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常识。
2、知道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三分钟)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欧洲杯足球赛片段)
1 、导言:同学们,看过足球比赛后,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学生各叙己见。
2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1 )认识不足
对运动伤害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当,及易导致运动伤害的发生。
2 )准备活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及易造成肌肉损伤、肌腱扭伤,韧带拉伤等运动伤害;
b、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就进行运动,易对器官功能造成伤害;
c 、准备活动内容不得当或准备活动过量,致使准备活动无效或身体功能有所下降。
3 )心理状态不良
在活动中由于急燥,恐惧、害羞、麻痹、缺乏经验或不自量力,也容易导致伤害事故。
4 )气候因素
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伤或其它伤害事故。
5 )身体素质弱,体育基础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6 )违反课堂纪律、活动要求和规定,也是造成身体伤害事故的原因。
3 、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运动前应该注意那些事项?(演示文稿)
1 、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 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 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 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 恶性肿瘤;
⑤ 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