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马过河

来源:筏尚旅游网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

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我没有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为什么老马要让小马思考老牛和松鼠的话。这一关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而我为了赶时间,匆匆过去,这实在是一堂失败的课。其实,当时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的答案是老牛和松鼠说的话是对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学生就会想到老牛和松鼠的话对别人来说是不对的。虽然只是一个环节,可是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

《小马过河》这一课生动有趣,对话很多,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在教学此课,教师抓住不同的“说”进行教学设计,强化朗读训练。用各种线条划出各种各样的“说”,我没有以个别读带动小组读、全班读,难以激发孩子读的兴趣,提高他们读的水平。 同时对于句式的训练,我也没有做得很好。

新课程倡导阅读教学要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加强生活世界与书本世界的沟通,注重生活体验与实践活动。我想:道理来源于生活,更要用于生活。不仅要让学生懂得道理,更要指导孩子实践道理。于是,我把问题抛向孩子: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与小马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暂时的沉没过后,十几个孩子小手高举。孩子们举得例子虽然有点幼稚,甚至牵强附会,但我相信:“死”道理已变成了“活”道理。以后的日常

生活中,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们已不需要“妈妈”的指点了.

《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容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层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好多学生是在跟着老师和别人的看法走。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明白了很多,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指导,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素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