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筏尚旅游网
《国际物流》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8220123课程名称:国际物流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Logistic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学

时:48学时分:3学分

适用对象:2018级物流管理_佛山校区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管理学、物流学导论、供应链管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二、课程简介

国际物流是一门综合课程,涉及物流管理专业很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知识面比较广。不仅仅包括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整体管理流程以及方案的设计。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出现在国际物流中,比如逆向物流管理、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金融、国际物流方案的设计等。这些特征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如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InternationalLogisticsisacomprehensivecourseandhasawiderangeofknowledge,whichinvolveslotsofknowledgepointsoflogisticsspecializedbasiccoursesandspecializedcourses,whichincludesthebasicconceptsofinternationallogistics,theprocessofsystemmanagementandtheprojectdesign.Themeanwhile,thenewtheoryandmethodshaveappearwiththeeconomicglobalizationandthesupplychainmanagementdevelopment,suchasreverselogistics,bondedlogistics,internationallogisticsfinanceandtheinternationallogisticsprojectdesignandsoon.Thesecharacteristicsincreasetheteachingdifficulty.It’sthekeyanddifficultpointtoimprovetheteachingefficiencyandpromotetheabilitytoanalyzeandsolveproblems.

1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从企业全球化物流运作的观念出发,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国际物流的整体管理流程,提升国际物流各环节的运作能力及整体国际物流方案的运作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和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全球视角和整体化思维,思考如何利用全球供应链管理整合全球资源,从物流管理层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和价值链水平。利用相关的案例和短视频的观看,突出近几年物流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强大、全球价值链两端不断延伸,大量的企业走出国门,让学生感受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将“以德树人”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课程思政体现树人之目的。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的定义与形成背景

2.理解物流、国际物流、国际延伸性企业、国际供应链的整体架构与内容3.掌握供应链和国际供应链的内容(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管理1.主要内容

该小节主在回顾了物流的概念和七大功能要素(运输、包装、仓储、配送、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信息处理),以及物流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点之后,提出了国际物流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关系,阐述了国际物流形成的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物流管理和国际物流管理的内涵、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国际物流、国际物流管理的含义与内涵,熟悉国际物流发展的历

2史背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问题1:物流的含义与发展过程是什么?问题2: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什么?第二节国际供应链管理1.主要内容

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尤其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类型以及信息化管理的优势等方面内容详细阐述外。此外,还阐述国际供应链管理的含义和重要性,并通过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案例来分析国际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类型、效益、特征和模式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熟识供应链管理的内涵,理解国际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经济效应,掌握国际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问题1:按其管理的范围进行分类,供应链管理的类型有哪些?问题2:举例说明国际供应链运作的模式。

问题3:融入课程思政,思考如何利用通过全球供应链实现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延伸?第三节国际延伸性企业1.主要内容

介绍国际延伸企业的内涵及其国际供应链的区别。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延伸企业的含义;国际延伸企业与国际供应链的区别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国际延伸企业的含义,以及与国际供应链之间的差异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如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3企业如何利用国际供应链管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案例分析:丰田北美分公司的国际物流,并进行相应的讨论,1)请画出NAPO的国际物流系统。

2)在案例中,Expreditors公司和TTR公司的角色分别是什么?其各自的主要业务包括哪些?

3)NAPO通过哪些做法缩短了平均库存周期,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第二章

国际性产品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的包装设计

2.理解国际物流导向型产品设计的定义、原则及做法3.掌握国际物流的标准化与模块化产品设计(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

介绍国际物流导向型产品设计的定义、原则及做法,国际物流导向型产品设计在国际物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导向型产品设计的定义、原则和具体做法;国际导向型产品设计的效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国际导向型产品设计的定义、原则和方法。第二节面向国际物流的标准化与模块化产品设计1.主要内容

介绍在现实应用中常采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产品设计的类型、原则和策略。

4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标准化产品设计的定义和类型;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定义及类型;标准化和模块化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标准化和模块化产品设计的定义与类型,理解两种产品设计在国际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第三节面向国际物流的产品包装设计1.主要内容

分析国际包装的特性以及对整个物流系统在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包装的种类与功能;包装与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国际包装特性及对物流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包装的种类与功能、国际包装的特性;理解国际包装对物流的影响。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国际包装对物流成本和效率的影响,如何通过国际包装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思考题2:试阐述模块化和整体化产品及企业对知识和能力的依赖程度思考题3:融入课程思政,目前我国企业产品设计现状如何?为何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但缺乏全球知名品牌,这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产品设计存在什么样的关联?

案例分析:三星中国的物流加速度,并回答相应的思考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5第三章国际企业原材料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企业原材料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2.理解采购/制造决策框架、电子采购、供应商选择及关系管理3.掌握全球采购策略的选择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

本小节主要对原材料采购管理的相关概述。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原材料采购的定义、范围和基本内容、管理目的;原材料绩效管理的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国际供应链管理中原材料采购的内涵。第二节国际供应链原材料采购管理1.主要内容

介绍企业在进行国际化采购的过程中所选择的决策、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企业在进行生产和采购时,通常会根据自身等情况,做出哪些零部件由自己生产,哪些零部件可以外包局决策,形成采购、制造的决策框架,并确定全球原材料采购管理的策略,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流程。其中,电子采购逐渐成为全球采购的新宠,以多种形式应用于各类企业的采购策略之中。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供应链原材料采购管理的功能、采购渠道;采购/制造决策框架;全球化原材料采购管理策略;电子采购的类型与优缺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6了解国际供应链原材料采购的功能、渠道和电子采购的优缺点。掌握全球采购/制造的决策框架以及全球采购管理策略。第三节全球供应商关系管理1.主要内容

供应商关系管理对全球采购策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如何选择并建立这种战略关系,出现了风险又该如何解决成为企业要面临的关键问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供应链关系管理的概念;企业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的决定因素;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风险及解决方案;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的好处;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含义;掌握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风险及解决方案;理解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的好处。(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分析:中集神话:纵向还是横向

思考题1:中集针对本地板和钢材的采购战略分别是哪一种?纵向还是横向?思考题2:试分析中集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采购战略的目的。思考题3:中集是如何建立起与其钢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四章

国际企业生产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产组织管理的相关理论。

2.理解生产管理的概念及重要性、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相关理论3.掌握产品生命周期与生产模式的配合、全球生产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二)教学内容

7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生产管理的定义和生产策略对企业的重要性。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生产管理的定义;生产策略对企业的重要性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生产管理的含义以及生产策略对企业的重要性第二节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相关理论1.主要内容

介绍常用的几种企业生产管理策略,并将相似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MRP、MRPⅡ、ERP、JIT、LP、6S、AM和TOC等企业生产策略的基本原理、特征和适用范围

课程思政的融入: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体系中,引入课程思政,观看《超级工程Ⅱ》生产过程中运用到高科技手段,精确到微米级的机械手臂,对焊接钢轨打磨到无缝的机器,运输钢轨的车等体现了我国强大和中国工程师的智慧,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受到深深地自豪。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几种常见的企业生产管理策略原理及适用范围。第三节产品生命周期与生产制造流程1.主要内容

介绍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具有的特征,按照制造流程生命周期划分的两种生产模式,最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的生产模式选择策略。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特征;基于工作中心的生产模式和流程

8式的生产模式;产品生命周期与生产模式之间的配合。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产品生命周期及生产模式;掌握产品生产模式的选择决策。第四节全球生产区位选择1.主要内容

对企业全球区位选择进行深入介绍,并引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使生产模式、区位选择与产品生命周期相配合,从而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此外,还针对国外设厂的情况,提出在国外设厂应考虑的众多因素,并从微观方面分析国外设厂的众多复杂因素,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方式。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区位选择与产品生命周期之间的配合;国外设厂需考虑的因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生产模式、产品生命周期和区位之间的配合,国外设厂需考虑的因素。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思考题2:产品生命周期与生产模式和企业区位选择应该如何配合?思考题3:在国外设厂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思考题4:引入课程思政,

案例分析:透视“零库存”——一汽大众应用物流系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五章

全球配送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91.了解实体配送的趋势、分销需求及资源计划、DC货位优化管理的规则

2.理解配送及配送管理的相关概念、理论及重要性、配送网络模型与线路设计。

3.掌握全球发货中心区位配置。(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

由于全球配送涉及地域和国家等众多复杂因素,企业在进行配送模式和全球区位配置选择等问题时,就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从管理到技术各层面来考虑。本小节首先介绍配送的渠道、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常见的配送模式,DRPⅠ和DRPⅡ等配送基本知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配送管理的含义;渠道的类型;配送和配送渠道的重要性;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拣选式工艺、分货式工艺、直取式工艺;配送模式的类型;实体配送的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配送及渠道管理的相关问题;掌握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理解实体配送的发展趋势。第二节配送网络模型与线路设计1.主要内容

介绍几种常见的配送网络模型,阐述各网络配送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情况,如何通过与成本权衡来做出选择。同时,还介绍计算最优化配送方案的节约里程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常见网络配送模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配送线路设计——节约里程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0掌握几种常用网络配送模型的特点及优缺点、如何利用节约里程法进行配送线路设计。第三节全球配送网络1.主要内容

介绍全球发货中心的配置以及全球配送策略。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全球发货中心区位配置的决定因素及模式;全球配送策略类型。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全球发货中心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了解全球配送的策略。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配送中心的核心工艺有哪些?

思考题2:配送网络模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如何?思考题3:全球配送策略有哪些?各自特点如何?案例分析: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体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六章

国际企业库存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影响库存管理方法的因素、库存管理不良的情况及改进方法。2.理解企业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国际库存管理的特殊性。

3.掌握企业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QR/ECR、VMI/SMI、CPFR的内容和实施条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库存管理的策略及全面库存管理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企业库存管理概述1.主要内容

介绍企业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和出现库存管理的不良征兆及解决办法。

11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库存的含义和种类;库存管理的重要性;衡量库存效率的指标;影响库存管理方法的因素;库存管理的不良征兆及解决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库存的相关概述;理解衡量库存效率的指标及影响库存管理方法的因素;掌握库存管理的不良征兆及解决方法。第二节国际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系统、VMI/SMI、CPFR1.主要内容

重点介绍QR、ECR、VMI/SMI、CPFR几种策略的特点,实施条件及步骤,认识到企业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采用诸如ECR、VMI等策略,是可以极大减少供应链环节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QR、ECR、VMI/SMI、CPFR几种策略的特点、实施条件及步骤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企业库存管理的主要方法、QR/ECR、VMI/SMI、CPFR的内容和实施条件

第三节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库存管理与全面库存管理1.主要内容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企业处于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物流总成本。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库存管理策略;库存管理的含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特征;掌握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库存管理策略;理解全面库存管理的含义。

12(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库存管理如何对国际企业建立国际客户快速响应系统(QR)作出贡献?

思考题2:试分析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库存管理策略。

案例分析:雀巢公司与家乐福公司的ECR管理,并对以下内容进行讨论:讨论1:雀巢公司与家乐福公司的ECR策略中用到了哪些物流技术?讨论2:通过ECR的实施,雀巢和家乐福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得到哪些改善?讨论3:本例中的VMI模式的应用对企业生产产生哪些效果?讨论4:实施VMI模式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七章

国际运输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种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概念、特点。

2.掌握各种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运输种类、国际多式联运和复合运输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货物运输概述1.主要内容

国际运输是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本章在介绍国际货物运输的概念、特点、分类、地位和作用。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货物运输的含义、特点、地位和作用;国际货物运输方式、运输对象和组织结构。

课程思政融入:利用《超级重器》展示我国的重器雄姿,带给学生视

13觉和心灵的双重震撼,激发学生的名族自豪感以及使命感。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际货物运输的相关概念第二节国际货物运输方式1.主要内容

介绍各种运输方式、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要素、优缺点和运输种类,旨让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各种运输方式、国际运输的业务种类和办理条件,如国际海运的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国际空运的班机运输和集中托运、国际铁路联运等,以期在国际物流实际运作过程中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运输的基本要素;运输种类及其优缺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第三节国际多式联运1.主要内容

本章节介绍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特征和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海陆联运、陆桥运输、海空联运、复合运输等典型的多式联运类型,让学生在把握各种单一运输方式国际运输种类的基础上,对国际多式联运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多式联运概念、特征及优越性;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与经营形式。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国际多式联运的相关内容。(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国际货物运输的特点。思考题2: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

14案例分析:郑欧班列开启中欧“新丝绸之路”实践项目:集装箱码头与堆场操作实训(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八章

海关作业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海关的起源和概念2.理解海关的性质、任务和权力3.掌握海关监管货物进出境海关作业内容(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海关概述1.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运作的对象多是跨越一国关境的各种货物,在货物进出关境时就必然会涉及通关作业。本章节概括性地介绍海关的概念、性质、职能和海关权力等基础知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海关的性质和职能;海关的权力特征、内容和行驶原则;我国海关的管理和结构。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海关的起源和概念;理解海关的性质、权力和任务。第二节海关监管货物的通关作业1.主要内容

重点介绍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加工货物和转关货物在通关时候需要遵循的程序、所需单据和海关对相应程序的一些规定和要求,以期学生在今后的国际物流通关中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5海关监管货物的含义;报关和通关的含义与基本程序;一般进出口货物、保税加工货物的通关、电子账册管理下的保税加工货物报关程序和转关货物的通关的特点、流程和所需单据。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不同货物进出境通关的相关事宜。第三节海关关税及其他税费的征收1.主要内容

介绍关税及其他税费的计算和缴纳。税费的计算和缴纳是通关作业的重要一环,因此该部分内容在简单介绍了关税、、消费税的概念、适用对象等基础知识后,重在让学生把握关税、、消费税和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的计算,并掌握海关对各种税费缴纳的时间和期限的相关规定。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关税、和消费税的含义;进出口关税的计算;进出口税费的缴纳和滞纳金的计算。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各种进出口关税的计算

思政课程的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下,为加快我国的外贸更好地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和区块链等高科技,完善数字化通关系统,加快货物流动和实现海关的监管职能?(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不同海关监管货物海关作业内容有何区别和联系?案例分析:法国红酒宁波港进口清关代理操作案例实践项目:进出口货物通关与货运代理(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16第九章保税物流与供应链金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保税物流、保税金融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2.理解保税物流和物流金融的概念。

3.掌握保税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运作和业务模式。(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保税概述1.主要内容

国际物流在运作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缺一不可,部分符合条件的货物在进出关境时可以暂时免于缴纳关税;即保税,本章主要就探讨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金融两大主题。本章节主要阐述保税物流产生的背景、定义和特征。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保税物流的含义和特征。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保税物流的含义和特征。第二节保税物流的发展过程1.主要内容

介绍保税物流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海关监管区域的对比。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共性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自用型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A/B)、保税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各自的差异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我国保税物流的发展历程第三节保税物流的具体运作1.主要内容

17主要从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国际中转和国际贸易两个角度探讨了保税物流的具体运作流程和运作实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业务设计和流程设计;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的具体运作实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国际采购和国际配送的业务设计和流程设计;了解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的通关流程。

第四节保税物流的未来发展趋势1.主要内容

就保税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该部分着重介绍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自由贸易区货物的通关流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自由贸易区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与发展;自由贸易区的通关流程以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情况。

课程思政的融入:随着我国自贸区试验区的数量不断增多,区域经济发展和外贸经济如何利用自贸区为其谋利?从全球供应链角度,如何运作自贸区,从而带动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含义;掌握自由贸易区的通关流程。第五节国际物流金融1.主要内容

介绍国际物流金融的概念和产生背景,重点阐述了国际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和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在今后的国际物流运作过程中有该方面的知识储备和操作设计能力。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金融的含义和产生背景;国际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具体的操作流

18程和风险防范措施。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物流金融含义;掌握信用证下进口融资、进口信用证项下押汇、基于存货的融资、出口融资和国际保理等物流金融业务流程和操作风险。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题1:保税物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思考题2:供应链金融的具体运作和业务模式。

案例分析:深圳发展银行的“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十章

逆向物流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逆向物流的分类和驱动因素。2.理解逆向物流的内涵和特点。3.掌握逆向物流的具体运作。(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逆向物流概述1.主要内容

随着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对物流“第三利润源”更深入的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开始关注并运作逆向物流。本章内容主要介绍逆向物流的概念、构成、特点、驱动因素和所包含的内容等基础知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逆向物流的含义、构成、特点和驱动因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9了解逆向物流的含义、构成和特点。理解逆向物流发展的驱动因素。第二节逆向物流的运作1.主要内容

详细论述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领域、商业领域以及废旧包装和废弃物三个方面的逆向物流运作,以期让学生们重点掌握制造业领域产品召回过程中的逆向物流、商业领域退货逆向物流、以及废旧包装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具体运作特点和运作流程。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产品召回的概念和分类;产品召回的物流特点与管理;商业退货逆向物流的概念、退货类型、流程和物流模式;废旧包装回收物流的概念和种类;废旧包装回收渠道、储存和运输;废弃物流的含义、特点、储存、包装和运输。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三种不同领域的逆向物流的运作管理。

课程思政:从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角度来看,结合逆向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探索垃圾分类如何在居民社区中的推进?第三节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1.主要内容

对国内外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逆向物流运作现状的前提下,从国外逆向物流运作的成功实例中总结经验,从而对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提供借鉴。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国内外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三)思考与实践

20案例分析:UPS为MBS提供的图书退货逆向物流服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十一章

国际物流整合规划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物流网络规划的主要问题、延迟策略的CODP的定位

2.理解物流网络规划的决策分、延迟策略的应用、牛鞭效应的定义。3.掌握物流网络规划的步骤、延迟策略的分类、牛鞭效应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物流网络规划1.主要内容

介绍物流网络规划的概念、分类、规划工具和规划步骤等相关知识。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网络和物理节点的概念和分类;物流网络规划的决策分类、工具和步骤;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物流网络和物流节点的含义;掌握物流网络规划的决策分类、工具和步骤;

第二节国际物流中的延迟策略1.主要内容

重点介绍国际物流中的延迟策略的相关理论,包括概念、分类和优势。延迟策略的CODP的定义、类型、与延迟战略的关系、影响因素和具体应用。以期让学生在国际物流整合规划过程中,会使用延迟策略战略的思想去思考并解决问题。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1延迟策略的含义和分类;延迟策略的顾客订单分离点的定位;延迟策略的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延迟策略的含义和分类;掌握延迟策略的顾客订单分离点的定位与应用。

第三节国际物流中的“牛鞭效应”1.主要内容

介绍“牛鞭效应”的定义、产生原因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牛鞭效应”的含义和成因分析;缓解“牛鞭效应”的措施;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牛鞭效应”的含义;理解“牛鞭效应”的成因;掌握“牛鞭效应”的解决方法。(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分析:惠普公司的供应链延迟策略,并回答相应的讨论分析;实践项目:国际物流网络体系规划(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第十二章

国际物流方案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必要性。2.理解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思路

3.掌握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方法、步骤和工具(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述1.主要内容

22在学习了国际物流各个方面的知识后,希望学生能够为某个具体国际物流问题给出设计思路和方案。本章节先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就该案例的背景知识,目前的物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和分析,并结合该案例中企业所要达到的物流目标,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就方案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大致为学生学习物流方案设计的具体里内容给以引导。然后,本章节对物流方案的概念、类型进行简单介绍后,重点讲述了物流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如何形成物流方案设计报告。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物流方案的含义及类型;物流方案设计的流程与方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物流设计方案的流程与方法第二节国际物流方案设计1.主要内容

介绍国际物流设计方案的概念、设计内容和设计原则。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含义、内容、条件与原则。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理解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含义、内容和条件;掌握国际物流方案设计的原则。(三)思考与实践

案例分析:布鲁克林酿酒厂的国际物流方案实践项目:国际物流系统方案设计(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23教学环节讲教学时数课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国际性产品设计第三章国际企业原材料管理第四章国际企业生产管理第五章全球配送管理第六章国际企业库存管理第七章国际运输管理第八章海关作业管理第九章保税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第十章逆向物流管理第十一章国际物流整合规划第十二章国际物流方案设计1.5222221.5330.52223.500000001100020.5111110.5210.51010.50000000330331200000000000002333332107168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教学环节小计合计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教材:许良,赵小鹏,宋新编著.国际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参考资源:[1].PierreA.David,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中的运作管理(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2].张清,黄莆艳东.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理论、实务、案例、实训(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3].孙韬,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机遇、模式及运作,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

修订日期:

24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

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