人的喜悦和准备迎接木兰的忙碌气氛。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也要稍快,表现木兰时隔多年回到家中既陌生又倍感亲切的喜悦之情。 • “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是又惊又喜的宣告,要读得大声,自豪。

2

七、好,根据我们刚才的品味方法,同学们自选一段读一读。

【要大胆,大声读,读得认认真真,人声鼎沸,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八、我们能读好,读出感情,说明我们理解了作品中人物的心境。现在我们来解读木兰这一人物。这个任务我们分组进行。一组负责一段,要求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这一段的情节。就是说既要准确,又要语言精炼。(第八小组负责顺序) 1.停机叹息 2.替父出征 3.征途思亲 4.征战沙场 5.凯旋辞官 6.团聚换装 7.设喻回答

组内定一个声音大的普通话好的同学作代表报出你们的成果(答案)。 九、这些情节分别表现木兰怎样的性格品质呢?继续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第八小组负责总结:木兰是女中豪杰,木兰是巾帼英雄。)

【与上面的环节一样哦!同学们加油!胜利在望!讨论一定要热烈呼! 】 十、老师小结

如果木兰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纺织女,她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太近;如果她只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人们对她也只是敬重,因为太远。这些都不足为奇。木兰奇就奇在既是云鬓花黄的邻家少女,又是金戈铁马的英雄豪杰。在国家需要之时,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她又谢绝高官厚禄,返回家乡,团聚亲人,从事劳动。她做到了忠孝两全。她的形象,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等优秀品质。所以木兰的形象千百年来一直爱到人民的喜爱。(根据课堂上的时间灵活安排。如果时间有多,就安排口头小作文展示:木兰日记)

十一、看,因木兰而衍生的文艺作品可谓不胜枚举。灯片依次展示。

我们来欣赏一段《花木兰》豫剧表演。

十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了乐府民歌的无穷魅力。大家知道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的另一首民歌是《孔雀东南飞》,诗中叙述了一个凄惨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大家上网查找出来,读一读,下节课我们将结合《木兰诗》分析乐府民歌写作上的特点。请看作业:

• 假想自己是木兰,就木兰某一天的生活,写一则《木兰日记》

• 查找《孔雀东南飞》的相关资料,结合《木兰诗》,小组合作探究乐府民歌的写作特点。

3

《木兰日记》一则

今天,我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少女时代的闺房。屋里的摆设一切如往昔,角落里那台织布机仿佛在述说多年前的往事。我赶紧脱下战袍,换上了美丽的红装,细心地梳妆打扮起来。十多年了,还没穿过我的红装呢……

梳理完毕,我轻移莲步,来到堂屋。一刹间,大伙儿都惊呆了。一位好伙伴惊喜地拉过我父亲的手说:“老爹,没想到您家还有一位如此俊俏的闺女!您老真是好福气”阿爷爽朗地笑了,他大声地对着众人说道:“你们好好看看,她就是木兰呀!”“什么?!”大伙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万万想不到,与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十余年的我,竟是一个妙龄女郎!我微微一笑,拿起桌上的宝剑,轻轻地舞了起来。他们这才认出确实是我, 哈哈!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