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标准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标准 表(一)

指标 条目 1、 教 学 大 纲 内 涵 等 级 标 准 A C 等级 分值 A=25分 B=21分 C= 17分 D= 10分 1、教学大纲符合基本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2、制订、修订理论课、实验课等教具备1、2、3条者 学大纲程序完备,材料齐全。 3、教学大纲内容有新意,反映课程的新发展。 具备1、3条者 一、 课 程 基 本 建 设 2、 教 材 建 设 1、教材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前沿性。 2、使用全国统编教材或推荐教材,有合用的自编公开出版教材,校内具备第1、2、3、4使用面较广的讲义和参考书或自编具备第3条 条者 有特色的讲义。 3、选用教材合适且符合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4、使用反映良好。 A=25分 B=21分 C= 17分 D= 10分 3、 教 学 手 段 结合课程教学特点,有较系统的电有且使用电化教学; 化教学或模型、挂图教具,且使用很少应用现代教有模型、挂图等且使面广;或使用较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育技术和手段 用 手段。 A=15分 B=12分 C=10分 D=4分 4、 教 K1 学 资 =0.20 料 教学资料齐全,并注意资料的搜集与积累(教学资料含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指导书、教学资料齐全 检查小结、教学活动记录、教研室工作计划或课程组工作计划、教学总结、试题及试卷分析等)。 不齐全 A=15分 B=12分 C=10分 D=4分 符合内涵 5、 教 学 制 度 备课、青年教师试讲、教学活动、(注:教学制度院里、系里有的,教研室可制度不全,安排教学检查、听课、作业检查、命题、阅卷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规不制定;院里、系里一般, 章制度,且安排合理、执行严格、没有的,教研室可结执行一般 合自己课程特点制收效良好。 定。此项内容评定,制度执行是关键) A=20分 B=17分 C=14分 D=8分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标准 表(二)

指标 条目 内 涵 符合内涵 6、 课程有三人以上梯队; (注:师资队伍建设评估职称课程组教师有高职、中至少两人为中级职称 时应注意凡主观努力能达结构 职、初级。 到的,权重从重;非主观能控制的,权重从轻) 老、中、青年龄结构合 符合内涵 ; 7、 25岁≤T1<30岁 理。考察课程组教师的35岁≤T1≤45岁 年龄或 年龄分布和平均年龄(注:教师数统计以自评结构 50岁<T1≤55岁 (T1)。 报告写出时为准) 8、 高职高职称教师任课人数占 二、 称教课程组高职称教师总人T2≥0.6 师任数的比例(T2)。 课率 师 等 级 标 准 A C 等级 分值 A=16分 B=13分 C=11分 D=5分 A=12分 B=10分 C=9分 D=4分 A=16分 B=13分 C=11分 D=5分 A=16分 B=13分 C=11分 D=5分 A=16分 B=13分 C=11分 D=5分 T2≥0.4 9、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0.2≤T3<0.4 资 学历人数占课程组教师总人T3≥0.5 结构 数的比例(T3)。 队 符合内涵 伍 10、青(注:无青年教师培养规有长远的青年教师培养年教划,可制定课程组教师进建 师培规划与短期的安排、计修计划;要体现课程组教有计划无检查 划落实的督促、有检查 养 师之间“传、帮、带”的设 关系。) 近两年课程组教师人均 11、 在有刊号的刊物上发表T4≥1.2 K2 教学的教研论文数(T4)及教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研究T4≥0.6 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注:论文只统计第一作或获院级教学成果奖 =0.20 论文(注:国家级重点期刊、者,从1998年开始统及成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的计) 果 权重依次为5,3,1) 近两年课程组教师人均T5≥1.5 12、 在有刊号的刊物上发表或获省级科研成果奖 科研的科研论文数(T5)及科(注:①科研成果奖评定T5≥0.8 成果研成果奖获奖情况。 以主持人为准,参加人乘或获院级科研成果奖 及论(注:科研论文权重的计相应系数。②获厅级科研文 算参照教研论文的计算办成果奖可评为B级。③科法执行) 研成果必须要有成果奖) A=12分 B=10分 C=9分 D=4分 A=12分 B=10分 C=9分 D=4分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标准 表(三)

指标 条目 内 涵 等 级 标 准 A C 等级 分值 A=15分 B=12分 C=10分 D=4分 一般 13、 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治好 (注:记录每个课程教书学态度严谨,教书育人,为(注:至少有一人获省级组的教师获院级优秀育人 人师表;对学生严格要求。 以上优秀教师奖) 教师奖次数,结果评定可加以综合考虑) 好 讲课内容准确;理论联系实14、 (注:主要查看教师教际;课程进度适宜;符合大教学案;专家听课记录;系部一般 纲要求;反映近代科技成内容 领导听课记录;教研室同就。 行听课记录) 注重启发引导,重点突出,好 15、 难点分散;条理清楚,逻辑(注:可查看各方面听课教学鲜明;一般 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记录;学生反馈信息;课三、 方法 因材施教;培养能力。 程组的相关记录材料) 课程教学程序总体安排合好 16、 理,各环节协调一致,理论(注:可调阅最近一学期学 教学与实践比例适中,注意培养的学生作业;检查作业批一般 过 环节 能力;备课充分,辅导答疑改、教师教案、实验指导认真,作业批改及时。 书等) 程 课程已建试卷(题)库或集体集体批改、考核认真, 17、 出题,考卷有成绩好 教学记录资料齐全,一般 K3 考核 分析。 =0.30 结合近代科学发展、专业需要及学生情况,教学内容及一般 18、 体系有所更新和改革,并有好 (注:只要进行教学教学长期的教改方案和短期的(注:在兄弟院校中有较改革的,就可评为C改革 具体安排,坚持长期的实大影响的可评为A级) 级;没有进行教学改践,不断改革,经验得到校革的,评D级) 内外的注意和好评。 实践教学环节文件、资料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和实习齐全;T6=100%;综合性两方面。实验和实习要有符实验应占实验总课时的19、 T6≥85%;实践教学合大纲的指导书和讲义,实15%以上。 实践环节文件、资料欠验开出率(T6)要符合大纲(注:综合性实验的进行环节 齐全 要求;实习要组织有序,落还需综合把握;无实践教实有力,考核有据。 学的课程,专家组可视具体情况予以给分) 教 A=25分 B=21分 C= 17分 D= 10分 A=15分 B=12分 C=10分 D=4分 A=10分 B=8分 C=7分 D=4分 A=10分 B=8分 C=7分 D=4分 A=10分 B=8分 C=7分 D=4分 A=15分 B=12分 C=10分 D=4分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建设质量评估标准 表(四)

指标 条目 内 涵 等 级 标 准 A 平均90分以上, 没有60分以下的 (注:从系部、教研室、20、 根据院教师教学质量评平均70分以上, 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教学 估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加以考虑;可先记录课程没有60分以下的 四、 教 学 21、 效 学生根据本方案所附的课程90分以上 。 评分 质量评分表(学生用)果 K4 及格率95%, A=40分 B=34分 C=28分 D=10分 60分以上 组有关情况,根据结果进行商议) A=40分 B=34分 C=28分 D=10分 C 等级 分值 A=20分 B=17分 C=14分 D=8分 =0.30 22、 根据该课程的最后考核75分以上≥70% (注:试卷命题符合教学及格率85%以上, 学生成绩,学生考核成绩良学业大纲要求,反映较好即可65分以上占70% 好。 成绩 为A级;可以查阅最近一学期的试卷) 主要指课程的教学、改革、管理等方面所取得附 23、育部推荐教材、获省级加 课程特色明显 以上与该课程有关的奖分 特色 励、在国家级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与课程有关的教学、科技论文等。

注:评估等级中列出的对应分值是该等级的最高分值,评估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打出等于

或低于此分值的分数。

的突出成果,如主编教一般 A=10分 B=8分 C=5分 D=0分 安徽科技学院课程质量评估评分表

指 标 条 目 一 课 程 基 本 建 设 K1 =0.20 二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K2 =0.20 1、教学大纲 2、教材建设 3、教学手段 4、教学资料 5、教学制度 6、职称结构 7、年龄结构 8、高职称教师任课率 9、学历结构 10、青年教师培养 11、教学研究论文及成果 12、科学研究论文及成果 13、教书育人 三 教 学 过 程 K2 =0.30 14、教学内容 15、教学方法 16、教学环节 17、教学考核 18、教学改革 19、实践环节 20、理论课考试 四 教 学 效 果 K4 =0.30 附 加 分

21、教师教学 22、学生评分 23、学生学业成绩 24、课程特色(e) 最高分 25分 25分 15分 15分 20分 16分 12分 16分 16分 16分 12分 12分 15分 25分 15分 10分 10分 10分 15分 15分 40分 20分 40分 10分 评估等级 对应分值 一级指标得分(D) 评价结果得分A=e+∑k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