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 63 浅谈医院信息系统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用 李宝传 刘珠英 摘要:随着国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医院药房信息系统作为HIS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对医院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自 2001年开始启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以来,经过1O年的应用、改进及不断完善,该系统现已成为医院科学、便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就门诊药房而言,门诊药房管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HIS)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的等候 取药时间,而且大大地减少了差错的发生,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门诊药房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1)16—0063—02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HIS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pharmacy LI Bao-ehuan,LIU Zhu—ying (The Third Hospital Afilf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ABSTRACT:Wi山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hospital,iformatinon system of hospitl pharmacy,aas an im- portant subsystem of HIS,has great signiicance On hospiftal management.Since 2001,our hospitl had enablaed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man- agement system,and this system has become scientific,convenient and eficifent after 1 0 years of application,improvement,and continuous perfection.To outpatient pharmacy,its management syste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working eficifency,shorten p tient's waiting time,and greartly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elTors,achieved good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in ensuring the safe and effective for patient while using medicines. KEY WORD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outpatient pharmacy 门诊药房传统的工作模式是医生给患者开完处方后,患者凭 处方到药房排队划价,然后到收费处缴费,缴费后再到门诊药房 交处方配药,等候拿药。自从我院门诊药房启用医院信息系统配 发药品后,极大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缩短了患者 等候取药的时间,而且对药品的管理也有很大帮助,现就药房信 息系统近10年的应用情况及体会做一些简单概述I11。 我院门诊药房工作站设有三个系统:药品划价系统、配发药 子系统、库存管理系统。 1药品划价系统 麻醉药品,精神一、二类药品,按处方管理规定,它必须是特 定的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 右上角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 上角标注“精二”。医生开出的电子处方都是普通药品的处方打印 用纸,开麻醉药品、精神一、二类药品只能是用特定处方手写开 具,患者持手写处方到药房划价;另外,医生少开、多开或者漏开 了药品,或因手误开成了其他药,需要修改处方价钱的,也需要到 药房划价处进行修改;还有就是药品临时用完了或者是患者用药 后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退药的,也需要到药房划价系统操作 退费。 2配发药子系统 2.1配药子系统:医生给患者看完病后,打印出一张电子处方给患 者,患者到收费处交费后,收费处就把处方信息传递到门诊药房 后台的计算机,计算机在收到信息后,把处方以药袋的形式打印 烦。出来。譬如,处方有五种药,则打印五个药袋,每个药袋有编码(1/ 3.2.2若门诊药房中同一种药品有不同厂家、规格、价格的药品,也 5,2/5…),每个药袋印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配药日期与时间、 可通过药品维护来设置显示与不显示,避免了不同价格、规格的 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与用量及药品注意事项和每 同一种药品同时发放。 种药品的金额。药房的后台调配人员按照打印出来的药袋进行药 3.3药品盘点:可自动生成盘点表,现有库存药名、位置排列一目 输入实盘盘数 品调配并审核用药合理性(把药品装进相应的药袋里),如果有疑 了然,药房工作人员可按打印的表进行实物盘点,报表生成简单。 问,在药袋上做出标记并联系医生核实后才可以调配,可在患者 后,系统可自动计算盈亏,未取药前作好相应的调剂及审方等准备工作,将配好的药品送到 3.4药品调价:药品的调价权限在药库,药房没有调价权。当接到 药库将药品价格调整好后,会通过计算机网络 前台,这样患者不用先交处方排队配药,从而大大方便,病人取 药品调价通知后,自动传输到各药房,药房的价格就随之变动,不需要另行调价。所 药,也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 网络化管理的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也有效地解决了药品调价 2-2发药子系统:后台的药师把药品调配好后,通过电脑确认把信 以,保证了药品 息传递到前台药师的电脑,同时在药房每个窗口的上方设置的电 后把调价后的药品价格信息及时传输到药房的问题,及时传输的工作目。 子屏幕上也显示患者的姓名,病人通过药房电子屏幕所显示的姓 价格准确、5查询功能 名凭处方到指定的窗口取药,前台的药师根据患者的处方进行审 3.3.5.1药品查询:可查询各种药品的当前库存及零售价,也可查询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药剂科(51063o) 某一时间段内该药品的入库、出库数量,从而切实提高药房的管 2011年6月8日收稿 方,包括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用法与用量,四查十对,核对 无误后点击“发药”进行处方确认,病人的姓名从大屏幕里消失。 但计算机里留存的处方信息、病人信息并没有被删除,而是留存 备查,同时,各类处方也按处方管理法的要求保留备查。前台药师 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使病人的服药有更好的依从性,同时电脑 也会自动减去该药房的药品库存数。通过前后台药师双人把关, 真正起到了双人核对的作用,极大地减少了工作差错。 3库存管理系统 3.1药品入库 3.1.1门诊药房根据阶段用药量设置库存上、下限,当低于下限时, 可通过报警提示做请领计划,系统就会自动从库存里生成增加的 药品数量,通过网络将输入的药品明细传至药库,经药库确认后 生成请领计划表,由送药人员按计划表将药品送至门诊药房,门 诊药房人员按请领计划的药品明细认真核对药品的名称、规格、 数量、有效期等内容。 3.1.2若某种药品门诊药房库存紧缺时,可临时从其他药房及时调 配,把调配的药品输入药品库存系统,系统会自动增减,不但使库 存数准确,更保障了各药房之间药品的及时供给。 3.2药品供应维护 3.2.1若某种药品缺货时,药房可通过药品维护设置为“不显示”, 此时医生的电子处方工作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该药已无,开具不出 该药,从根本上减少了患者在药房、收费及医生之间的退、换药麻 内蒙古中医药 药品信息系统是一个全新的配、发药模式,医院实施计算机 3.5.2处方查询:如果患者有什么疑问需要查处方,或者想追溯该 网络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使得计算 病人的历史缴费记录等,可通过输入患者ID号或姓名、取药的日 机不单在资料运算、统计方面显示了手工操作无法匹敌的速度和 期就可以查询到任何时问已发药处方的详细资料。免除了以往查 准确性,而且在处理、存储、检索、交流信息资料和方便病人方面 处方的麻烦。极大地提高了药房的工作效率。 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臼】,确保了配发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理效率。 参考文献 4应用体会 信息一体化,解决了“三长一短”的现象,提高了门诊药房的 【1】马晓斌,刘松林,焦毅,等.药房管理系统在我院门诊药房的应 工作效率,节约了患者取药等侯时间,提高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 用『J1.医疗设备信息,2006,21(4):35—36. 调剂的速度和准确性。患者未到窗口之前,后台的药师就做好了 相应的调剂及审方工作,从而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并且后台 配药,前台发药的工作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双人核对、双重保 证,对预防差错,确保用药安全有积极意义。 【2]薛万国.新一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特点.计算机系统应用, 1997:(4):2—5. 【3】杨樟卫,胡晋红,刘海卫.上海15家医院和药房计算机应用现 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12):69—71. 护理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曾静’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不安全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1)16—0064—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 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 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 是护理质量的保障。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是现 代护理管理应该始终摆在重要位置的永久性课题。 1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运用各种手段鼓励护士自学考试或函授学习,努力提高护士的业 务素质。采取岗位培训,外出进修学习相结合,让护士不断充电,把 护士培养成技术娴熟的专业型护理人才是防止护理纠纷的技术 保证。 2_3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护理专业面对各种病 人,应突出安全管理概念’认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 1.1技术因素: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或 士条例》等法律知识及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内容,强 与他人配合较差,不重视业务学习和技术操作,违反技术操作规 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和危机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 程,将导致操作失误或错误而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对病人构成 力,使她们在平时工作中能做到谨言慎行,自觉地严格执行各项 威胁,影响护理安全。 规章制度,不随意简化操作程序,认真细致地履行告知义务,重视 1.2多元角色行为因素:护士是一个多元化、多角色的个体,长期 保护患者的隐私,尽职尽责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繁重的工作,重复性夜班,多角色负担以及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 2.4加强监督检查: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要特别注重抓好关键 数量不足、超负荷工作,使一部分护士身心疲惫,产生厌烦心理, 点,即那些有可能影响全面工作或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护理管理 不安心本职工作。因此,在工作中情绪波动大,责任心不强,注意 者要善于认识、处理这些关键性问题,并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这 力不集中,对病人态度粗暴,元端发脾气,以至发生护患纠纷,给 些关键问题处理好了对护理质量的控制与评价非常重要,也是衡 量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病人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后果。 1.3质量管理因素: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各项规 2.5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减少超负荷工作:临床近70%的治疗、护 章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护士没有进行有效的职 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士是病人的守护神、知心 依赖者、倾听者,甚至是老师;而在家中护士又扮演女儿、妻子 业道德教育、护理安全教育,管理者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 者、因素缺乏预见性和洞察力,质量监控不力,这些都是造成护理不 等多种角色,当工作任务重或超负荷时,大多护士无法适应角色 安全的重要因素。 的转换,出现冲突。长此以往,将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也 1.4用药与设备设施因素:药物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正确、设备 是构成医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原因目。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 设施使用不当等均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发生,特别是大量使用一 心健康,在有限范围内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 次性卫生用品以及大量使用辅助检查设备。 地安排作息时间,使每位护士拥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更加努力工 1.5病人行为管理因素: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 作,实现人生价值。 理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配合及支持。若病人 2.6加强护患沟通,避免护患纠纷:护士要学会使用文明用语。掌 心理承受力差,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就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烦 握沟通技巧,经常与病人进行交流,对一些文化素质差的病人的 j营乱、忧心忡忡的心理现象,不信任医生,怀疑诊断错误,更不听 过激语言、行为应做到心平气和地去解释,面带微笑,体谅病人, 护理人员的安排,拒绝服从治疗,出现不遵医现象,导致病人人为 用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们,提高病人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避免护理 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出现。 纠纷发生。 2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对策 3小结 2.1健全和完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要针对医院护理安全质量方 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 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成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高 级技术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定期检查,定期 召开会议,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处理。认 真做到护理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做到每周各科室自查, 每月重点抽查,每季护理部综合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全 院,对在检查中发现护士违规、违纪等现象,应该视其情节轻重做 出相应的处罚。 2.2加强理论与技术培-i/Jj:加强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教育, 十四川省三台县人民医院(621100) 2011年6月24日收稿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 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抓好全员安全质量教育是降低护 理不安全因素的前提,同时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 应该受到每个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保证安全管理方案的实 施,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切实做 到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泼,等.医院管理学f .上海:上海远东出 版社.1995:238. 【2]刘晓红.护理一 理学f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24. [3】王宝莲.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和道德[J1.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