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 Q !Q 5 1 丛 l 2O09.2音乐探景 取意于画,升华画作的中国钢琴作品 ——论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 口向乾坤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绘画与音乐都可以表达情感。用音乐描述画意是作曲家的一种创作思路。中国作曲家汪 立三创作的钢琴作品《涛声》就是取意于日本绘画大师东山魁夷绘画作品的成功之作。 关键词:绘画;音乐;中国钢琴;涛声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2-0063--03 绘画与音乐同属艺术门类,绘画通过线条和色彩传递给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分别是: 《欠花》、《森林秋豢 、 人们的视觉,音乐通过音响传递给人们的听觉。画中之乐、 好蝴和僻声》。虽然钢琴作品四个乐章的名字都取意于画 乐中之画是人们常常探讨的话题,它们都可以表现艺术家心 家的画作,但作曲家并未局限于画面本身,而是融进了丰富 灵深处微妙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感受。绘画的构 的艺术联想和思想与心灵的共鸣。这部作品写于1979年, 图、线条对应于音乐的曲式结构、旋律线条。绘画中给人温 1985年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选~等奖”。 暖、热烈感觉的红、橙、黄这些暖色调,它们相当于音乐中 的大调式;而给人寒冷、宁静感觉的绿、青、蓝这些冷色 一、东山魁夷及其风格、鉴真法师与唐招提寺 调,它们相当于音乐中的小调式。绘画中的术语“色彩”常 障壁画 常被作为音乐用语出现在教学、理论文章中,它被用来描述 音乐中的调式调性、和弦、配器等。同样,音乐中的术语 东山魁夷(1908-1999)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著名画 “节奏”广泛应用于绘画及空间造型艺术中。 家,出生于横滨市。1972年他的绘画作品《春晓》被日本 音乐与绘画的联系表明,艺术创作者可以用音乐表现绘 首相田中角荣作为中日两国的外交国礼赠送给毛泽东主席。 画的内容。欣赏绘画的感受通过音乐创作表现出来,这是人 东山魁夷一生的辉煌巨作是为奈良唐招提寺“御影堂” 的“通感”效应。取材于绘画作品(或作曲家内心里的想象 (供奉着鉴真法师的座像)绘制障壁画。这一巨大的绘画工 画面)的音乐作品单就钢琴作品而言,著名的有:穆索尔斯 程起于1971年,前后耗费了11年时间。1975年完成第一 基取材于亡友画家哈特曼个人画展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 期工程《=山云》、俦声》,共26幅,分别以绿、蓝色为主 会》,共1O首小曲,每个标题都是原画的标题;法国印象派 调,表现的是日本的山林和大海,象征鉴真的功德和恩情; 作曲家德彪西的许多钢琴作品来源于他本人头脑中浮现的丰 1980年完成第二期工程《黄山晓云》 (8幅)、 州薰劂》 富“意象” (他的钢琴作品和印象派画家莫内的绘画作品有 (26幅)、继林月霄》 (8幅),共42幅作品,作品表现中 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艾米尔・韦尔莫斯说:“德彪西的钢 国风物。1981年完成 光》后, “御影堂”全部障壁画 琴作品 (中倒影》是克劳德・莫内作品 中倒影》色彩 完成。以此为标志,东山魁夷登上了战后日本画的最高峰, 语言的移调”)ItJ。 成为当代日本画的泰斗。他的画境界恬静优美、风格独特, 用音乐表现绘画的方法同样被我国作曲家汪立三所应 清澄的静寂中蕴藏着幽深的内涵、注重表现日本“大和之 用,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汪立三1979年在《人民画} 上 美”和“大和魂”。此外,东山魁夷还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散 看到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绘画作品后,立刻被那清高、 文大家,其行文质朴简洁,意境清明澄澈,在谈艺中饱含人 冷峻的风格强烈地感染,于是选取4幅画作谱成了四乐章的 生哲理。 63 我国唐朝著名和尚鉴真法师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使者。鉴 真(公元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律宗造诣很深。 他的画是无声的音乐。”汪先生不仅喜欢欣赏画作,而且喜 欢收藏名画,自己也亲自作画。正因为他对绘画的热爱,使 他比其他音乐家更敏锐地发现了东山魁夷画作中可以用音乐 语言来表现的绘画意境,从而找到了钢琴创作的灵感,诞生 了 ‘东山魁夷画意”组岳 这一名曲。 在8世纪,他应日本的邀请,准备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和中国 文化。他的东行遭到了当朝官吏的阻挠和自然的障碍,多次 失败,受尽折磨,以致双目失明。但他以顽强的意志和惊人 的毅力,苦斗了整整12个年头,第6次东渡才完成了自己 的宏愿。鉴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传播了友谊和盛唐文化, 三、汪立三创作的中国钢琴作品《涛声=》 钢琴作品《涛声》是《“东山魁夷画意”组曲》的第4 对于日本的宗教、建筑、医药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奈 良的唐招提寺就是当年鉴真兴建的,至今仍然雄姿尤在。鉴 真在寺里用的戒坛、许多遗物,还有鉴真之墓至今仍然受到 人们的珍惜爱护。在觉察到鉴真和尚临近圆寂时,他的日本 弟子忍基创作的鉴真雕像,现在作为指定的国宝安置在寺中 的御影堂里。 东山魁夷在接受唐招提寺长老的要求后,1971年开始 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的绘制工作。为了表现对这位文 化尢恩人的高度热爱和祟敬之情,考虑到鉴真到达日本时已 双目失明,未能亲睹他所热爱的日本岛国的海与山的美丽风 采,同时海可以象征鉴真不屈不挠、勇往向前、6次东渡的 精神,山可以象征鉴真东渡的祟高使命,东山魁夷决定把日 本的海与山画出来展示于鉴真雕像之前。画家抱着“以鉴真 的精神来完成”的心情,不顾年事已高,长时间踏足于日本 的海岸线和高山,并在御影堂冥坐, 终于在1975年完成了 障壁画第一期工程《山云》、髂声=》。 东山魁夷的画作《;寿声》表现出鉴真为事业而奋斗的伟 大精神和坚定的意志。 二、汪立三先生及其爱好 汪立三是我国优秀的作曲家,193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 门第之家,祖籍四川省犍为县。1948年考入四川省立艺术 专科学校音乐科(现四川音乐学院前身)。1951年人上海音 乐学院作曲系,1959年毕业。现任哈尔滨 币范大学艺术学 院教授。代表作有:钢琴曲《小奏鸣曲》、 《蓝花花》、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也山集——序曲与赋格》、 倪 妹开荒》等。汪立三先生在中国及世界音乐界享有盛名,是 我国当代一位了不起的作曲家。他对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做 出了巨大贡献,他大胆地运用西洋和声、复调技法,并成功 地表现浓郁的中国民族民间色彩,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 汪立三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而且十分热爱中国传 统文化。尤其喜爱绘画。上中学的时候,他就经常去美术教 师宿舍看书、欣赏、揣摩。多年来他无论身处何境,始终保 持着这个爱好。汪先生说:“我很喜欢梵高的画,热隋、色 彩丰富、感染力特别强。还有康定斯基——抽象派的鼻祖, 首,亦是此组曲的主题中心。音乐叙述了唐朝中国著名和尚 鉴真法师6次东渡日本那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颂扬 了鉴真大师为了崇高的信仰多年来决不动摇、排除万难、不 惜献身的精神,表现了鉴真大师为事业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坚 定的意志。 汪立三在《“东山魁夷画意”组曲》中,借鉴了我国国 画中题款的方法,通过文学语言帮助人们去理解作品和曲作 者的意图,以达到丰富想象的目的。钢琴作品僻声》开头 的文字是: 古老的唐招提寺啊! 我遥想 一苇远航者的精诚。 似闻天风海浪 化入暮鼓晨钟。 汪立三的钢琴作品《涛声》可分为5段: 段落1 段落2 连接部 段落3 连接部 段落4 连接部 段落5 鉴 鉴 华 登 题 声真主 涛 涛亩 宙 涛 塞 彩袁 委 殿 尾 主 题 声 l-l7 18-3l 32-38 39-56 57-76 77—103 104.112 113.127 小节 小节 小节 小节 小节 小节 小节 小节 在钢琴作品《涛声》里面,汪立三根据画意,在以下几 个方面做了精心构思。 (一)音调的选择 为了表现鉴真庄严、高贵、神圣的形象,钢琴曲选取了 中国佛教音乐曲调(重庆佛乐“香花清”) 作为僻声》开 头的主题素材(卜4小节)。为了表现唐招提寺建成钟鼓齐 鸣、佛光照耀、普天同庆、鉴真登上神圣殿堂的形象,全曲 的高潮(113-127小节)选取了佛教音乐“登宝殿” (也叫 “请圣”)曲牌第1小节的音乐材料。 为了使 声》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作曲家没有使用 现成的日本音调,而是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 “mi—fa-la-xi—do—mi”这种日本民族的“都节”调式音乐, 如39—56、81—91、94—102/J、节。 F InRATInl'J IN Ml 广 在音乐织体的选择上,作曲家为了表现鉴真6次东渡日 本所经历的艰辛和不屈不挠的意志,钢琴音乐使用了左手三 重具体细节。而德声》音乐中所塑造的‘画面’,竞也使 人联想起德彪西作品中的类似片段。”删如开始的第1至第 连音音型表现大海,右手结合以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旋律的 方法。如2O一25小节。 (二)色彩 10小节等。汪立三创作的钢琴作品《涛声》虽然取意于画 作,但没有局限于画作,对画作进行了升华,把鉴真和尚东 渡日本的恒久的弘愿和意志、以及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一 个悠远的岛国的博大精深的悠远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在钢 东山魁夷对颜色的深浅明暗有独到的见解,他的绘画作 品喜欢使用蓝、白、黑、绿等冷色调。汪立三考虑到这点, 再加上钢琴作品中要表现的宗教和日本风格等,汪立三也在 琴曲《涛声》里,为了表现鉴真排除万难、竭诚东渡、战胜 风浪、最终得以成功的意志和精神,运用了音乐的各种表现 和弦的色彩、音响的紧张与协和上作了精心构思。 《j寿声》表现色彩的方法有: 1、调式色彩:《涛声》是受到东山魁夷的画作有感而 发的,鉴真的业绩和日本又有不解之缘,音乐应该有一定的 日本色调。在调式上,钢琴曲以日本传统的“都节调式”为 其音乐的基本调式。这是一种具有很强个性的调式,虽属五 声调式,但与中国的五声调式不同,这一调式中有两个小二 度音程,其调式色彩与欧洲自然小调相近。作者正是借用它 的独特色彩来体现音乐中的日本风格的。 2、调性色彩:曲作者运用不同调性的调式色彩变化, 如:在第32小节里,高声部在一个降号的调性,中声部在 三个升号的调性;在第81-86小节,右手大指的中声部旋律 是建立在G音上的“都节”调式,而左手是建立在A音上 的“都节”调式,左右手分别在相差一度的两个不同调性。 3、非常规和弦色彩:在《涛声》中,汪立三运用和弦 的特殊处理来表现色彩性的变化,如:在第2小节低音区的 “音块”,在曲子中多次出现;在结束段用多个不同调的平行 复合进行模仿钟声等。 锵声》以多种方式构成了大量不协 和音响以表现特定形象,这一点,在中国钢琴曲创作史上占 有突出地位o 14] (三)《涛声》使整首组曲的4个乐章形成对比 四乐章的 ‘东山魁夷画意”组曲》,分别是: 佟花》、 《森林秋 、好 和婷声》。汪立三先生为了把整部作 品的重心放在最后的德声》一章,在音乐内容和音乐风格 上匠心独运,做出了精心安排。在音乐内容上,前3首乐曲 都是从不同角度上描写日本的风景,而《寿声》的音乐则是 明确歌颂“人”的精神,它的现实意义大大超过了对于风景 的描写,使整部作品体现了一种“境”与“人”的对比。在 音乐风格上,前3首乐曲基本建立在日本音乐风格上,而在 《涛声》中则引用了中国的古典佛曲《目莲救母》为素材, 创作出了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鉴真主题”。 《j寿声》中那 雄浑的、震撼人心的钟鼓轰鸣声和大段描写波涛汹涌的强大 音流与前3首乐曲那种清新、典雅的风格形成对比,使整部 作品体现了一种“浓”与“淡”、“重”与“轻”的对比。IS] (四)《涛声》取意于画。不局限于画 “普遍认为东山魁夷的画,风格近似法国印象派,不注 手段。这部钢琴曲中那丰富的想象、浓烈的情感、哲理性的 思绪以及新意境的拓展、新技法的探索,在我国钢琴艺术史 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受到音乐的感动,东山魁夷致函 汪立三先生:“你对我的作品理解之深,令人钦佩”。日本 现代音乐协会委员长广濑董平教授称赞这部作品: “杰作 也,很思念。高作曲技法,实现新境地,我相信是世界性名 品,很是新也”。同 钢琴曲待声》取意于画意,但远没有局限于东山魁夷 的画意。 责任编辑:陈达波 参考文献: [1]朱秋华.德彪西[H].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唐月梅.美在淡雅与静寂——东山魁夷绘画之美[J].日本研 究,1993(3). [3]田青.中国佛教音乐选萃[H].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 [4]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5]项葵.论汪立三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J].剧作家,2006 (6). [6]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H].北京:华乐出版社, 1996. [7]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H].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A Discussion on Wang Lisan’S Piano Music——tIle Sound ofSea矸raVeS XiangQiankun Abstract: Painting and music are both used to show emotion.Using music to depict painting is a kind of creating technique. The piano music--the sound of sea waves,which was created by Chinese composer-Wang lisan,is an SUC-- cessful example of getting meaning fOrm Japanese paint- ing. Key words: paintings;music;Chinese piano music;the sound of sea wa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