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节能技术监督制度
*************热电厂企业标准 节能技术监督制度 1 总 则
1.1 为贯彻国家“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方针,强化电力企业节能管理,努力降低能耗,根据国家电力公司《节能技术监督条例》(试行),结合中星热电厂实际制定本规程。
1.2 节能技术监督是电力工业节能工作的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电力基建和生产全过程,按分阶段、分级管理原则,实行节能技术监督责任制。
1.3 节能技术监督,即对发电、供电设备经济运行的重要参数、性能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及评价。
1.4 通过对热电厂耗能设备及系统在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阶段的节能技术监督,使其电、水煤浆、油、汽、水等消耗达到最佳水平。
1.5 积极推广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依靠技术进步,降低发电设备和系统的能源消耗。
2 监督机构及职责分工
2.1 厂节能技术监督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厂部为一级,科室班组为二级。 2.2 厂属各科室都要加强本部门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领导,提高对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认识,建立和健全节能技术监督网和节能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并建立逐级报告制度。
2.3 我厂的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由总工程师领导,生产技术科是具体实施监督机构,设节能监督专责工程师,其职责是:
a)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节能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b)监督本厂发、供电、供热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有关措施执行和规划制订情况。
c)对新建、扩建、技术改造工程进行节能全过程技术监督。能耗指标出现异常波动情况,组织技术诊断,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督促解决。
d)编制节能技术监督报告,检查和督促我厂节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开展。 e)总结交流节能技术监督经验,组织技术培训。 )监督节能奖惩办法的执行情况。 f g)下达年度技术经济指标考核计划。
2.4 节能监督网监督人员在总工程师指导下开展节能技术工作。其主要职能是: a)贯彻执行上级的节能技术监督规定,监督、检查基层生产部门的贯彻情况。 b)将能耗指标分解,逐级下达给有关部门、班组,并监督执行。
c)定期参加节能分析会,总结交流监督经验,分析节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d)对我厂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节能技术监督,包括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效果的测算和效益评估。
e)对燃料、电、水、汽等计量装置进行监督。 f)当能耗异常波动时,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g)及时上报节能技术监督报表,分析和总结材料。
h)监督节能奖惩办法的执行情况,对节能作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提出表彰和奖励的建议。 3 能源计量
.1 执行国家和部颁有关计量规程、制度和计量标准。 3
3.2 能源计量器具的选型、准确度、稳定、测量范围和数量等,并依此要求配备监测计量器具。发电厂的关口电能监测仪表,其不平衡率符合部颁有关规定。
3.3 综合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达100%,计量检测率95%,在用计量器具周期受检率达到100%。 .4热电厂配置的水煤浆、重油计量装置应定期进行校验,按规定周期对水煤浆罐、重油罐进行3
清罐盘库。发生差距较大的盈亏,应分析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合理处理。 4 节能技术监督 4.1 节能技术监督的范围
4.1.1 对全厂各部门能源利用状况实施监督;对能源利用不合理或浪费能源的单位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开展节能监督方面的技术咨询、试验研究和人员培训。参与节能降耗计划和技术措施的制定。
4.2 节能技术监督的主要任务
4.2.1 监督、检测和评价全厂各部门合理用热,合理用电,合理用水煤浆,合理用油,合理用水,合理用材料(磁性材料、绝缘材料、保温材料)等的状况。
4.2.2 协助各部门对供能(供电、供水煤浆、供油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测。 4.2.3 对节能产品的耗能指标进行抽查、验证。
4.2.4 对用能产品的耗能及产品耗能有关的工艺、设备、系统等技术性能进行检测、评价。 4.2.5 单台机组月统计经济指标主要是:发电量、供电煤耗、厂用电率、负荷率、给水温度、高加投入率、汽机汽耗率、汽机效率、过热器出口压力、过热器出口汽温、锅炉排烟温度、锅炉排烟含氧量、灰碳量、锅炉效率、入炉煤低位发热量、燃煤值挥发份、折算灰份等。 4.2.9 对反映机组经济特性的参数和指标,如主蒸汽压力、温度、排烟温度、过剩氧量、飞灰可燃物、给水温度、高加投入率、主要辅机用电率、点火用油及助燃用油等运行指标进行监督、检查、调整、分析和考核。
4.2.10 按《火电厂节约能源规定》的要求,要定期开展锅炉漏风,汽机真空严密性,锅炉燃烧调整试验,锅炉吹灰装置效果试验,并进行监督和考核。
5 节能技术管理
5.1 结合我厂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要不断补充制订和定期修订节能技术监督规程、制度和标准,使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5.2 为保证我厂节能技术监督的开展,提高巩固节能成绩,各部门应严格按本规程要求执行。 5.3 节能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责任制,节能技术监督报告和指标应每月上报,重要问题进行专题上报,每月应写节能分析报告和总结。
5.4 节能工作实行考核制度,对各项节能指标实行值间和部门考核。 5.5 建立和健全节能技术监督基础资料和档案管理。 5.6 运行管理
5.6.1 运行人员要树立整体节能意识,要不断总结操作经验,使各项运行参数达到额定值或厂部规定值,以保证全厂较高的经济性。
5.6.2 锅炉主值要掌握入炉水煤浆浆质变化,根据水煤浆浆质分析报告,炉膛燃烧工况和当时飞灰情况,及时调整燃烧。认真监盘,观察各项参数变化,经常检查各项参数与额定值是否相符。如果偏差较大要分析原因并及时解决。发现影响燃烧调整的各项缺陷要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做到缺陷有记录,处理有结果。要按照规定及时做好锅炉清焦和吹灰工作,以便锅炉处于最佳经济状况下运行。
5.6.3 改善操作技术,努力节约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认真做好油系统的维护工作,保证管道,喷嘴畅通,雾化良好,定期进行油箱排水和检查油标。
5.6.4 保持汽轮机经济运行。
5.6.5 保证高压加热器投入率在95%以上,高压加热器在投运过程中温升速度尽量小,防止温度急剧升高。运行过程中要维护正常水位,保持高加热器旁路阀门的严密性,尽可能保证较高的给水温度。
5.6.7 认真搞好化学水处理工作,保证供应合格的除盐水。严格执行化学监督制度,防止锅炉、凝汽器、加热器等受热面和汽轮机通流部分发生腐蚀、结垢和积盐。
5.6.8加强对各种运行仪表的管理,做到装置齐全、准确可靠、维护及时。 5.6.9生技科、运行科要制定和不断完善经济调度方案,开展等微增调度,合理安排机、炉的启停。搞好辅机运行调度,不断降低辅机单耗。
5.6.10 对影响机组经济性较大,需要通过设备检修解决的缺陷。属标准检修项目,制定应达到的标准,检修完成后进行经济性能和指标的测试及考核。
5.6.11 根据热力系统和设备的优化分析,落实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制定应达到的标准,积极降低厂用电率。
5.6.12 做好设备、管道及阀门的保温工作,使外壁温度在规定值内;定期进行散热损失测定,应用新工艺、新材料减少散热损失。
5.6.13 主要系统和设备、大修以及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前后,都应进行性能试验,为节能技术监督提供依据。
5.6.14 加强燃料管理;及时进行入炉水煤浆的工业分析,提供运行人员掌握入炉水煤浆浆种特性,进行燃料及燃烧调整;对入炉、入厂水煤浆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灰份、分析基挥发份进行监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