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一: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大意,能理清文章脉络。 4、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美景。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悟草原美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歌曲。(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欣赏着草原的美景,此时你有什么想法?
2、明确目标:是啊,如此美丽的草原,如此浓郁的民族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走进草原,领略它如画的美景和独特的风情。齐读课题。
3、预期效果:希望同学们用心读书,积极思考,大胆展示自己
1 / 7
的读书成果!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任务呈现:
(1)本文的作者是谁?请简单介绍一下。 (2)生字新词你会读吗?自读一次,齐读2次。 (3)课文读通顺了吗?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介绍本文的作者老舍。 (2)齐读生字新词。
(3)指名分节读课文,强化生字新词。 任务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任务呈现:浏览课文,思考:
(1)课文哪段写草原美景,哪几段写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2)第二部分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批注在书上。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师生交流,板书。
任务三:学习第一段,感悟草原美景。 1、任务呈现:自由朗读第一段,思考:
2 / 7
(1)从哪里感受到草原的美? (2)把你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读书,勾画,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 (1)天空可爱
A.在作者的心中掀起怎样的波澜?
B.优美的环境和愉快的心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体会到作者初入草原就爱上了草原。
C、你能通过朗读展示出这幅优美的画面,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吗?指名读,齐读。 (2)一碧千里
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C、你能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这美景吗?指名读,齐读。 (3)小丘柔美羊群似花
A.细细品味,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
B.男女生赛读。
(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久立四望什么?
3 / 7
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C、你能读出文字背后的画面,读出作者的感受吗?
(5)“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是作者的感受吗?为什么?领会拟人的写法。 指导朗读,读出陶醉之情。
比较句子,体会两个“品味”的不同意思。
(6)小结:在这段中,作者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拟人,动静态描写相结合,情景交融,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真不愧是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啊!
(7)指导背诵:自读,指名读,齐读,把这如诗如画的草原美景留在记忆中。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A、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B、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C、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2)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先生写的一篇散文,全文共()段,可分为
4 / 7
()部分,第一部分写(),第二部分分别写了()、()、()和()等内容,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
2、结果反馈:根据学生做题情况了解对错,指导改正。 3、反思小结:根据反馈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同学们,草原的美景让人陶醉,草原的生活更令人向往。下节课我们继续草原之旅,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板书设计:16草原 景人 天空可爱远迎 一碧千里相见 羊群似花款待 小丘柔美联欢
篇二:草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全文,知道课文写的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草原美景,另一部分是蒙汉情深。
2、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描写的生动画面。 【教具】录音磁带、投影片、录象。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课题 1、放音乐《赛马》。
5 / 7
2、提问: 你听懂了什么? 3、揭题: 1、草原。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4、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草原美景蒙汉情深 三、指导学生自读第一段 1、提出要求,板书:
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指导学生如何理解这句话,即如何才能有自己的见解。
四、读后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习 1、“这次,我见到了草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3、导用“那么……那么……”说一句话。
4、“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5、“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6 / 7
6、“这种境界……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⑴这句诗是讲人在怎样的环境中产生的心情。 ⑵练习用“既……又……”说话。 7、“在这种境界里……无限乐趣”。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五、当小导游
1、让学生看一段草原的录象。 2、根据录象试着当小导游。 六、总结文章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