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锡北片2023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名句默写(10分)

读诗,就是领略山川之美。“树树皆秋色,①________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②___________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明丽江景之美。“③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几处早莺争暖树,④____________________”是江南春天生意盎然之美。

读诗,也是体味古人情思。面对奇山异水,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面对多情的故乡水,李白抒发的是“⑦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的思乡之情。面对年华老去,曹操雄心不改,发出了“⑨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的豪迈呐喊。面对刚劲的松柏,刘桢寄寓了自己志向之坚贞:“⑩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始于秋分,终于寒露,刚刚闭幕的亚运会带给我们太多感动。万千观众翘( ▲ )首以望,观看高手过招、“神仙打架”。每一场比赛都精彩纷呈:漂亮的团队配合,超高的个人技巧,令人眼花liáo( ▲ )乱。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整个赛场都沸腾了,___▲___的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响彻赛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全红婵的极限反超、张雨霏的高烧战亚运、女排姑娘们的全胜摘金……亮眼的成绩背后是运动健儿不chuò( ▲ )的耕耘。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凭勇气和执着,zhānɡ( ▲ )显出“弄潮儿向涛头立”的飒爽英姿与拼搏精神。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翘( ▲ )首 .

(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眼花liáo( ▲ )乱 不chuò( ▲ ) zhānɡ( ▲ )显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振聋发聩 B.震耳欲聋 C.抑扬顿挫 D.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

A.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B.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行为。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D.网友调侃“国庆期间,我在朋友圈去了42次长沙”,显而易见长沙在新晋网红城市中的受欢迎程度极高是非常明显的。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

B.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撰《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地理著作,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答谢中书书》是“山中宰相”陶弘景写给自己的好友谢中书,也就是南朝宋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的书信。 D.“晴川历历汉阳树”中“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长河落日圆”中“长河”指的是黄河。 5、综合性学习(6分)

1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诚实守信意识,班级将举办“诚信”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小锡同学将展示三张图片,完成如下任务:

诚信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们学习与成长。小学的时候,诚信是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我们从中学会了讲真话、辨是非;中学的时候,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学毕业后,诚信就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我们从中学到了求职者不能掺水分、走捷径。 (1)依据图片,仿照上下句,补全横线上的内容作为开场白。(2分) 诚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去采访图三中的人物,你会分别问他们什么问题呢?(2分) ①问招聘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问求职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本次演讲活动提供一个故事作道理论据,再提供一句名言作事实论据。(2分) ①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赏析(41分)

(一)名著阅读(7分)

6、下面是小锡同学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以“领袖人物形象”为主题梳理出的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5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性格) B:________________(填人名)

C细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事件) C细节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事件) 7、小锡在读到下面这段话时产生了疑惑,请你帮他解惑。(2分)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2

你认为红军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请结合整本书阅读感受,阐述你的观点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6分)

8、小锡同学找到了下面两首古诗,和你交流他的阅读感受。

【甲】 定林所居① 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乙】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②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注】①定林:地名,为名胜之地。此诗作于淳熙元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②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

(1)诵读后,他感受到甲诗中的“山”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乙诗中的“鸡鸣”突出了山村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他还发现两首诗都有“闲”字,联想到教材上《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感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他有个疑问:王安石和王建,谁和苏轼当时的心情比较接近呢?请你帮助小锡同学解开疑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①②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尝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

⑤⑥

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袁宗道《极乐寺纪游》)

【注】①高梁桥:临近极乐寺,为北京西郊名胜。②道:经过。③绀ɡàn:天青色。④中郎:袁宗道的二弟袁宏道,字中郎。⑤挂进贤冠:挂,摘掉。进贤冠,古代官员朝见皇帝时的一种礼帽。⑥六桥:在杭州西湖苏堤上。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去桥可三里 去:_______________ .(2)大可七八围许 许:_______________ .(3)思立亦以为然 然:_______________ .(4)予因叹西湖胜境 胜:_______________ .

3

10、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3分)

A.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B.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C.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D.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暇日,尝与黄思立诸公游此。(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气词在古文中大多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乙文结尾处“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中的“乎”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普通人 梁晓声

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怅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永不摘下,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

②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③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影机前被人呼来挥去的。

④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⑤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⑥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类……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⑦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⑧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4

⑨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⑩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⑪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⑫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

⑬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我也不说什么。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我问找什么。他说找雨具。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⑭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当我耳聋吗?”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⑮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了?对不起……”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歉意。

⑯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

(有删减)

13、文章以“普通人”为题回忆父亲,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写文中有关父亲的事件。(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⑦段中的划线句是一处细节描写,请联系上下文赏析这句话。(4分)

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父亲起初被邀请去做群众演员,就是因为他有一把漂亮的大胡子;而到了后来屡次被邀,就不只是因为他的胡子漂亮了。

B.第⑧段中“群众演员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是说某些群众演员的行为,正是社

5

会上一些群众唯利是图的写照。 C.第⑮段中给“我”打电话约父亲扮演群众角色的人,得知父亲去世后的反应是“失望大大多于歉意”,作者批评了此人不懂礼貌。

D.文章结尾处,作者强调了在现实生活中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卒章显志,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6、以下是两则链接材料,请联系本文及材料,谈谈你对“普通人”的理解和感受。(4分) ...【材料一】

梁晓声和儿子曾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人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才算是值得的?”、“普通人的生活是不是幸福的?”他对儿子讲:“我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一个人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有一处住房,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没有什么可感到羞耻的。尽你所能就好了,不论结果如何,拥有快乐的人生最重要。” 【材料二】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17、写作。(50分)

读了梁晓声的《普通人》,一定令你想起了你身边平凡普通小人物的精彩故事,请以“平凡者的高光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

①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充实,有典型细节,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不得抄袭、套作本卷阅读材料; ⑤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锡北片2023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10分) ①山山唯落晖

②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大漠孤烟直

④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经纶世务者,⑥窥谷忘反 ⑦仍怜故乡水,⑧万里送行舟 ⑨老骥伏枥 ⑩岂不罹凝寒 2、(7分) (1)(1分)翘(qiáo)首以望

6

(2)(2分)眼花liáo(缭)乱 不chuò(辍) zhānɡ(彰)显 (3)(3分)B A.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形容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B.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特别响。

C.抑扬顿挫:形容语气或声音高低起伏,伴随停顿,十分和谐悦耳。一般用来形容歌声、朗诵等动听。

D.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一件事情或场面非常惊险刺激,使人感到惊惶、恐惧。用来形容胜利的欢呼声、呐喊声是不恰当的。

3、(3分)B

A.成分残缺。动词“解决”缺少宾语。在句末添加“的问题”。 C.缺少主语。删去“在”、“的过程中”和逗号。或者:删去“常常能使”。 D.句式杂糅。删去“显而易见”或者“是非常明显的”。

4、(3分)C C.说法有误。《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但不是写给谢灵运的。谢中书和谢灵运不是同一个人。 5、(6分) (1)(2分)示例:一场无人监管的考试,我们从中懂得了守信用、讲道德。 (2)(2分)①示例:面对不诚信的求职者,您会录用吗? ②示例:简历“注水”,您考虑过后果吗? (3)(2分)示例:①故事:曾子杀猪;商鞅立木;尾生抱柱;季布一诺千金……

②名言: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言不信者,行不果;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人倍信则名不达……

二、阅读与赏析(41分)

(一)名著阅读(7分)

6、(5分)

A:顽强敢拼(或:勇敢无畏/有勇有谋)、性格谦虚(或:虚心受教/热情诚恳) B:朱德

C ①:用缴获的降落伞做背心(或:司令部陈设简陋,伙食与部下一样/将国民党的悬赏通缉传单收集起来印刷红军宣传品)。

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或:童年时在私塾奋起反抗欺负他的老师/将祖母的鸦片烟盘踢掉/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 7、(2分)

【示例一】“人”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人,他们也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平常人的爱好(1分)。如:有的红军战士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唱歌,有的特别爱马(1分)。

【示例二】“疯子”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疯子,他们面对困难,坚定不移,有时采取异乎寻常甚至极端的方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1分)如:在飞夺泸定桥时,一半木板被撬走,下面是湍急河流,对面是敌军机枪,红军竟然在这样凶险的情形下过桥。(1分)

【示例三】“神”的角度。我认为红军是神,他们完成了常人基本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1分)如:他们翻越数座大山,渡过几十条河流,穿过遍布沼泽的草地,徒步二万五千里,最终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真是神奇!(1分)

7

(二)古诗阅读(6分)

8、(1)(2分)

甲诗中的“山”具有高峻的特点,乙诗中的“鸡鸣”突出了山村生活的静谧。 8、(2)(4分)

①王安石和苏轼当时的心情接近(1分)。②苏轼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有贬谪后赏月的欣喜和漫步的悠闲(1分);③王安石抒发了闲居山村时的悠然自得,两人的心情接近(1分);④而王建以自己闲看栀子花来衬托农人的忙碌(或:农事的繁忙),流露出诗人对田家生活的赞叹和欣赏之情(1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9、(4分)

(1)去:距离。 (2)许:表约数。 (3)然:这样。

(4)胜:优美的、美好的。

10、C(3分)

此句意思是: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得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故断句为: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11、(4分) (1)(2分)自从谢康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或: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得分点:自;未复;与;奇) (2)(2分)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在)这里游玩。(得分点:暇;尝;诸;省略句) 12、(2分)“乎”,相当于“呢”,表感叹(0.5分),写出了作者期望能早日摘掉进贤冠,去游览西湖,了却自己的山水情缘(0.5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山水(0.5分)、渴望弃官归隐(0.5分)之情。

(四)现代文阅读(15分)

13、(4分)①父亲被选中做群众演员,向“我”征求意见;②父亲认真演戏,常被人夸奖;③父亲牢记导演命令,长久端坐不离片场;④父亲揭穿“我”的谎言,冒雨赶赴剧组。(每点1分,注意不要漏写主语) 14、(4分)①运用动作描写,通过“掀”“搭”“卷”“放”“端端地坐着”等词语,②生动细腻地刻画了父亲因怕把戏服弄脏弄皱,而努力保持形象时的特别坐姿,③写出了父亲的细心严谨,等待时的耐心严肃,④从而表现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品质。(每点1分)

15、(3分)C(“不懂礼貌”说法不对,这里的“失望”饱含可惜之意,是对方对父亲作为群众演员敬业的肯定,从侧面表现了父亲认真工作,为他人所重视。) 16、(4分)能结合文本和材料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父亲这样的人,他们很普通很平凡,或许身份卑微被人瞧不起,或许平庸无奇不被人注意。(1分)但是,他们悦纳平凡,热爱生活,恪尽职守,坚守自己内心的志向,真诚做人,努力做事,尽己所能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用真心真情对待身边的人、事与工作,表现出了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可贵品质。(2分)正是他们构筑了社会的根基,他们值得我们尊重和赞美。(1分)

【示例二】袁枚诗中的苔是不会开花的,它是如此渺小低微,自然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但是它依靠自

8

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1分)文中的父亲也和苔花一样,虽然平凡普通,仅仅是一名小小的群众演员,既不是大咖,也不是主角,但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仍然认真而执着地生活着。(2分)我们也要像苔花、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在普通的人生中活出不普通的色彩。(1分)

三、表达与交流(50分)

17、作文评分建议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综合考虑,建议切入分39分,1-3分为书写分,另外加。

一类卷(45-50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流畅。

二类卷(40-44分):立意明确, 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规范、通顺。 三类卷(33-39分):立意比较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26-32分):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五类卷(26分以下):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结构残缺,不成篇章。文理不通, 错别字较多。 说明:

1、文章写完,但字数不足600 字,每50字扣1分,依次类推; 2、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只扣一次; 3、语病较多或者书写潦草的适当扣1-3分。

【附】文言文(乙文)参考译文

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树,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柳条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在)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

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才能弃官退隐,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呢?当天每人分别押一个韵,各自做了一首诗,然后道别。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