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低年级

来源:筏尚旅游网
在学生习惯养成方面我虽然没有突出、创新的做法,但是在政教处各位领导的指导下,我紧密结合“十大习惯”学习、评价手册使用及校园之星评比,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训练、教育及引导,使每个学生不仅知道了该怎么做,更明确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已经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做人习惯。现将自己在培养学生守秩序这一做人习惯的几点简单做法总结如下:

一、正面引领,让孩子们切实明确自己的行为目标。

记得上学期一次升旗仪式的讲话上,张主任表扬了一个随手关卫生间门的同学。那时候,我们教室正好对着卫生间的门。以后的日子里,我就经常看到很多班的学生,走到我们门口就歪头看看卫生间的门。如果门开着,他们就马上伸出小手把门拉上。这使我深受启发,明白了正面引领对于小学生有多么重要。所以,在学期初“十大习惯”学习时,我扎扎实实地给学生们逐条讲解了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两个周下来,大部分学生不只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上下楼梯会轻声慢步了,知道排队右行了,课间教室里安静下来了,大课间活动没有追逐打闹的了„„

二、榜样教育,让孩子们在互相学习中成长进步。

低年级小学生天性好动,“知法犯法”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这样正面的说教也无法从根本上让他们接受、理解这些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所以榜样的力量对于这群纪律后进生来说是非常管用的。于是,我细心观察,发现身边的典型,再从头学习十大习惯,每一小条都为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是谁,该怎样向他学习。这样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如厕纪律方面,我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程润和任秋岚,这两个孩子一向做事认真,走路也规规整整,我就让他两个一人带一条路队。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走在这两个小榜样的后面,他们不由自主地以小榜样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如厕纪律的习惯。

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如在放学排路队中,我经常教育学生注意观察那些表现好的班级,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找出自己的不足,比较快、比较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我还给班级里这些纪律后进生单独找了榜样,实行“一带一”,安排座位时,小榜样们坐在小徒弟的前面;如厕、放学路队,小榜样们站在小徒弟的前面;课间活动,小榜样和小徒弟一起活动。每时每刻都让优秀学生向后进生传递着正能量,让后进生明白自己的目标。这样的榜样帮扶措施大大提高了纪律后进生的转化效率。

三、小组竞争,用各种比赛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比赛心理,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比别的同学好。利用这一心理,我很好的把《评价手册》用了起来。把全班62名学生分为10个评价小组,由组长随时记录小组成员的加分、减分情况,每周一统计、评选周冠军,每月评选、公布校园之星。

我们班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组比赛。根据学生的表现会给不同的组奖励加分,小组采用捆绑式评价形式,让小组同学共同努力,争取优胜。如果小组内有一个同学不守秩序,整个小组都不能奖励加分,学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很高,好同学表现更好了,而且舆论的力量使那些表现不好的同学加强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这样以一带一,以点带面,教育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的教育目标,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也不断增强。

四、及时评价、奖励,让良好习惯逐步内化为一种自主行为。

平时我特别注意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及时树立典型。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别人扔在地上的一张纸捡了起来。我就抓住这个细节,大大表扬那个捡起废纸的学生,并且立即树立为全班讲卫生榜样。又比如每个课间、每天中午到校后,我都在教室里和走廊上到处走走,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然后夕会时间,进行总

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优点也要树立典型,大力赞扬。这样做,对于那些平时表现不是非常优秀的孩子效果非常好。

另外,我发现想要让低年级学生每天保持十足的干劲,必须经常给他们点比较实惠的奖励。比如:如果只跟他们说好好表现,争取这个月评上各类校园之星,他们好像评完一个月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激情也没了。于是,我就根据校园之星评比结果进行分类奖励,大满贯的可以得到表扬信,得五颗星的可以得到两枚奖章,得四颗星的可以得到一枚奖章。这样一来,孩子们对日常评分更加重视,对校园之星评比始终充满了激情,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断的强化中逐步形成。

总之,在习惯养成方面,我始终践行着“以正面道理教育孩子,以榜样力量带动孩子,以小组竞争激励孩子,以评价欣赏赞美孩子”这一理念,力求让每个孩子在低年级就养成良好习惯,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