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21.《细柳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提高阅读或显文言文的能力; 2、揣摩人物语气,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对比写法;
5、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词汇和语句; 2、词类活用现象; 3、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4、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
【学习过程】 一、落实基础知识:
1、常识《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对历史学生文学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它不仅是史学著作的典范,而且是传记文学著作的典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赞它“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课文选自 ,作者 ,字 ,西汉夏阳人,伟大的 家,和 家。
2、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犒( )劳 彀( ) 诏( ) 持兵揖( ) 介胄( )之士 曩( ) ......3、读文:①老师范读全文;②老师领读,同学跟读; ③同学自读,同桌间互相纠正读音; ④齐读课文 ; 二、课文翻译:
4、①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边读句子边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将有疑难的地方做上标记。 ②对有疑难字句,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可以根据上下句的意思猜测部分字句的含义。 ③师生串译,教师指导重点句子 三、词义解释: 1、匈奴大入边 ..2、以备胡 .3、已而之细柳军 .4、直驰入 .
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6、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7、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8、介胄之士不拜 ..9、使人称谢 ..
军细柳 .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 .曩者霸上、棘门军 .
2010级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导学案 第 1 页 21.《细柳营》导学案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不闻天子之诏 .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天子为动 .
四、理解课文,分析人物:
1.用原文的话回答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周亚军“真将军”风采表现在哪些地方?
3、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中将细柳军与霸上、棘门军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善于治军的形象,请指出三处对比,并加以分 析。
5.作者对周亚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6、谈谈周亚夫精神的现实意义。 五、总结课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①多义词:军 使 以 之 ②词类活用:军 介胄 ③古今异义:谢 ④通假字:式 ⑤重要的实词与虚词:军 上 且 彀 劳 居无何 诏 既出 曩 六、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天子且至 且:
(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式“通“ ” 谢: (4)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曩: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七、作业布置: 1、练习册; 2、预习下一课。
2010级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导学案 第 2 页 21.《细柳营》导学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